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關于9的圖畫應用題(通用3篇)
數學教案-關于9的圖畫應用題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有關9的加、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2.滲透簡單應用題的結構,為正式學習文字應用題做準備,加深理解“求和”、“求剩余”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夠正確解答.
3.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識圖,理解題意.
教學難點
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9以內的加減法.
(1)老師出示口算卡片,請一組同學來算,其他同學當裁判.
(2)學生搶答.
2.看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出示教材50頁的荷花圖(不注明條件和問題)
師:你能結合這幅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6+3=9 9-3=6
3+6=9 9-6=3
問:這兩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左邊的6朵荷花和右邊的3朵荷花合并起來,一共是9朵荷花.)
這兩道減法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9-3=6表示從9朵荷花里面去掉右邊的3朵,就是左邊的6朵.)
(9-6=3表示從9朵荷花里面去掉左邊的6朵,就是右邊的3朵.)
師:如果題中標明了條件和問題(板書:6朵、大括號和?朵),這幅圖該怎樣理解呢?
二、探索新知
1.看荷花圖自己說一說圖意,然后指名說.(左邊有6朵荷花,右邊有3朵荷花,一共有多少朵荷花?)
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集體訂正.板書:6+3=9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多少朵荷花,就要把6朵和3朵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
2.出示小鹿圖.
學生互相說圖意,然后指名說.(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還剩幾只?)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集體訂正.板書:9-3=6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原來的9只里面去掉跑了的3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3.做一做
投影出示50頁的葡萄圖和魚圖.
師:你能自己看懂圖意嗎?請你獨立完成這兩道題.
學生在書上完成后集體訂正.板書:5+4=9
問:第一題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想法嗎?(如果列成4+5=9也是正確的.)
板書:9-1=8
問:誰說說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
三、總結質疑
師:今天我們研究的是什么?做圖畫應用題一定要看清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讓我們求什么?只有弄清了數量關系,才能正確地解答.
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解答教材53頁的第15題.
出示53頁的兩組企鵝圖,集體訂正.
比較: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然后指名回答.
問:為什么第1題用減法,第二題用加法?
如果把第1題的“?只”移到右邊來,怎么列式?
2.投影出示58頁的蘿卜冬瓜圖(圖中一部分被蓋住,不能數出來的).
學生獨立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聽題列式解答
老師口述題目,學生舉手回答.
(1)街道兩邊各種了3棵樹,一共種了幾棵樹?
(2)小明疊飛機,先用了3張紙,又用了6張紙,小明一共用了幾張紙?
(3)小紅要寫9行字,已經寫了5行,還要寫幾行?
(4)媽媽買來4個蘋果,買來的梨和蘋果同樣多,媽媽一共買來多少個水果?
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關于9的圖畫應用題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畫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會正確地敘述圖意,理解“求和”“求剩余”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圖畫應用題.
2.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識圖,理解圖中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學生開火車口算:8以內的加減法.
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投影出示下面兩題:
師:第一題為什么用加法?第二題為什么用減法?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1(花圖).
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指名回答.(花瓶里有5朵花,花瓶外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問:圖上哪一部分不容易看出來?(花瓶里的花的朵數)
說明:當圖上的物體數量比較多或者物體間相互遮蓋的時候不容易數出它的個數,這時候題中會給我們標明是多少或者能夠讓我們根據題中給的條件算出來,這道題就給我們標明了數據(板書:5朵).
師:下面就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集體說圖意.
問:要求一共有多少朵,怎么想?
(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就要把花瓶里的5朵和花瓶外面的3朵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
誰會列算式?
板書:5+3=8
問:5+3=8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3和8呢?
(2)出示例題圖2(小貓圖).
師:請你們自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在學生獨立說的基礎上指名說圖意.(一共有8只小狗,跑了2只,還剩幾只?)
問:還剩幾只?(6只)你是怎么知道的?(算的或數的)
師:當數量比較多或者數不出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用計算的方法來解答.
問:誰來說說這道題怎樣列式解答?
板書:8-2=6
問:8-2=6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2和6呢?
2.教學做一做
(1)投影出示蝸牛圖
指名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6+2=8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
(2)投影出示小豬吹泡圖
學生試著自己說圖意,然后獨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師板書:8-3=5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8表示什么?
3.總結質疑:
師:想一想,今天我們學習的圖畫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鞏固提高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46頁的第14題,然后投影訂正.
2.擺一擺、說一說
兩人一組,一人擺學具,一人說題意列算式.
3.看算式編題
出示:3+5= 8-2=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編題,指名回答,大家當裁判.
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關于9的圖畫應用題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7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2.使學生知道括號和問號在圖中表示的意義,正確理解題意和圖中表示的數量關系,并能列式計算.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識圖,知道括號和問號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難點
結合圖意正確地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7以內的加減法
老師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2.看圖列式計算
分別出示:教材36頁的兔子圖和青蛙圖(不加“括號”和“?只”).
學生看圖列式,老師板書:4+3=7 7-2=5
3+4=7
問:第1題為什么用加法?(因為這道題是要把左邊的4只小兔和右邊的3只小兔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
第2題為什么用減法?(因為荷葉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就是去掉了2只,所以用減法.)
師:同學們對圖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好!你們都是根據小動物做動作的方向,確定是需要“合并”還是需要“去掉”來列算式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題目意思更明確了,圖中清楚地告訴我們要求什么問題,這就是圖畫應用題.(板書課題:圖畫應用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老師在兔子圖的下面畫括號,在括號的下面加寫“?只”.
邊畫邊說明:括號表示把兩邊的兔子合并起來,下面加一個“?只”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問:括號表示什么意思?“?只”表示什么意思?
老師引導學生敘述圖意.
邊指圖邊問: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又告訴了我們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在分步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用三句話完整地敘述圖意.
(有4只兔子采蘑菇,又來了3只,現在一共有幾只?)
問:要求現在一共有幾只,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板書:4+3=7(要求現在一共有幾只,就要把4只和3只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問:4+3=7表示什么意思?
2.教學例2
老師在青蛙圖上畫括號,在括號下面寫“7只”,在左邊的青蛙圖上面寫“?只”.
問:現在這幅青蛙圖和剛才有什么不同?(多了括號、7只和?只)
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呢?
分步演示動畫“青蛙跳水”,邊演示邊敘述:荷葉上有幾只青蛙?(7只)跳到水里幾只?(2只)求還剩幾只.
問:題中告訴我們原來荷葉上有幾只青蛙?(出現“括號、7只”)
(手指“跳到水里的青蛙”)跳到水里幾只?(手指“?只”)求什么?
你能完整地敘述一下圖意嗎?
找兩名同學完整地敘述圖意.(原來荷葉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還剩幾只?)
問:要求還剩幾只,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
板書:7-2=5(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原來的7只里面去掉跳到水里的2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問:7-2=5表示什么意思?
3.比較
師:這兩道題都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通過看圖,我們能夠知道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讓我們求什么.那么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呢?請你認真地比較一下,同桌互相說一說.
(第1題是知道了兩個部分求整體用加法計算;第2題是知道了整體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師:問號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問題就不同,因此,同學們在看圖的時候一定要認真.
4.做一做
(1)投影出示教材36頁做一做的金魚圖
問:圖中告訴了我們什么和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找兩個人敘述圖意后,學生獨立列式.
訂正時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投影出示36頁做一做的小鳥圖
問:樹上原來有幾只小鳥?(7只)飛走了幾只?(3只)求什么?
指名學生完整地敘述一下圖意.
學生列式解答.
訂正時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5.質疑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知道了什么?誰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提高
1.出示教材39頁第5題的蘋果圖和兔子圖
同桌互相說圖意,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后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看圖列式(學生獨立完成)
3.教材39頁的思考題:
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要喂1個蘿卜,還缺2個蘿卜.現在有幾個蘿卜?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