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七年級數學試卷是一份知識覆蓋面廣、基礎性和創造性都強的試卷。它集檢測反饋與訓練提高于一體,對實踐新課標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一、基本情況
(一)考生答卷基本情況
本次考試,根據抽樣卷統計,得分情況是:人平分79.8分;及格率94%;優秀率38%;多數得分在70分-85分之間,各試題的得分情況如下表:
題號12345678910得分率98%98%98%86%70%41%88%98%60%76%題號11121314151617(1)17(2)18(1)18(2)得分率82%100%62%85%50%95%96%80%96%84%題號19(1)19(2)2021222324252627得分率98%94%89%96%61%52%86%81%42%62%
(二)知識分布
第二章 有理數(14分):其中 填空題第1、2、3題,共4分;選擇題第13、8題,共2分;計算或化簡第17(1)、(2)題,共8分。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數(19分):其中填空題第4、5、6題,共5分;計算或化簡:第17(3)、(4)題,共8分;解答題:第26題,共6分。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19分):選擇題第1題,共2分;簡答題第19(1)、(2)題,第24題,共17分。
第五章 走進圖形世界(14分):選擇題第12題,共2分;簡答題第21、25題,共12分。
第六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34分):填空題第7、8、9、10題,共6分;選擇題第14、15、16題,共6分;解答題第20、22、23、27題共22分。
二、試卷特點
1、公正性和導向性并舉。
試卷中第17題選自課本71頁第8題(1)、(2),試卷中第18題選自課本108頁第6題(5),試卷中第20題選自課本199頁第3題,試卷中第21題選自課本169頁“試一試”第3題改編;試卷中第22題選自課本212第11題改編。以上各題共占37分。這樣考查,體現了考試的公正性和導向性。
2、基礎性與創新性兼顧。
前面填空題和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雙基”的掌握,難度不大,這體現了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解答題第17、18、19小題,是計算,主要考查學生對運算的掌握,因為準確迅速的計算是數學學科的基石。解答題第24、26小題都是與現實生活有關的題目,這充分體現了“人人要學有用的數學,數學問題是源于現實生活”的理念。填空題第9小題是用地理知識結合數學知識考查學生對數學理解的能力。這就體現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使人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全套試卷易中有難,充分達到了通過考試來評價的目的。
三、考生答題錯誤分析
1、對基礎知識(主要是計算)的運用不夠熟練。
2、學生審題不清導致出錯。
3、某些思考和推理過程,過程過于簡單,書寫不夠嚴謹。
4、對于知識的遷移不能正確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確使用所學的知識。
四、考試后的一點思考
通過這次考試,重視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優良傳統要發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應落實“雙基”和培養“三個能力”,使學生普遍具有較扎實的基本功。素質教育是重基礎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飛猛進,越是要重視基礎,基礎中所體現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從中學會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能力具有遷移性。人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離不開過硬的基礎知識。在教學中應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同學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每個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有所收獲”。
本次期末調研考試數學試題是“穩中求活”。新課標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體現,本次考試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況,又考查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確實是一份好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