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精選16篇)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3.繼續培養學生類推、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6×2+56= 78×4-22= 45÷(3+2×6)=
168-17×4= 100-100÷5×3= (100-100÷5)×3=
2.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年級栽樹棵數怎樣求?為什么用“56×2”,你們是根據哪句話這樣求的?
二、探究新知.
1.改復習題為例5: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五年級栽的比三、四年級栽的總數少10棵,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討論:你認為這道題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ń處熢凇拔迥昙壴缘谋人哪昙壙倲瞪10棵”下面畫出曲線.)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
4.根據線段圖和題意,討論思考:
要求出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能直接求出來嗎?解答這道題,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過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5.通過交流匯報,確定解題思路,教師板書小標題,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
。1) 四年級栽樹多少棵?
56×2=11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56+112=168(棵)
。3) 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級栽樹158棵.
6.反饋練習.
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
三、鞏固發展.
1.學校里有柳樹36棵,松樹比柳樹少12棵,楊樹的棵樹等于松樹和柳樹總棵數的4倍.有楊樹多少棵?
同桌互相說這道題的關鍵句是什么,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獅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數是獅子的2倍,海龜活的年數比大象活的年數的2倍還多20年.海龜能活多少年?(先畫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
第一:回顧本課學習內容,指出這類應用題是三步計算應用題.
第二:解答此類應用題,要抓住關鍵語句,明確數量關系,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確定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
第三:提示同學,有的已知條件在解題時不止用一次.
五、布置作業 .
學校組織數學比賽.五年級參加60人,四年級參加45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畫圖并計算)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3.繼續培養學生類推、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6×2+56= 78×4-22= 45÷(3+2×6)=
168-17×4= 100-100÷5×3= (100-100÷5)×3=
2.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年級栽樹棵數怎樣求?為什么用“56×2”,你們是根據哪句話這樣求的?
二、探究新知.
1.改復習題為例5: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五年級栽的比三、四年級栽的總數少10棵,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討論:你認為這道題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教師在“五年級栽的比四年級總數少10棵”下面畫出曲線.)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
4.根據線段圖和題意,討論思考:
要求出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能直接求出來嗎?解答這道題,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過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5.通過交流匯報,確定解題思路,教師板書小標題,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
(1) 四年級栽樹多少棵?
56×2=11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56+112=168(棵)
。3) 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級栽樹158棵.
6.反饋練習.
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
三、鞏固發展.
1.學校里有柳樹36棵,松樹比柳樹少12棵,楊樹的棵樹等于松樹和柳樹總棵數的4倍.有楊樹多少棵?
同桌互相說這道題的關鍵句是什么,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獅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數是獅子的2倍,海龜活的年數比大象活的年數的2倍還多20年.海龜能活多少年?(先畫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
第一:回顧本課學習內容,指出這類應用題是三步計算應用題.
第二:解答此類應用題,要抓住關鍵語句,明確數量關系,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確定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
第三:提示同學,有的已知條件在解題時不止用一次.
五、布置作業 .
學校組織數學比賽.五年級參加60人,四年級參加45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畫圖并計算)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正確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方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滲透比較、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114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2.根據問題補充相應的條件并列式.
(1)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有8盞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臺抽水機4小時澆地多少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三個班,每班38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1)讀題,與復習題1題進行比較,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問:要想求“三、四年級共多少人”,應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這兩個條件題中直接告訴了嗎?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并引導學生畫線段.
。2)根據線段圖,引導學生口述,教師書寫小標題,形成板書.其他學生把書中第14頁的空白填寫完整.
、偃昙売卸嗌偃?
40×4=160(人)
②四年級有多少人?
38×3=114(人)
、廴昙壓退哪昙壒捕嗌偃?
160+114=274(人)
答:三年級和四年級共274人.
。3)引導總結:從問題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再看這兩個直接條件題中是不是直接給出了,如沒有直接給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條件可求出直接條件,進而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類推學習例4.
。1)出示例4:兩個修路隊共同修一條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2)分析題意,指名學生在原例題的線段圖上標注所求問題.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最后集體訂正.
、俚谝魂犆刻煨薅嗌倜?
120÷3=40(米)
②第二隊每天修多少米?
102÷3=34(米)
、鄣谝魂牨鹊诙牰嘈薅嗌倜祝
40-34=6(米)
答: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6米.
三、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三步應用題的解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可以從問題入手,并先求出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
四、鞏固發展.
1.少年宮裝了8串彩色燈泡,每串15個.還安裝了6串普通燈泡,每串20個,一共安裝了多少個燈泡?(先討論分析解題思路,再獨立解答)
2.口頭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圖情景,分組根據圖意補充條件,分別組成一步、兩步、三步應用題,并請其他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藥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業 .
商店運來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裝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幾筐?(用兩種方法解)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3.繼續培養學生類推、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6×2+56= 78×4-22= 45÷(3+2×6)=
168-17×4= 100-100÷5×3= (100-100÷5)×3=
2.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年級栽樹棵數怎樣求?為什么用“56×2”,你們是根據哪句話這樣求的?
二、探究新知.
1.改復習題為例5: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五年級栽的比三、四年級栽的總數少10棵,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討論:你認為這道題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ń處熢凇拔迥昙壴缘谋人哪昙壙倲瞪10棵”下面畫出曲線.)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
4.根據線段圖和題意,討論思考:
要求出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能直接求出來嗎?解答這道題,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過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5.通過交流匯報,確定解題思路,教師板書小標題,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
(1) 四年級栽樹多少棵?
56×2=11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56+112=168(棵)
。3) 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級栽樹158棵.
6.反饋練習.
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
三、鞏固發展.
1.學校里有柳樹36棵,松樹比柳樹少12棵,楊樹的棵樹等于松樹和柳樹總棵數的4倍.有楊樹多少棵?
同桌互相說這道題的關鍵句是什么,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獅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數是獅子的2倍,海龜活的年數比大象活的年數的2倍還多20年.海龜能活多少年?(先畫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
第一:回顧本課學習內容,指出這類應用題是三步計算應用題.
第二:解答此類應用題,要抓住關鍵語句,明確數量關系,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確定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
第三:提示同學,有的已知條件在解題時不止用一次.
五、布置作業 .
學校組織數學比賽.五年級參加60人,四年級參加45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畫圖并計算)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正確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方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滲透比較、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114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2.根據問題補充相應的條件并列式.
(1)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有8盞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臺抽水機4小時澆地多少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三個班,每班38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1)讀題,與復習題1題進行比較,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問:要想求“三、四年級共多少人”,應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這兩個條件題中直接告訴了嗎?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并引導學生畫線段.
。2)根據線段圖,引導學生口述,教師書寫小標題,形成板書.其他學生把書中第14頁的空白填寫完整.
、偃昙売卸嗌偃?
40×4=160(人)
②四年級有多少人?
38×3=114(人)
、廴昙壓退哪昙壒捕嗌偃耍
160+114=274(人)
答:三年級和四年級共274人.
。3)引導總結:從問題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再看這兩個直接條件題中是不是直接給出了,如沒有直接給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條件可求出直接條件,進而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類推學習例4.
。1)出示例4:兩個修路隊共同修一條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2)分析題意,指名學生在原例題的線段圖上標注所求問題.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最后集體訂正.
、俚谝魂犆刻煨薅嗌倜祝
120÷3=40(米)
②第二隊每天修多少米?
102÷3=34(米)
③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40-34=6(米)
答: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6米.
三、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三步應用題的解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可以從問題入手,并先求出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
四、鞏固發展.
1.少年宮裝了8串彩色燈泡,每串15個.還安裝了6串普通燈泡,每串20個,一共安裝了多少個燈泡?(先討論分析解題思路,再獨立解答)
2.口頭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圖情景,分組根據圖意補充條件,分別組成一步、兩步、三步應用題,并請其他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藥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業 .
商店運來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裝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幾筐?(用兩種方法解)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3.繼續培養學生類推、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6×2+56= 78×4-22= 45÷(3+2×6)=
168-17×4= 100-100÷5×3= (100-100÷5)×3=
2.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年級栽樹棵數怎樣求?為什么用“56×2”,你們是根據哪句話這樣求的?
二、探究新知.
1.改復習題為例5: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五年級栽的比三、四年級栽的總數少10棵,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討論:你認為這道題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教師在“五年級栽的比四年級總數少10棵”下面畫出曲線.)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
4.根據線段圖和題意,討論思考:
要求出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能直接求出來嗎?解答這道題,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過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5.通過交流匯報,確定解題思路,教師板書小標題,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
(1) 四年級栽樹多少棵?
56×2=11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56+112=168(棵)
。3) 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級栽樹158棵.
6.反饋練習.
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
三、鞏固發展.
1.學校里有柳樹36棵,松樹比柳樹少12棵,楊樹的棵樹等于松樹和柳樹總棵數的4倍.有楊樹多少棵?
同桌互相說這道題的關鍵句是什么,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獅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數是獅子的2倍,海龜活的年數比大象活的年數的2倍還多20年.海龜能活多少年?(先畫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
第一:回顧本課學習內容,指出這類應用題是三步計算應用題.
第二:解答此類應用題,要抓住關鍵語句,明確數量關系,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確定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
第三:提示同學,有的已知條件在解題時不止用一次.
五、布置作業 .
學校組織數學比賽.五年級參加60人,四年級參加45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畫圖并計算)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7
教學內容:教材14頁例3一、 素質教育目標1、 使學生學會分步解答含有四個已知條件的三步應用題,在理解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明確接替思路,掌握接替方法。2、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3、 結合內容滲透思想教育。二、學法指導1.引導學生從新舊知識的生長點出發引出新課,運用知識遷移,指導學生學習新知。2.引導學生試算,掌握計算方法。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分析理解題目的數量關系,確定求某個問題需知道哪兩個直接條件,進而確定解題步驟。2.教學難點: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四、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五、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根據問題補充相應的條件并列式 2.改(3)為下面習題。 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這道題要求三、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必須知道哪些條件?缺少什么條件?要求學生直接補充四年級人數。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 有個學生是這樣補充的條件,同學們看一看,這道題你能不能解答呢?如果能解答,該怎樣解答呢? 出示例3: (通過補充條件的練習,自然引出例題,可使學生容易建立起三步計算應用題與一步、兩步計算應用題間的聯系,進而理解三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1) 、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與復習題的區別和聯系。 (補充了兩個條件,有四個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沒有改變。)(2) 、 問:要想求“三、四年級共多少人”,應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三年級有多少人? 四年級有多少人? (3)、讓學生自己解答。(4)、想一想,如果把上題的問題改成“三年級比四年級多多少人?”該怎樣解答?4.反饋練習:“做一做”第2題。(三)、鞏固發展 1.練習四第1、2題 先討論分析解題思路,再獨立解答。 2.投影出示下圖情景,分組根據圖意補充條件,分別組成一步、兩步應用題,并請其他組口頭列算式解答。 菊花和芍藥花共有多少盆? (通過此題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三步計算應用題與一、二步計算應用題間的聯系,深化對數量關系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解三步應用題的解答思路及解答方法。六、布置作業練習四第3題七、板書設計(略) 教學內容:教材15頁例4素質教育目標:1、 使學生借助線段圖能夠理解簡單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會用兩種方法解答這類應用題。2、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靈活解題的能力。3、 滲透數形結合和事物相互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掌握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教學難點:分析并理解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教學過程:1、根據條件補充問題,使之成為一道三步計算的應用題。(1)、請說說解題的思路和相應的算式。(2)、這道題還可以怎樣解答?2、教學例4:出示例題(1) 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2) 借助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想一想:根據題里的條件,前面的線段圖該怎樣修改?所求問題在線段圖上怎樣表示?討論題:(3) 比較兩種方法哪種比較簡便。3、引導概括解答應用題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樣,而且計算的步驟也不相同。有的三步題可以用兩步來解答。這樣使計算變得比較簡便。所以解題時應該注意選擇合理、簡便的方法進行解答。4、綜合與應用:(課件)5、板書教學內容:教科書例5及第19頁“做一做”,練習五第1、2題。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二)能力訓練點1.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分析比較能力。2.培養學生理解應用題數量關系的能力。(三)德育滲透點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系的思想。(四)美育滲透點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提高審美意識。二、學法引導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討論、試算,感知算理和計算方法。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教學難點: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四、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等。五、教學步驟(一)、鋪墊孕伏1.練習:(出示口算卡片)56×2+56 78×4—78168—17×4 100—100÷5×32.復習題: 讀題,分析解題思路。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年級栽樹棵數怎樣求?為什么用“56×2”,你們是根據哪句話這樣求的? 學生獨立解答、訂正。 (二)探索新知 1.利用投影片改復習題為例5。(課件演示) (抓住復習和例5的聯系點,設計了復習題,為學習例5做好鋪墊,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討論:你認為這道題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教師在“五年級栽的比四年級總數少10棵”下面畫出曲線。)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 引導學生畫線段圖。 4.根據線段圖和題意,討論思考: 要想求出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能直接求出來嗎?解答這道題,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 (通過線段圖,從直觀到抽象,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5,通過交流匯報,確定解題思路,教師板書小標題,再讓學生直接在書中填空,指定一名學生板演。 形成板書: 四年級栽樹多少棵? 56×2=112(棵) 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56+112=168(棵) 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級栽樹158棵。 6.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例5的解題過程,解答這類題時應注意什么? 抓住關鍵句理解數量關系,依據關鍵句確定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分步解答。 引導學生觀察:在解題過程中,56這個已知條件用到了幾次?分別是在求什么時候用的?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解答應用題時,有的已知條件不止用一次,具體怎樣用,要根據題目內容確定。 7.反饋練習:教材第19頁“做一做”第1題。 同桌討論,關鍵句是哪一句,再根據題意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確定2-3名學生匯報討論結果。然后再讓學生分步獨立解答,集體訂正。(三)、鞏固發展1、“做一做”第2、3題。同桌每人選一題,互相說一下這道題的關鍵句是什么,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獨立完成。 2、練習五第1題 先畫圖表示數量關系。 (四)、課堂小結 回顧本課學習內容,指出這類應用題是三步計算應用題,還是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進一步明確:解答此類應用題,要抓住關鍵語句,明確數量關系,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確定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 提示同學:有的已知條件在解題時不止用一次。六、布置作業練習五第2題七、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正確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方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滲透比較、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114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2.根據問題補充相應的條件并列式.
。1)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有8盞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臺抽水機4小時澆地多少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三個班,每班38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1)讀題,與復習題1題進行比較,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問:要想求“三、四年級共多少人”,應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這兩個條件題中直接告訴了嗎?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并引導學生畫線段.
。2)根據線段圖,引導學生口述,教師書寫小標題,形成板書.其他學生把書中第14頁的空白填寫完整.
、偃昙売卸嗌偃?
40×4=160(人)
②四年級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級和四年級共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級和四年級共274人.
。3)引導總結:從問題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再看這兩個直接條件題中是不是直接給出了,如沒有直接給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條件可求出直接條件,進而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類推學習例4.
。1)出示例4:兩個修路隊共同修一條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2)分析題意,指名學生在原例題的線段圖上標注所求問題.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最后集體訂正.
、俚谝魂犆刻煨薅嗌倜?
120÷3=40(米)
、诘诙犆刻煨薅嗌倜祝
102÷3=34(米)
、鄣谝魂牨鹊诙牰嘈薅嗌倜?
40-34=6(米)
答: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6米.
三、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三步應用題的解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可以從問題入手,并先求出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
四、鞏固發展.
1.少年宮裝了8串彩色燈泡,每串15個.還安裝了6串普通燈泡,每串20個,一共安裝了多少個燈泡?(先討論分析解題思路,再獨立解答)
2.口頭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圖情景,分組根據圖意補充條件,分別組成一步、兩步、三步應用題,并請其他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藥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業 .
商店運來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裝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幾筐?(用兩種方法解)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3.繼續培養學生類推、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6×2+56= 78×4-22= 45÷(3+2×6)=
168-17×4= 100-100÷5×3= (100-100÷5)×3=
2.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年級栽樹棵數怎樣求?為什么用“56×2”,你們是根據哪句話這樣求的?
二、探究新知.
1.改復習題為例5: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五年級栽的比三、四年級栽的總數少10棵,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討論:你認為這道題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教師在“五年級栽的比四年級總數少10棵”下面畫出曲線.)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
4.根據線段圖和題意,討論思考:
要求出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能直接求出來嗎?解答這道題,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過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5.通過交流匯報,確定解題思路,教師板書小標題,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
。1) 四年級栽樹多少棵?
56×2=11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56+112=168(棵)
。3) 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級栽樹158棵.
6.反饋練習.
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
三、鞏固發展.
1.學校里有柳樹36棵,松樹比柳樹少12棵,楊樹的棵樹等于松樹和柳樹總棵數的4倍.有楊樹多少棵?
同桌互相說這道題的關鍵句是什么,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獅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數是獅子的2倍,海龜活的年數比大象活的年數的2倍還多20年.海龜能活多少年?(先畫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
第一:回顧本課學習內容,指出這類應用題是三步計算應用題.
第二:解答此類應用題,要抓住關鍵語句,明確數量關系,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確定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
第三:提示同學,有的已知條件在解題時不止用一次.
五、布置作業 .
學校組織數學比賽.五年級參加60人,四年級參加45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畫圖并計算)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正確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方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滲透比較、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114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2.根據問題補充相應的條件并列式.
。1)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有8盞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臺抽水機4小時澆地多少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三個班,每班38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1)讀題,與復習題1題進行比較,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問:要想求“三、四年級共多少人”,應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這兩個條件題中直接告訴了嗎?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并引導學生畫線段.
(2)根據線段圖,引導學生口述,教師書寫小標題,形成板書.其他學生把書中第14頁的空白填寫完整.
①三年級有多少人?
40×4=160(人)
、谒哪昙売卸嗌偃?
38×3=114(人)
、廴昙壓退哪昙壒捕嗌偃?
160+114=274(人)
答:三年級和四年級共274人.
。3)引導總結:從問題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再看這兩個直接條件題中是不是直接給出了,如沒有直接給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條件可求出直接條件,進而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類推學習例4.
。1)出示例4:兩個修路隊共同修一條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2)分析題意,指名學生在原例題的線段圖上標注所求問題.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最后集體訂正.
、俚谝魂犆刻煨薅嗌倜?
120÷3=40(米)
、诘诙犆刻煨薅嗌倜祝
102÷3=34(米)
、鄣谝魂牨鹊诙牰嘈薅嗌倜?
40-34=6(米)
答: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6米.
三、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三步應用題的解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可以從問題入手,并先求出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
四、鞏固發展.
1.少年宮裝了8串彩色燈泡,每串15個.還安裝了6串普通燈泡,每串20個,一共安裝了多少個燈泡?(先討論分析解題思路,再獨立解答)
2.口頭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圖情景,分組根據圖意補充條件,分別組成一步、兩步、三步應用題,并請其他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藥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業 .
商店運來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裝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幾筐?(用兩種方法解)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正確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方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滲透比較、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114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2.根據問題補充相應的條件并列式.
(1)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有8盞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臺抽水機4小時澆地多少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三個班,每班38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1)讀題,與復習題1題進行比較,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問:要想求“三、四年級共多少人”,應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這兩個條件題中直接告訴了嗎?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并引導學生畫線段.
。2)根據線段圖,引導學生口述,教師書寫小標題,形成板書.其他學生把書中第14頁的空白填寫完整.
①三年級有多少人?
40×4=160(人)
、谒哪昙売卸嗌偃?
38×3=114(人)
、廴昙壓退哪昙壒捕嗌偃?
160+114=274(人)
答:三年級和四年級共274人.
(3)引導總結:從問題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再看這兩個直接條件題中是不是直接給出了,如沒有直接給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條件可求出直接條件,進而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類推學習例4.
。1)出示例4:兩個修路隊共同修一條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2)分析題意,指名學生在原例題的線段圖上標注所求問題.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最后集體訂正.
、俚谝魂犆刻煨薅嗌倜祝
120÷3=40(米)
、诘诙犆刻煨薅嗌倜?
102÷3=34(米)
、鄣谝魂牨鹊诙牰嘈薅嗌倜祝
40-34=6(米)
答: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6米.
三、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三步應用題的解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可以從問題入手,并先求出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
四、鞏固發展.
1.少年宮裝了8串彩色燈泡,每串15個.還安裝了6串普通燈泡,每串20個,一共安裝了多少個燈泡?(先討論分析解題思路,再獨立解答)
2.口頭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圖情景,分組根據圖意補充條件,分別組成一步、兩步、三步應用題,并請其他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藥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業 .
商店運來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裝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幾筐?(用兩種方法解)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2
2、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學習用線段圖表示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連乘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數量關系,探求不同解法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二、教學重點
利用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并用兩種方法解答。
三、教學難點
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四、教學過程
1、復習檢測,鋪路搭橋
。1)編筐小組每人每天編16個筐。照這樣計算每個人4天可以編多少個筐?
。2)編筐小組每人每天編16個筐。照這樣計算,5個人每天可以編多少個筐?
2、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出示例1:編筐小組每人每天編16個筐。照這樣計算,5個人4天一共編多少個筐?
認真審題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圖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呢?
展開討論,嘗試畫線段圖來分析解答。
師生反饋:重點提示兩種解法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列式時都要用16做被乘數,都是用乘法來乘。
不同點:一種解法是先求5個人1天編多少個。另一種解法是先求1個人4天編多少個。
3、鞏固練習,發展提高
用兩種方法列綜合算式解答。
。1)四年級一班有48個同學。老師每天為每個同學批改12道數學題,一周上5天課,老師要為全班同學一共批改多少道數學題?
。2)一臺壓路機每小時壓路2000平方米。照這樣計算,3臺壓路機8小時壓路多少平方米?
根據題目寫出算式所表答的意義。
6臺裝訂機3小時能裝訂課本9000冊。
9000÷6——— 9000÷3————
9000÷6÷3—— 9000÷3÷6——
4、作業 檢測:練習二第一、第二、第三題。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3
教學目標
1.理解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2.能分步解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3.繼續培養學生類推、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確定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6×2+56= 78×4-22= 45÷(3+2×6)=
168-17×4= 100-100÷5×3= (100-100÷5)×3=
2.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年級栽樹棵數怎樣求?為什么用“56×2”,你們是根據哪句話這樣求的?
二、探究新知.
1.改復習題為例5:華山小學三年級栽樹56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2倍,五年級栽的比三、四年級栽的總數少10棵,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2.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討論:你認為這道題的關鍵句是哪一句?
。ń處熢凇拔迥昙壴缘谋人哪昙壙倲瞪10棵”下面畫出曲線.)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
4.根據線段圖和題意,討論思考:
要求出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據什么這樣說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能直接求出來嗎?解答這道題,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過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5.通過交流匯報,確定解題思路,教師板書小標題,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
。1) 四年級栽樹多少棵?
56×2=11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栽樹多少棵?
56+112=168(棵)
(3) 五年級栽樹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級栽樹158棵.
6.反饋練習.
學校舉行運動會,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
三、鞏固發展.
1.學校里有柳樹36棵,松樹比柳樹少12棵,楊樹的棵樹等于松樹和柳樹總棵數的4倍.有楊樹多少棵?
同桌互相說這道題的關鍵句是什么,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獅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數是獅子的2倍,海龜活的年數比大象活的年數的2倍還多20年.海龜能活多少年?(先畫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
第一:回顧本課學習內容,指出這類應用題是三步計算應用題.
第二:解答此類應用題,要抓住關鍵語句,明確數量關系,通過分析關鍵語句確定的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步驟.
第三:提示同學,有的已知條件在解題時不止用一次.
五、布置作業 .
學校組織數學比賽.五年級參加60人,四年級參加45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的2倍.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畫圖并計算)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16頁例4,第16頁“做一做”的第1—3題,練習四的第4—6 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解答這類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理解它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做練習四的第4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二、新課
教師出示例4,請一位學生讀題后,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教師提問:這道題說的是什么事?要求的是什么?給出的條件是什么?
待學生一一弄明白這些問題后,教師提問: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呢?讓學生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的意見,把線段圖畫在黑板上:
(把表示120米的線段平均分成3
第一隊: 份表示修了3天。)
第二隊: (把表示102米的線段平均分成3
份表示修了3天。)
教師:注意要把兩條線段左端對齊,這樣才容易比較兩個隊平均每天修路的米數。
教師:知道了兩隊3天各自修路的米數,要求出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路的米數,應該怎樣計算?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動腦筋想一想,自己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看一看是否有不同的解法。
學生解答完之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法,集體訂正,教師把學生的解法寫在黑板上。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哪一種解法是對的,為什么是對的;哪一種解法更為簡便一些。如果學生沒有得出第二種解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線段圖想一想,還有沒有其它解法。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啟發。如教師畫出第二種解法的線段圖:
第一隊:
第二隊:
可提問:
從線段圖上看,第一隊右邊長出的部分表示什么?(表示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路的米·
數。)
為什么會多出那么多?(因為是3天多修的。)
知道了這一部分是3天里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的路,那么怎樣求出多修路的米數呢?
(120-102=18) ’
知道了第一隊比第二隊3天多修路18米,怎樣求出第一隊比第二隊每天多修路的米
數呢?(18÷3=6)
這時黑板上的板書是:在黑板的左側和右側,線段圖的下面,并列寫著兩種解法。
教師讓學生翻開教科書第16頁,閱讀兩種解法。
教師提問:他們的解法對嗎?為什么?
讓學生討論,說明兩種解法都是對的。
教師提問:哪一種解法比較簡便呢?為什么?(小強的解法比較簡便,因為這種解法只
需要兩步計算。)
教師綜述:通過上面的例題,我們看到:要求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路多少米,需要知道兩個條件。但是,所需的兩個條件不只一組,可以有兩組。有哪兩組呢?
教師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根據學生的意見,教師把兩組條件分別寫在黑板上兩個算式的下面:(也可用小黑板。)
平均每天第一隊比 平均每天第一隊比
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 \ / \
第一隊每天 第二隊每天 第一隊比第二隊 修了幾天?
修多少米? 修了多少米? 一共多修多少米?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道題有兩種解法,而且這兩種解法,不但方法不同,計算的步數也不一樣。有的三步題可以用兩步來解決。這樣就便計算變得比較簡便,應該掌握這種解法。我們平時在解題時,要注意選擇既合理又簡便的解法。
三、鞏固練習。
做教科書第16頁“做一做”的第1—3題。
第1題,做完后,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第2題,先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后,教師可提問:如果把這題“平均每人糊5個”改成“一班平均每人糊5個,二班平均每人糊7個”還能用兩種方法解答嗎?為什么不能呢?引導學生討論,集體得出結論。
第3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四、作業 。
練習四的第5、6題。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正確解答這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方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滲透比較、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114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2.根據問題補充相應的條件并列式.
。1)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有8盞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臺抽水機4小時澆地多少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鎮小學三年級有四個班,每班40人;四年級有三個班,每班38人.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1)讀題,與復習題1題進行比較,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問:要想求“三、四年級共多少人”,應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這兩個條件題中直接告訴了嗎?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呢?并引導學生畫線段.
。2)根據線段圖,引導學生口述,教師書寫小標題,形成板書.其他學生把書中第14頁的空白填寫完整.
、偃昙売卸嗌偃耍
40×4=160(人)
、谒哪昙売卸嗌偃?
38×3=114(人)
③三年級和四年級共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級和四年級共274人.
(3)引導總結:從問題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再看這兩個直接條件題中是不是直接給出了,如沒有直接給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條件可求出直接條件,進而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類推學習例4.
(1)出示例4:兩個修路隊共同修一條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多少米?
。2)分析題意,指名學生在原例題的線段圖上標注所求問題.
。3)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學生板演,形成板書,最后集體訂正.
、俚谝魂犆刻煨薅嗌倜祝
120÷3=40(米)
、诘诙犆刻煨薅嗌倜?
102÷3=34(米)
、鄣谝魂牨鹊诙牰嘈薅嗌倜?
40-34=6(米)
答:第一隊比第二隊多修6米.
三、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三步應用題的解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可以從問題入手,并先求出解決問題的兩個條件.
四、鞏固發展.
1.少年宮裝了8串彩色燈泡,每串15個.還安裝了6串普通燈泡,每串20個,一共安裝了多少個燈泡?(先討論分析解題思路,再獨立解答)
2.口頭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圖情景,分組根據圖意補充條件,分別組成一步、兩步、三步應用題,并請其他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藥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業 .
商店運來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裝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幾筐?(用兩種方法解)
板書設計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篇16
[案例]
1、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師:請看題板,你能提出些什么問題?
三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
新鎮小學
四年級有3個班,每班38人
生:三年級有多少人?四年級有多少人?三、四年級一共多少個班?三、四年級一共多少人?
師:不錯呀,提了這么多問題。如果讓你選擇,你愿意做哪些題?為什么?
生:我愿意做前3題,簡單,好做,第4題不能一步解答,有些難。
師:真好,你發現了這些題,難易不一樣。還有誰說說?
生:我愿意做第4題,難題,做一做可以鍛煉自己。
師:好的,有點不怕困難的精神,今天我們就來“吃”下這樣的難題(擦掉前3個問題成例題)。
2、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師:同學們,想知道李老師離學校有多遠嗎?說說你們有什么辦法?
生1:可以問老師。
生2:可以用卷尺量。
生3:這樣太麻煩。我只要設法弄清自己每分鐘走多少米,然后再從學校步行到張老師家,再用每分鐘走的米數乘以走的分鐘數,這樣就能很快求出這段距離了。
[思考]
現代學生觀和教師觀認為: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因此,數學教學一開課就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努力為每一個學生搭建一個適當的、利于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平臺,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個性化地、健康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順利的進入新課學習環節。上面兩例,都十分注重給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自主發展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各有所獲。片段1出示一組信息,讓學生自由提問,自主選擇,在選擇中讓學生理清應用題間的聯系;片段2由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實際問題入手,鼓勵不同的學生尋求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從這里可以看出:新課導入應該盡力設計、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需要,努力使每個學生通過新課導入的環節各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