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生活《生活中的你我他》第二課時教案
《生活中的你我他》第二課時教案教材解讀: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即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發展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使自身的發展有助于社會的進步。《生活中的你我他》是《品德與社會》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四單元第一課,是讓學生感受社會,了解社會的第一篇課文。《 生活中的你我他》旨在讓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認識各種社會職業及其特點,學會觀察周圍不同職業勞動者的勞動,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為了人們的生活付出勞動和智慧,我們要珍惜并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設計理念:課程標準倡導的是 幫助學生掌握體驗、感悟、建構的學習策略, 關注思維過程及其體驗,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在本課教學中及課前的教學準備中教師都積極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努力體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兒童的“三貼近”原則。
課時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了解社會職業分工及其特點。
2.行為、習慣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活動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學生尊重并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職業的特點,感受各行各業都是生活所需。
教學難點:懂得怎樣尊重并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采訪班主任
學生準備:采訪周圍從事不同職業的勞動者
教學過程:
活動一:群雄達共識
1、復習導入:孩子們,這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活中的你我他》這課。在上節課學習中我們知道生活中的你我他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有一些是直接生產產品的,還有一些是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哪些職業是直接生產產品的?哪些
職業是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學生舉例說明)
2、話題討論:生活中你我他從事著各種各樣不同的職業,你覺得哪種職業最重要?(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職業名稱)同桌交流后,集體討論。
小結: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重要。(板書)
活動二:記者在行動
1、采訪匯報:課前,我們同學們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采訪我們身邊許多從事不同職業的人,來匯報一下你采訪的是誰,他從事什么職業,你通過采訪了解到什么?”四人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2、聚焦報道:
★采訪班主任 例舉班主任老師的各項工作(課件同步播放工作內容),算算一周作業的批改量、一天站立的時間。
深情小結:學校中像某某老師這樣的老師還很多很多,老師們每天這么努力地工作,只是希望我們早日成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材。孩子們,我們應該怎樣回報老師們呀?
★ 采訪交警 學生說說交警叔叔怎樣工作,每天怎樣護送我們過馬路的。(靈溪四小學校地處104國道線旁,每天上下學交警都護送學生過馬路)
活動三:職場小體驗
1、體驗感悟:參加小小交警速成班 , 學習幾個指揮交通的指令動作(課件出示動作要領),模擬交通現場指揮交通,說說體驗后的感受。
2、激情小結:在炎熱的夏天,交警叔叔站在地面溫度高達40度的馬路上指揮著交通,汗水濕透了衣背;在惡劣的雨天,交警叔叔緊緊注視著來往的車輛,雨水模糊了雙眼;在寒冷的冬天,交警叔叔.依然挺立在十字路口,寒風吹痛了臉頰......( 課件出示交警工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