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概念之間的關系,加強思維能力的培養的體會
概念是反映客觀事物屬性的思維形式。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概念間的關系,將有助于學生掌握概念,運用概念作出正確判斷,進行合理的推理,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1.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這兩個概念間的關系就為同一關系。如"能被2整除的數"與"個位數字是0、2、4、6、8的數","對角相等的四邊形"與"對邊相等的四邊形"等都是同一關系。讓學生搞清具有同一關系的兩個要領是從不同方面來反映同一對象的,外延完全相同,但內涵卻不一樣。例如,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和兩組對邊分別 相等的四邊形;它們都反映"平行四邊形"這同一對象。但前者是從"角"的角度出發,后者是從"邊"的角度出發來描繪的。由于內涵不同,學生往往難以從概念的本質屬性去認識它們。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變更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突出對象的不同本質屬性,從而達到認識的統一。
2.如果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了另一個概念的外延但不等同,那么這兩個概念間的關系稱為屬種關系。其中外延較大的概念叫做屬概念。外延較小的概念叫做種概念。如"分數"與"百分數";"平行四邊形"與"正方形"等都是屬種關系。屬概念反映了某類事物的普遍性,而種概念則反映了該類事物中一部分事物的特殊性。如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時,要先引導學生復習分數的意義。分數可以表示"一個數",又可以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表示"分率"。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突出百分數只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即"百分率",從而抽象概括出百分數的定義。弄清概念間的關系,有利于學生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推理,加強學生獲得概念的清晰度和可辨別性,避免與其它概念混淆,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