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精選2篇)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 篇1
教學目標
(一)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二)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并滲透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三)培養學生認真分析數量關系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難點:理解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小明比小紅大3歲
師問:通過這句話你知道是誰和誰比?誰大?
2.紅花比黃花多7朵
師問:通過這句話你知道誰和誰比?(紅花和黃花比)誰多誰少?(紅花多黃花少)
師說:如果老師問通過這句話,你能知道什么?請你從這兩方面來回答。下面我們再練一道題。
3.雞比鴨少15只
師問:通過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4.擺一擺
(1)第一行擺8個圓,第一行比第二行多3個圓,第二行擺幾個?
(2)第一行擺8個圓,第二行比第一行多3個圓,第二行擺多少個?
5.看圖回答問題
(1)出示紅花黃花圖
師問:紅花有幾朵?黃花有幾朵?
紅花和黃花比誰多?誰少?
和黃花同樣多的有幾朵?比黃花多幾朵?
師說:如果老師將黃花的朵數蓋住,同學們能不能通過紅花有15朵,比黃花多7朵,求出黃花的朵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例8。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8
例8紅花有15朵,紅花比黃花多7朵。黃花有多少朵?
(1)讀題。自由小聲讀、默讀、指名讀。
(2)找已知、求。教師在題上標出,并畫出線段圖。
(3)分析數量關系
師問:誰和誰比?哪種花多?那么紅花可以分成哪兩部分?怎樣求黃花?(這道題是紅花和黃花比,紅花多,把紅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黃花多7朵,從15朵里去掉比黃花多的7朵就是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即黃花多少朵)
(4)列式計算15-7=8(朵)答:黃花有8朵。
2.小結
師說:做這種應用題,關鍵找出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求小的用減法計算。
3.做一做
有雞32只,雞比鴨多15只。有多少只鴨?
師問:你認為哪句話最重要?你從中知道了什么?求大數還是求小數?用什么方法計算?獨立解答此題。
4.改一改
師說:在例8中,如果把第二個條件改成“紅花比黃花少8朵”應該怎么解答?
出示改好的題:
紅花有15朵,紅花比黃花少8朵。黃花有多少朵?
(1)讀題。(2)找準已知、求。(3)分析數量關系:①畫實物圖分析;②畫線段圖分析;③擺紅圓、黃圓分析。
以上三種方法任選一種,理解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求大求小、怎樣計算。(紅花和黃花比,紅花少,黃花多,求黃花也就是求多的,用加法計算)
(4)列式計算 15+7=23(朵)答:黃花有23朵。
5.比一比
師問: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什么不同點?(都是紅花和黃花比,知道紅花求黃花。不同的是例8中黃花是少的,所以用減法計算,而改一改后,黃花成多的了,所以用加法計算)
(三)鞏固反饋
1.擺一擺
(1)圓形有7個,圓形比三角形少2個,三角形有幾個?
(2)三角形有8個,三角形比圓形多2個,圓形有幾個?
2.說一說哪種跟哪種比
(1)黑熊比白熊多8只。(2)科技書比故事書少20本。
3.說一說哪種跟哪種比,哪個大,哪個小,求大數還是求小數
(1)黑兔9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白兔有幾只?
(2)白兔12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黑兔有幾只?
4.拍手游戲
(1)老師拍8下,學生比老師少拍3下,學生拍幾下?
(2)老師拍3下,學生比老師多拍5下,學生拍幾下?
5.獨立完成下列各題
(1)河里有26只鴨,比鵝多12只。河里有鵝多少只?
(2)小光有74張郵票,小光的郵票比小華的多16張。小華有多少張?
(3)日照鄉服裝廠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生產服裝356件。一月份生產了2738件,二月份生產了多少件?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教學反敘的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應用題。與正敘的這類應用題相比,要求的問題和其中的一個已知條件是相同的,區別是另一個已知條件的敘述方式相反。學生容易見多幾就加,見少幾就減,為了避免這類錯誤,培養學生認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和逆向思維的能力,在復習準備過程中安排了五個練習。前三個是讓學生會通過一句話分析誰和誰比,誰大誰小,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第四個練習是擺一擺,繼續通過練習明確誰和誰比,誰多誰少。第五個練習,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引出今天要學的新課。
在學習新課過程中,重點讓學生體會做這類題的關鍵是找出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求小數用減法,求大數用加法。
在鞏固反饋過程中,先通過動手操作擺三角形,體會誰多誰少。再通過口答誰和誰比,誰多誰少,求大數還是求小數,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然后通過拍手游戲,繼續鞏固今天的新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5道應用題,學生是不會再覺得困難的。
板書設計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的思考方法.
(二)通過分析數量間的相依關系,進一步建立和理解“同樣多”的概念,正確地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比較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和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數量關系.
難點:分清楚較大數是由和較小數同樣多的部分與比較小數多的部分組成的.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答.
教師把5朵黃花貼在黑板上.
師:這些黃花多,還是少?
大部分學生會感到不知如何回答,請優秀的學生說一說.學生可能這樣答:只有一種花,無法比較多少,再貼一種花,就知道黃花多,還是少了.
表揚這位同學回答得好之后,教師在黃花的下面貼8朵紅花.
師:現在說一說黃花多,還是少.
生:黃花少,紅花多.
師:再表述的準確一些,應該怎樣說?
生:紅花比黃花多,黃花比紅花少.
師:比較多少時,應該說清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2.操作.
請同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和圓.按要求在課桌上擺.
師: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6個△.請用手勢把三角形和圓同樣多的部分表示出來.再把三角形比圓多的部分表示出來.
△比○多________個.
算式:________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5,通過動手操作建立“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概念.
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擺,其余學生在課桌上擺.教師行間巡視.
師:第一行擺4個圓,第二行擺三角形,要比圓多兩個怎樣擺?
生:先擺與圓同樣多的4個三角形,使它們一一對應,再擺比圓多的2個三角形.
師:第二行擺了幾個三角形?
生:第二行擺了6個三角形.
師:三角形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哪兩部分?
生:三角形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和圓同樣多的4個,另一部分是比圓多的2個.
擺完后指名學生敘述擺的過程,教師完成板書:
第一行擺○,○○○○
第二行擺△,△△△△ △△
第二行擺6個△.
2.教學例6.
師:今天我們學習“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板書課題)學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誰比誰多”和“多幾”是什么意思.
板書:例6 有黃花5朵,紅花比黃花多3朵,紅花有多少朵?
(1)審題.
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教師畫批,貼出下面的實物圖.邊講邊把條件和問號在圖上補充完整)
(2)分析.
師:紅花只是3朵嗎?
生:不是.
師:紙條蓋著的紅花是幾朵?
生:紙條蓋著的紅花是5朵.(老師
揭開蓋著的紙條,露出與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
師:紅花比黃花多3朵是什么意思?紅花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紅花的朵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與黃花同樣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3朵.
師:現在要求紅花有多少朵?怎樣求?
生:把和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與比黃花多的3朵紅花合起來,就是紅花的朵數.
(3)解答.
師:要求紅花有多少朵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用加法.
師:怎樣列式?(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生:
5+3=8(朵)
口答:紅花有8朵.
師:算式中的5,3,8分別表示什么?
生:5表示和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3表示比黃花多的3朵紅花,8表示紅花有8朵.
(4)歸納.
師:這個算式表示比5朵多3朵的數是8朵.
請幾名同學說一遍,每個同學自己小聲說一遍.
師:求比5多3的數是多少,用加法計算,就是把“同樣多”的5,與比它多的3加起來.
(5)鞏固.
師:求比7多5的數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7+5=12
師:求比20多18的數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20+18=38
(三)鞏固反饋
1.出示投影,在老師的指導下半獨立完成.
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再請一個同學完整地把圖意敘述一遍.明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哪種狗多?從哪句話知道的?
生:花狗多.從“花狗比黑狗多4只”知道的.
師:花狗的只數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生:一部分是和黑狗同樣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狗多的4只.
師:怎樣計算花狗的只數?
全體學生做在書上.
指名說7,4,11分別表示什么?
2.獨立練習.
小民家有2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多11只.有多少只母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答:有________只母雞.
師:這道題哪句話最重要?怎樣想?(提示到此,讓學生先說思考過程,再解答)
3.提高練習.
(1)看圖編題:
(2)小明做8朵花,小紅比小明多做4朵,________?(先補充問題,再解答)
(3)有小白兔6只,________,小黑免有多少只?(根據算式口頭補充缺少的條件,再解答.)
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幾”兩個概念和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理解“紅花比黃花多3朵”這句話的意思.
首先,在復習準備階段,通過設問“這些黃花多,還是少?”引起學生注意力,進而探究要比較多或少,必須知道誰與誰比.從而加深對“同樣多”和“多幾”的理解.
其次,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圖,著重說明較大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和小數同樣多,另一部分比小數多.要求較大的數,就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這樣做既突出了重點,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形成.
練習設計層次清楚,目的明確,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板書設計
- 《較復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教學反思(精選2篇)
重組教學內容,呈現了學生最為關心的生活信息 《新課標》強調“數學應用于現實生活,要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這就向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挑戰:必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題材。...
- 小學20以內應用題加法教案(通用2篇)
教學目標: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學過程:一、基本口算練習1、看課件口算。8+3 7+6 6+5 8+6 8+87+5 8+4 7+7 6+6 7+42、聽算。...
-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3.繼續培養學生類推、分析、比較能力.教學重點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教學難點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口算.56×2+56...
-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通用12篇)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學會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的第一種解答方法。即求兩次剩余。(二)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三)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
- 乘法應用題(精選17篇)
(課本第82頁、第83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5題)教學目標1、會分析乘法簡單應用題的關系。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及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準備圓片若干。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活動引入。...
- 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整理和復習(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0頁的4~5題,練習十九的第4~6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復習用比例解答應用題教師: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有些應用題就可以用比...
- 第二單元的行程應用題(通用2篇)
應用題解題思路(六)1.興湖農場修一條長0.28千米的路,已修的比全長的一半少0.04千米,沒修的是多少千米?想: 由已修的比全長的一半少0.04千米,你想到了什么?2.面粉場運來小麥60噸,先用其中的12噸小麥生產面粉9840千克,照這樣計算,剩下的小...
- 連除應用題教案(精選7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學會列綜合算式用兩種方法解答連乘應用題.2.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學會有條理地敘述思維過程.3.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熱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
-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精選2篇)
第三課時: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教學目標: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數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 連除應用題練習課(通用3篇)
教學內容練習二十三的第5-16題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題的解題能力。一、計算練習做練習二十三的第5、6、11題1、 第6題,讓學生獨立口算,共同核對得數。...
- 圖文應用題(精選2篇)
教學內容 課本101頁例3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什么叫做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初步學會解答一半用圖畫一半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為正式學習解答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做準備。教具準備主體圖和小棒教學重難點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的方法。...
- 兩步加減法應用題(精選3篇)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并能正確列式計算.教學重難點:使學生能正確掌握解題思路.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前談話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六月嗎?……剛剛聽了這么多的小朋友發言,老師真是替六月感到高...
- 兩步應用題教案(通用13篇)
教學內容:練習二十一第4-8題。教學目標:認識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部分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與有關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學會解答這類應用題。教學重、難點:認識分析法思路的特點,學會用分析法思路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
- 用含未知數等式解應用題(精選3篇)
《我們美麗的校園》教學案例教學內容“我們美麗的校園”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中的第67頁、68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 能用含未知數X的等式解乘、除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 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通用3篇)
2、一、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學習用線段圖表示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連乘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數量關系,探求不同解法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