四、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后來,我鼓勵他們一幫一,一對紅。我讓他倆當學習小組長,有時和他倆一起學習,姓趙的學生幫同桌同學學應用題,分析解應用題的思路,同桌的那位同學教他怎么驗算能把式題算對。班上學生看了就說:“你們倆是一對寵兒,老師陪著你們學,真美!”他倆聽了美滋滋的,學習的勁頭就更大了。
針對學生貪玩不愛學習的特點,我采取了“帶”的方法。拿姓趙的學生來說,講新課前,我常常和他一起看書預習,遇到不會的問題,就給他一些提示,他很高興。一次講小數除以小數,因為他對除法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零除外)商不變”的道理不懂,小數點位置移動小數大小怎樣變化弄不清,我就提前給他補了課。上課時,他不僅會算,而且還能講給大家聽。這種“帶”的方法,使他逐步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在學新課時不落課了。上課提問時,為了不讓他落下,又怕他不會答,就在會的同學答到一半時叫他起來接著答。這樣既教育他上課必須注意聽講,動腦思考問題,又能提高他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一些學習差的同學,如前面提到的姓趙的學生,和他的同桌,他們所以不愿意學,原因之一是落課太多。對這樣的同學,我在采取“帶”的方法的同時,還幫助他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補,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過。有的學生把這個方法叫做“過篩子”。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他們補知識,更重要的是能使他們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這一類學生在學習上的另一個主要毛病是不去深入思考問題,不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為解決這個問題,在幫助這些同學時,加強了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要求他們像穿糖葫蘆一樣,把知識穿成串,看誰穿得多,看誰講得明白。前面提到的姓趙的學生很積極,主動穿了兩串,讓我檢查。一串是把整數四則運算穿在一起了,把加法與減法、加法與乘法、乘法與除法的關系寫得清清楚楚。另一串是把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穿在一起了,但沒有寫明白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我及時給他補了課。“穿糖葫蘆”的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知識進行了歸納整理,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在學習差一些的學生中最差的是一個姓史的學生。每次期中考試,總是得40多分。他從上小學只有一次得過80分,這80分還是抄了別人的兩道題得的。但這個同學身上也有不少閃光點。他誠實、勇敢、愛勞動,是班里的“勞動模范”,每年都被評為勞動小能手。我常常鼓勵他要努力成為好學生。他說:“語文課我學得還行,數學就是不能及格,因為我爸爸媽媽都笨,所以我也笨。數學不及格怎么能成為好學生呢?”我肯定地告訴他:“你的手那么巧,什么活兒都會干,一定能學好數學。你的數學成績能達到70分就可以成為好學生。”他又問我:“我怎么能得70分呢?”這時,我和他一起研究了怎樣爭取數學得70分的問題,并訂了四條計劃:
第一,別人每日做兩道有難度的題,你每日把當天的課學會之后,做兩道過去不會的題。
第二,別人能按要求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你可以重復別人的答案,把問題說明白。
第三,別人的作業一齊收發,你的作業可以隨時找老師,當面批改對錯。
第四,別人參加學習小組學習是由小組長組織學,你的小組長是老師。
經過半年的幫助,他在期末考試時真的達標了,得了74分。因為他及格了,我這班數學成績消滅了不及格。
針對差一些的學生的特點,我啟發他們多聯系實際去思考問題,這樣能增強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分散難點,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一次我出了這樣一道題;“2臺拖拉機4小時可耕地100畝,照這樣計算,5臺拖拉機6小時可耕地多少畝?”一個姓史的學生不會做了。我想到了有一次同學們運土的事,啟發他:“你們組4個人,三次運了12筐,一個人一次運多少筐土?”他說:“一個人一次運一筐。”這樣他真正理解了“一人一次”這個“歸一”問題中的關鍵詞語的含義。后來再給他講他提出的“耕地問題”,他欣然地接受了。結合這些問題,教育他遇到難題要多聯系實際去想,不要死記硬背。
像姓史的學生這樣腦子反應慢的學生,不要代替他們想問題。我常常在他們做題容易卡殼的地方給一些提示,引導幫助他們打開思路。有一次,我發給姓史的學生和另一位姓尹的學生兩張題簽。給姓史的學生的題簽上帶有提示,而給姓尹的學生的題簽上沒有提示,并要求姓尹的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因為姓史的學生思考慢,但能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可以回家去做。而姓尹的學生反應較靈敏,但回家常常因貪玩不寫作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好”與“樂”是教師創造性完成培育年輕一代崇高任務的重要心理品質。這種興趣可以使教師接近和了解學生,洞察他們的內心世界,發現他們的心理發展和學習規律,尋求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風格。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是在無意中或者受到偶然事件的觸發而豁然開朗,形成靈感或頓悟,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得到了條理性的認識。幾十年的教學生涯,我感到具體地處理像萬花筒似的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沒有現成的,更沒有一成不變的“藥方”,真是教壇世界真奇妙。我們的教師朋友,在這里應該是千萬朵爛漫的山花,競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