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帶來的煩惱》教學設計
看了這些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3、聯系實際 探討交流
我國的垃圾越來越多,我們的心里都感到很震驚,再這樣下去,我們可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怎么樣才能減少垃圾的產生呢?在小組里,把你的辦法說一說,組長作好記錄,記在調查表的后面。看哪個小組的點子多。
小組匯報。
大家想的辦法可真多,下面咱們在一起來總結一下。
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的做到這些,在我們的帶動下,我們的家庭、學校、社區的垃圾一定會減少。
4、演一演
心動不如行動,下面有這樣一個小品,請各小組先在組里說一說,然后上臺演一演:
大家做得真好,不僅自己少產生垃圾,而且還會勸阻別人,讓身邊更多的人來保護我們的環境。
5、課堂小結
為了使我們能夠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們一起努力,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共同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吧!
下課后,請大家繼續調查“垃圾的危害”。
參考: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自拍的錄像短片:(在自家居住的小區內,幾個小朋友正在玩耍。一陣風吹來,一個蛋黃派的包裝袋落在了他們腳下。“咦!哪來的垃圾?”“李阿姨今天沒來打掃衛生嗎?”“我們看看去。”在他們不遠處草坪的一角,還堆著更多的垃圾。幾個小朋友更加疑惑不解了。)
師:同學們,看了以上短片,你們想說什么?
生1:扔垃圾的人太不講道德。
生2:垃圾扔在這里影響美觀。
生3:應該把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箱。
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需要靠我們大家來愛護!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垃圾?它們是從哪里來的?
二、探究新知
生1:我看到我們學校的垃圾箱里有很多垃圾,多是同學們丟的廢紙。
生2:我們家每天都要扔掉一大包蘭菜葉、剩飯菜等。
生3:我看到我們教室每天都扔了很多廢紙和鉛筆頭。
生4:我爺爺有病,需要常年打針,每次打完針后有很多廢針管和藥瓶。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資料,我們一塊來看一看。我們先到廚房里看一看!(繼續放錄像)
點評:
將探究的內容引申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體現了課程綜合性的特點。
畫外音:這些菜梗、菜葉、果皮、剩菜飯、魚骨、廢棄茶葉渣、塑料袋、易拉罐等,每個家庭每天都會產生很多,我們把這些稱為家庭垃圾。
師:剛才同學提到的廢紙、鉛筆頭,還有我們打印試卷的蠟紙、打印機使用的墨盒等,在我們學校和其他一些辦公場所是普遍存在的,它們被稱為辦公垃圾。 廢針管、藥瓶,還有包扎傷口用的紗布等,被稱為醫療垃圾。如果你家里裝修房子,還會有很多磚塊、灰砂,這些叫做建筑垃圾。
師小結:這些垃圾原來都是我們人類自己制造的。同學們想一想,你自己每天都會制造哪些垃圾?有沒有亂扔過?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我每天喝一盒牛奶,就產生一個牛奶盒;我喜歡吃水果,每次都剩下很多水果皮;我做作業,每次都用很多張紙……
三、強化引導,形成方法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在你的周圍,還有哪些單位或者個人也產生垃圾?是什么樣的垃圾?每天大概有多少?你還知道嗎?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要做些什么?
生:需要調查。
師:好,我們就搞一次小小的調查!那么你要到哪里去調查?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問題?調查中要注意些什么?我們小組同學一塊商量商量好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