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毒品遠離下一代(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什么是毒品。
2、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毒品對人體、家庭、社會的危害。
3、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抽煙的危害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看影片和閱讀相關資料,使學生知道什么是毒品及毒品對人體、家庭、社會的危害,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毒品,毒品是怎樣損傷人體的,讓學生知道毒品的危險,使學生產生對毒品的拒絕心理,達到預防的目的。
(三)情感與價值目標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對毒品的厭惡感、懼怕感,達到主動拒絕毒品的目的。同時,本課也讓學生知道了毒品的種類及化學名稱,讓他們能主動識別毒品,達到不誤食毒品的目標。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毒品的認識——毒品的定義、種類、對人體的損害過程、相關法律。
難點:毒品的識別和學生主動拒絕毒品的心理架構,讓已經有吸煙史的學生戒煙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
四、教學手段:在信息技術教室上本課。
影片展示、文字展示、提供網絡平臺網上搜索、分組交流與合作、學生演講相結合,以學生講解為主.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認識毒品,獲取知識
觀看《毒品和危害與防范》(也可在網上看:)
2、課件展示——問題串:利用信息技術,深化知識
①生活中與學習中,你第一次知道毒品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
方法:結合學生實際回答。
身邊的人吸毒,家人吸毒,課本上(歷史“林則徐銷煙”知道鴉片)……
②片子中提到了“毒品”兩個字,請問:什么是毒品?包括什么?
方法:請同學們得勝網絡,查找答案。
以法律、醫學等為依據來說明,主要說明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種類和具體列出幾種。
③觀看完影片后,你知道毒品來源于什么植物嗎?
方法:可以反復看影片,也可網上查詢。然后讓學生回答。
所有毒品都來源于罌粟花和罌粟果。
④片子中提到了“毒品”的危害,請問:毒品是怎樣損害人體的?
方法:請同學們得勝網絡,查找答案。
主要說明毒品對人體功能的破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
生理依賴:指吸毒成癮者一旦停止使用或減少這些毒品就會出現戒斷反應,身體和精神上就會如頭暈失眠,食欲減退,肌肉骨骼疼痛,抽搐嘔吐,性情暴燥等癥狀,要緩解這些癥狀,只有不斷地吸毒。
心理依賴:指吸毒者持續或周期性地出現體驗吸毒感覺的欲望。這種欲望往往使吸毒者為了得到毒品而不擇手段,甚至喪失理智。
⑤觀看影片后,你認為毒品對個人有什么危害?
方法:通過反復看片子或網上查詢。
讓學生從網上找出危害,使他們自己面對毒品危害的同時產生對毒品的懼怕感而達到自覺遠離它的目的。
⑥觀看影片后,你認為毒品對家庭有什么危害?
方法:通過反復看片子或網上查詢。
從家的層面讓學生對毒品產生拒絕感。
⑦觀看影片后,你認為毒品對社會有什么危害?
方法:通過反復看片子或網上查詢。
說明毒品對社會的危害,讓學生認識社會上違法犯罪的根源,達到自覺抵制毒品的目的。
⑧觀看影片后,你認為吸煙有什么危害?
方法:請班上有抽煙史的同學回答。
針對學生中抽煙的現象進行教育。
3、學生討論:利用知識,塑造靈魂。
思考:青少年是怎樣染上毒品的?在哪些場所容易染上?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