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帶來的煩惱》教學設計
生1:垃圾問題太嚴重了。
生2:我恨垃圾
……
三、升華提高
點評:
課下收集“垃圾處理”的資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而且更好的貫徹了課程所倡導的生活化、綜合性的原則,潛移默化的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主人公的社會價值觀。
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垃圾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而且直接危害了人體的健康,不斷挑戰人類的生存狀態。及時清理和處理城市垃圾,是建設優美、整潔、文明的現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條件。這就涉及到“垃圾的處理”。請大家在課下繼續進行關于垃圾的調查,只不過要把重點放在“垃圾對人類的危害”和“如何處理垃圾”兩個方面。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寫一下你對垃圾的處理的一些設想,下節課我們一起交流。
下課!
第三課時 垃圾的處理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本節內容
師:既然垃圾有這么大的危害,我們該怎么辦?你是怎樣處理你身邊的垃圾的?你還見到其他垃圾是怎樣處理的?
生1:我們家的垃圾倒進了垃圾箱。
生2:我看見被環衛工人拉走了。
師:拉到了哪里,你知道嗎?
生:拉到了垃圾場。
二、探究發現
師:對!目前我市對垃圾的處理只是最簡單的填埋法。這種方法投資少,但它會永久性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還會造成二次污染。除了常見的垃圾處理方法,你還知道哪些方法?
生1:我知道還有堆肥法。
生2:還有降解法。
師:以上兩種方法在農村中應用比較多,可以使垃圾變成肥料,用來種莊稼。
生3:我還知道焚燒法。
師:這可不是普通的焚燒,也不是所有的垃圾都可以焚燒。必須用特制的高爐才可以。
點評:
通過文章的閱讀,不僅更好的補充了教材內容的不足,而且為下文學習創設了鋪墊,利于學生水到渠成的完成研討學習的任務。
師:垃圾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我們說了很多了。其實,垃圾堆里還蘊藏著很多有用的東西。在一些城鄉結合部,一堆堆高高的垃圾山上,一群群衣衫襤褸的男女老少,他們不顧迷漫著的臭氣和蚊蠅的叮咬,忙著翻騰、挖掘和拾揀,已有人因拾垃圾而發財。毫無疑義,垃圾中蘊藏著資源。那么,我們日常生活的丟棄物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請看下面這些數字:(打開網頁,選取相關內容一起學習)
據北京市環;饡y計,北京市年產垃圾中有廢塑料36.2萬噸,而一噸廢塑料可生產0.37~0.73噸油;每回收一噸飲料瓶塑料可獲利潤8000元。有廢紙38.8萬噸,每回收一噸廢紙,可造好紙0.85噸,節省木材3立方米,節省堿300公斤,比等量生產好紙減少污染74%。有廢玻璃15萬噸,利用碎玻璃再生產玻璃,可節能10~30%,減少空氣污染20%,減少采礦廢棄的礦渣80%。有廢電池2.37億支,利用廢電池可回收鎘、鎳、錳、鋅等寶貴的重金屬,同時可減少重金屬對環境的污染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廢金屬3.5萬噸,每回收一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比用礦石煉鋼節約冶煉費47%。有廢食品草木121.3萬噸,每回收一噸這類垃圾,可生產0.6噸有機肥,也可生產垃圾燃料,作為發電、供熱的燃料。
師:我們再來看課本第57頁上的《廢紙也是寶》。
師:通過以上學習,你有什么感想?
生1:想不到垃圾堆里還有這么多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