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教學片斷的思考
[案例]
1、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師:請看題板,你能提出些什么問題?
三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
新鎮小學
四年級有3個班,每班38人
生:三年級有多少人?四年級有多少人?三、四年級一共多少個班?三、四年級一共多少人?
師:不錯呀,提了這么多問題。如果讓你選擇,你愿意做哪些題?為什么?
生:我愿意做前3題,簡單,好做,第4題不能一步解答,有些難。
師:真好,你發現了這些題,難易不一樣。還有誰說說?
生:我愿意做第4題,難題,做一做可以鍛煉自己。
師:好的,有點不怕困難的精神,今天我們就來“吃”下這樣的難題(擦掉前3個問題成例題)。
2、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師:同學們,想知道李老師離學校有多遠嗎?說說你們有什么辦法?
生1:可以問老師。
生2:可以用卷尺量。
生3:這樣太麻煩。我只要設法弄清自己每分鐘走多少米,然后再從學校步行到張老師家,再用每分鐘走的米數乘以走的分鐘數,這樣就能很快求出這段距離了。
[思考]
現代學生觀和教師觀認為: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因此,數學教學一開課就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努力為每一個學生搭建一個適當的、利于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平臺,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個性化地、健康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順利的進入新課學習環節。上面兩例,都十分注重給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自主發展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各有所獲。片段1出示一組信息,讓學生自由提問,自主選擇,在選擇中讓學生理清應用題間的聯系;片段2由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實際問題入手,鼓勵不同的學生尋求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從這里可以看出:新課導入應該盡力設計、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需要,努力使每個學生通過新課導入的環節各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