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復習資料
3、中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 渤海 , 黃海 ,東海 和 南海 ,它們與太平洋連成一片。
4、中國睦鄰友好的“三鄰”政策是 安鄰 , 睦 鄰 和 富鄰 。
5、我國共有行政區 34 個,有 23 個省, 5 個自治區, 4 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6、目前,同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有 160 多個。
7、黃河流域既是 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 ,又是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今仍保存眾多的文物古跡。如山西大同的 云岡石窟 。
8、中國東北,包括 黑龍江 , 吉林 , 遼 三省。
二、判斷:下列這些說法中,正確的畫“√”,錯誤的畫“x”。
1、我國鄰居很多,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朝鮮等國與我國隔海相望。 ( × )
2、海南島市中國的第一大島。 ( × )
3、大慶油田市華北平原最大的油田。 ( × )
4、東北平原市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 × )
第三課
一、填空
1、鄭和,本姓(馬)小名叫(三保)。他先后(7)次下西洋。訪問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一次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鄭和航海圖》是當時海上航行知識的匯泉。證明鄭和是當時世界上最杰出的(航海家)。
2、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有人稱它是(世界經濟聯合國)。我國于()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3、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海上通道,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香藥之路)。
4、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公元前(138)年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長安。那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西域)源源不斷地轉運到(西亞)和(歐洲)。這條通道被后人稱為(絲綢之路)。
5、漢語中的外來詞有(石榴)、(羅漢)、(鴉片)、(咖啡)、(沙發)等。
6、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17)年。回國后由他口述別人記錄編成了(《馬可•波羅游記》)。
7、我們身邊的進口貨,如美國的(飲料),西歐的(巧克力),加拿大的(面粉),澳大利亞的(羊毛衫),瑞士的(手表),日本的(家用電器),泰國的(大米),古巴的(白糖)等。這些產品使人們在生活中有了(更多選擇)。
8、我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有(鞋帽)、(家電)、(家具)、(肉類)、(水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