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第一冊品德與生活第四單元我們一起迎新年教案
為什么在使用公歷的同時還要用農歷我國現在使用的歷法有兩種,一種是國際上通用的公歷,也叫陽歷;另一種是我國特有的農歷,又稱陰歷。公歷起源于古代埃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即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了日常生活的方便,取365天為一年。農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歷,它以月相變化一周的時間,作為月的標準。12個月共354或355日。為了使它的歷年長度盡量與回歸年一致,采用置閏月的辦法,有閏月的年份包含13個月。農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設置了二十四節氣。為什么我們在使用公歷的同時還要使用農歷呢?農業生產與二十四節氣的密切關系是原因之一。其次,農歷的月是一個朔望周期,航海和漁業、鹽業等一些部門的生產活動都離不開它。農歷在我國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特別是農歷中的一些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早已成為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也是目前我們仍然使用農歷的原因之一。歡迎冬爺爺豐收晚會剛剛開完,大雁們就要飛去南方度假。秋姑娘從枯葉上看見冬爺爺寫給她的信:“我不久就到,請你準備回家!”蜜蜂知道冬爺爺要來了,采完最后一次花蜜,趕忙去做冬天的甜糕;青蛙和蛇知道冬爺爺要來了,連忙去找個暖和的泥洞,打算好好睡一覺;小松鼠知道冬爺爺要來了,有的在身上加了件“厚毛衣”,有的換上了新皮襖,仿佛它們也懂得冷了要感冒;這時,只有菊花不怕冷,在寒風里堅持站完最后一班崗。夜里北風呼呼叫,冬爺爺披著黑大氅悄悄地來了,隨身帶來成千上萬的小雪花頑皮地滿天飄。小朋友早上起身看見了,叫道:“馬路穿上了雪棉襖,大家快來把雪掃。掃出一條道,堆個雪人大又高。”森林里的孩子更開心,跟著爸爸去打獵,帶著獵狗山上山下跑,歡叫著:“冬爺爺,你真好!”冬日保健小知識1、衣著要注意保暖。但如果氣溫不驟降,不要輕易“全副武裝”。俗話說,多衣多寒,因此穿戴要適度。2、要有充足的睡眠。3、要保持室內、床上空氣流通。寒冬,人們因怕冷而終日關窗閉戶,通宵蒙頭睡覺,是不可取的。室內和被窩里的污濁的空氣既損肺又傷腦,易引發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4、要常到戶外去活動,多曬太陽,做操,跑步,能增強體質。此外,如能天天堅持冷水洗臉,便不宜患傷風感冒。-冬食宜雜。食物要多樣化,精粗搭配,葷素兼吃。不吃或少吃粗糧、蔬菜、瓜果會使人患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癥、牙齦出血等癥。
作業安排
課后反思
集體備課工作表年級 一年級 學科 思品 第 四 單元 第 二 節
備課人
集體備課時間
10、18
內容
第二課 歡天喜地過新年
共案
個案
第二課 歡天喜地過大年第1課時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知道我國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了解與新年有關的民族文化。知道送新年禮物是表達一份心意。2、通過模擬過年的情景,引導他們主動、高興、有創造性地參與藝術實踐活動,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體驗新年活動的豐富多彩。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相互合作交流,與人分享快樂的人文素養,培養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老師、同學、長輩等的新年祝福。活動過程:一、重溫過年情景,說說看看過年事。1、課件播放歌曲《過新年》導入:小朋友,你們聽著這歡快的歌曲,想到了什么?2、這首歡樂喜慶的歌曲就是向我們描述了歡天喜地過新年的熱鬧場面,今天我們就要在這兒提前過個歡樂年(揭題)3、學習“聰明谷”:中國人往往把“春節”叫過年,這是我國最隆重、最古老的一個傳統節日。4、說記憶中最快樂的一個新年是怎么過的。5、流本地過年的風俗習慣。6、課件演示:新年春節活動的幾組精彩片段。觀看后說說與本地的風俗習慣有哪些相同與不同。7、那么新年及新年的這些風俗習慣是怎么來的呢?老師講解《年的故事》。8、小組交流收集到的關于年的文化活動、風俗習慣等的資料,可以拿出各自準備好的春聯、年畫(可以是買來的,也可以是親自制作的)來介紹。9、全班匯報交流,隨機插入春聯欣賞。10、課件播放《討壓歲錢》(內容附后)。過年過節,向親友“討”壓歲錢好嗎?為什么?引導變壓歲錢為壓歲言。二、激情模擬過年,互動拜年祝福。1、課件播放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新年鐘聲敲響。2、師:孩子們,新年的鐘聲響了,充滿希望和生機的新的一年來到了,你們看,誰跟我們一起過年來了?3、播放歌曲《新年好》,一位由老師扮演的新年老公公閃亮登場,他點點頭,彎彎腰,祝賀大家新年好。4、老公公:孩子們,拜年是新年里的一種傳統,一件大事。在這喜慶的日子里,你想到了給誰拜年?5、老公公:那么你們知道可以用哪些方式拜年?拜年時要注意什么嗎?6、鼓勵小朋友用新學到的方式互相拜年。7、課件出示幾張長輩圖片,學生與長輩互動拜年祝福。(長輩的祝福語在學生回答后可點擊課件演示。)8、老公公:這快樂的時刻,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慶賀新年呢?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慶賀新年。三、交流新年感受,進行課后延伸。1、 說說這節課的感受和收獲。2、鼓勵學生嘗試在即將到來的春節中用新學到的方式向同學、朋友、長輩等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