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精選16篇)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2.能按一定的順序、細致地觀察圖畫,提高觀察能力。
3.使學生了解秋天的特點,感受到秋天的美。
4.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5.能夠就觀察到的秋天的景象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9個生字。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
難點:理解“飄著、一眼望不到邊、黃澄澄”等詞語和把稻子比作黃金,把落葉比作傘、運動場、電報的有關句子。
教學思路:
課前布置學生觀察秋天的景色,使學生建立直觀感受。教學時,通過談感受導入課文學習。觀察圖畫,先進行整體大致的觀察,初步了解圖上畫了什么,聽錄音朗讀了解課文內容,再抓住圖畫的主要部分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邊看圖邊對照有關句子,學習本課的生字,分析記憶字形,進行書寫指導。然后圖文對照,指導學生看圖學文,理解、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用具):
1.布置學生觀察秋天的景色。
2.放大課文彩圖或制成幻燈片。課文錄音帶。
3.小黑板,識字卡片。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詞語“秋天”,齊讀課題。
2.談話:現(xiàn)在是9月份,正好是秋天,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觀察到秋天有些什么特點呢?
二、仔細觀察圖畫,進行初讀指導。
1.看放大彩圖,聽錄音朗讀,了解課文內容。思考:你從彩圖和錄音中了解秋天有哪些特點?(指導學生初步觀察彩圖,不強求回答完整)
2.跟錄音小聲讀課文,繼續(xù)思考課后第一個問題,并用筆在書上圈畫。讀后,補充回答第一個問題。
3.自讀課文,速度稍慢,要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想想這個字怎么記。教師巡回指導。
4.同桌交換檢查讀課文的情況,要讀準字音,正確停頓。
第二課時
一、看圖學習生字,理解部分生詞,分析記憶生字。
1.出示彩圖。(指稻田)問:這稻田有多大?(板書:一眼望(wàng)不到邊)認讀生字“稻”、“望”,分析字形。“稻”: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結構的字,上邊是由“亡、月”組成,“亡”學生可按筆畫來記,第三筆是豎提。下邊是“王”字。書寫時上下兩部分長短基本相同!巴本褪强。“望不到邊”,就是看不到邊。
2.結合彩圖,讀句子:“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闭J可與“全”字區(qū)別比較。金子:赤黃色,是一種貴重金屬?芍圃熵泿,裝飾品等。也叫黃金!颁仭弊质亲笥医Y構的字,左邊是金字旁,右邊的筆順
3.指圖,讀句子:“小魚游過去,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傘!闭J讀生字底(dí)!暗住弊滞膺吺菑V,里邊是“低”字的右半部。“低底”形音相近,意思易混,要注意區(qū)別它們的形、音、義。“底下”是下邊!白(zuó)”字是左右結構,左邊“亻”,右邊是“乍”是五畫。
4.指導看圖,問:“高高的藍天上有什么?白云隨風怎么樣?然后讀句子:“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認讀生字“飄”(piáo),分析記憶字形。飄:由左右兩大部分組成,左邊是“票”,書字時應先寫“西”,再寫“示”。“西”要扁一些,不要寫成東西的“西”。
5.觀察圖畫并結合生活所見,讀句子:“一片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薄坝械穆涞剿铩保坝械穆湓诎哆叀薄UJ讀生字“落(luó)”,分析記憶字形!奥洹笔巧舷陆Y構的字,書寫時要先上后下,即先寫草字頭,然后在草字頭下面寫三點水和“各”字,不要先寫三點水,寫成左右結構的字。
6.讀句子:“電報來了,催我們趕快到南方去呢!”認讀生字“電報(báo)”,“報”字右半邊共4筆。第一筆是橫折鉤,第二筆是豎,第三、四筆合起來是“又”字,不要寫成“及”字!半妶蟆笔怯秒娦盘杺鬟f文字。速度很快。
二、復習鞏固。
1.讀黑板上的詞語。
2.讀詞語卡片,擴大識詞量。一眼望不到邊、看望、張望,金子、金黃色、金光閃閃,底下、底座、桌子底,當作、工作、作業(yè),電報、報紙、報告,落下、落在、下落,鋪著。
3.填空。
(1)藍天下是一眼不到邊的。
(2)稻子熟了,像一地。
(3)小魚游到落葉下,把它當傘。
(4)由來了,催我們到南方去呢!
五、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語句連貫。
六、指導寫字。
注意指導下列各字的字形!帮h”、“望”、“稻”、“鋪”、“底”、“報”、“金”、“落”。
七、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認讀詞語卡片。(帶生字的詞語)
2.讀課文,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二、精讀訓練——圖文對照,理解課文。
1.第一段。
(1)看彩圖,提問:天是什么顏色的?天上有什么?(天是藍色的,天上有白云)
(2)“天是藍色的,天上有白云”,這是我們從彩圖上看到的。要寫成一句一句的話就不能這樣寫了。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3)指導讀書。
①第一段中哪句話寫“天是藍顏色的”?
、谀木湓拰憽疤焐嫌邪自啤?
③朗讀第一段。天那么高,那么藍。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4)小結第一段。提問:秋天的天空有哪兩個特點?(板書:高、藍)
(5)看板書,指導背誦第一自然段。
2.第二段。
(1)學生自讀第一句話。問:你從第一句話中讀懂了什么?(稻田很大很大,很平坦。放眼望去,一大片地方主要景物是稻田,其他景物很少,很不顯眼)
(2)齊讀第二句,看圖幫助理解“黃澄澄”。問:什么黃澄澄?(稻子黃澄澄)什么像鋪了一地金子?(黃澄澄的稻谷像鋪了一地金子)為什么說“鋪”了一地金子,不說“堆”了一地金子,或者“灑”了一地金子?指導看圖回答。(“鋪”是把東西展開或攤平的意思,說明稻子長得很整齊,遠遠望去平平展展一大片,好像人工鋪成的一樣。“灑”是指東西分散地落下,說明比較少,只是星星點點的!岸选笔且欢岩欢训丿B好,面不大。所以只能“用鋪”,不能用“灑”、“堆”。)
(3)再讀第二名句。問:什么像金子?(稻子像金子)為什么把稻子說成金子?(稻子成熟了,被太陽一曬,金燦燦的,顏色像金子。稻子是糧食,人們生存離不開糧食,稻子像金子一樣珍貴。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黃澄澄的稻子,在他們看來稻子和金子一樣貴重)
(4)指導朗讀。稻子熟了(陳述的語氣),黃澄澄的(贊美的語氣),像鋪了一地金子(高興的語氣)。
(5)小結:秋天到了,稻子怎么樣了呢?(板書:黃)指導背誦第二段。
3.第三段。
(1)讀第一、二句,看圖指導背誦。
(2)敘述:這兩句話寫出了稻田、池塘、梧桐樹的位置。
(3)打出的投影字幕:“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辈捎帽容^的方法理解“一片一片落下來”的含義。教師演示:把數(shù)片樹葉(或小紙片)一起灑落下來,告訴學生這叫“一片片落下來”。把數(shù)片樹葉一片接一片地灑落下來,告訴學生這叫“一片一片地落下來”;很多樹葉一下子落下來,數(shù)不清楚有多少,叫“一片片地落下來”。)
(4)齊讀第三句。
(5)打出投影字幕:“有的落到水里,小魚游過去,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傘。”學生讀句子,老師在“它、傘”下面打上著重號。問:“它”、“傘”各指什么?
(6)老師用“|”劃分句子,并講解劃分的理由。指導學生看剛才打出投影字幕。問:哪幾個小句子寫出了看到的情景?哪個小句子是寫想到的?小結:第四句前一半是寫實實在在看到的`。后一半是寫根據(jù)看到的而想象出來的。
(7)問:只寫“看”到的,不寫“想”到的,好不好?為什么?(不寫想到的就體會不出小魚可愛的樣子)
(8)自讀第五句,照第四句的樣子,把句子分成“看見的”、“想到的”這兩部分,并說明劃分的理由。
(9)再讀第三段。問:這一段里寫了幾種景物?哪種景物能突出秋天的特點?(葉黃、落葉)(板書:葉落)
4.第四段。
(1)自讀第四段,按照第三段的樣子劃分句子,并說明劃分的理由。
(2)“電報”指什么?(電報指落葉)
(3)誰一邊飛一邊叫?(燕子一邊飛一邊叫)
(4)如何理解“電報來了,催我們趕快到南方去呢!”這句話?(寫人們的想象)
(5)寫了燕子幾個動作?用哪個詞把燕子動作連起來的?
(6)齊讀課文,找出秋天的特點。(板書:往南飛)
三、總結課文。
1.看彩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
2.課文教我們先看哪里,再看哪里,最后看哪里?(先看天,再看稻田這邊,最后看稻田那邊。)(板書:這邊、那邊)
3.小結觀察順序。天在上面,說明先看上,再看稻田,稻田在下邊,也就是說再看下。提問:稻田的這邊和那邊哪個近哪個遠?說明先看近,后看遠。讓學生連貫地口述看圖的順序。
4.看這幅圖,要我們找出秋天的特點。請同學們按“上—下”、“近—遠”的順序說一說秋天的特點。
5.指導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全文。
四、作業(yè)。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的天空的云朵的稻子的樹葉
2.完成課后第二大題。
第四課時(說話訓練)
一、到室外觀察秋天的花草樹木,了解秋天花草樹木的特點。
二、讓學生先說說看到的花草樹木和夏天的花草樹木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學可以互相說,互相聽。
三、指名學生說說秋天的花草樹木有什么特點。
四、同學評議。
評議的要點是:是否說出秋天花草樹木的特點,語句是否完整、通順、連貫。
五、學生說話內容,可以有所側重,不必面面俱到。要說出自己觀察最仔細、了解最清楚的景物。
六、說話舉例:
秋天來了,秋風一吹,路邊白樺樹的葉子就嘩嘩地響,一片一片地飄落下來。有一天,風很大,樹葉都快落光了,枯黃的落葉把通往學校的小路都蓋嚴了。我踏著落葉向前走,腳下軟綿綿的,真像踏在地毯上一樣?墒切iT兩邊的松樹還是那樣綠,那樣有精神,迎著秋風挺立在那里,就好像兩個忠實的士兵在守衛(wèi)著學校。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的
1、課前搜集有關秋天美景圖片或秋游路線的資料,從中感受秋天的美麗、迷人,真誠贊美秋天。
2、通過討論交流,商量設計出秋游活動計劃。
3、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主動表達、主動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口頭表達等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主動表達、主動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口頭表達等能力。 2、感受秋天的美麗、迷人,真誠贊美秋天。
三、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走進秋天,贊美秋天,激發(fā)秋游欲望
1、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秋天的美麗景色:
同學們,秋媽媽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了我們小朋友的身邊,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帶來樂趣。你們瞧!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有一群小學生,跟著老師去秋游了。(播放自制課件)讓小朋友欣賞。
2、討論交流:
小朋友們老師現(xiàn)在想知道,他們去了哪里?那里景色怎么樣嗎?他們玩得開心嗎?”學生交流。
。ㄍ老嗷ソ涣鳎篮献鲄R報。)
根據(jù)課件,指導學生說話:
⑴ 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
、 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⑶ 遠遠望去山給你怎樣的感覺?走近大山你有何發(fā)現(xiàn)?
、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
是呀!秋媽媽悄悄地告訴小朋友們,秋天在草地上,在森林里,在河里,在天空中、在田野中,在農民伯伯的眼睛里。正如我們書上所說金秋時節(jié),景色宜人。天高云淡,大雁南飛。秋高氣爽,山河壯美(與學生展開接讀。)在這美麗的季節(jié)里,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捕捉到了不少秋天的信息。
3、學生交流:
孩子們,這么美麗的秋天在不同小朋友的眼里有著不同的感受,在課外尋找秋天的過程中,同學們肯定有好多新的發(fā)現(xiàn),新感受。
、 先分成小組,小組間交流把自己在秋天里的新發(fā)現(xiàn)、新感受,說給同組同學聽。注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不同的感受。
、 小組內互評,大家先夸夸同學說得好的地方,再向同學提出建議。推選出小組內大家認為說的最優(yōu)秀的小朋友在班中進行交流。
⑶ 推選到的同學到講臺前向大家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秋景的圖片、照片、采集的各種聲音、秋天的小詩(可以是自己寫的,也可以是搜集到的)、秋天的古詩
、 口頭介紹:
介紹圖片的來歷、描繪圖片中所展現(xiàn)的美景、說說各種聲音傳達給人們什么樣的信息,說說小詩所描繪的秋天或者古代詩人眼中的秋天等等。
4、播放課件,自由交談,贊美秋天:
、 播放一組錄像,錄像中拍攝的是秋天的果園、農場、郊外的美景,還有著名的旅游風景區(qū)等。
⑵ 引導贊美。經(jīng)過剛才的一段交流,老師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用一句話來贊
美秋天。我們看了這么多美麗的秋天圖畫,說了那么多贊美秋天的話語,老師想問問大家現(xiàn)在你最想去做什么?引出“秋游”。
、 自己找伙伴交談,說說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為什么?
、 全班交流。
(二)激發(fā)興趣,分組設計秋游活動計劃
大家都想去秋游,為了讓同學們更真切地感受秋的氣息,我們二年級大隊部組準備組織大家出去秋游,可現(xiàn)在我們一時定不下來該去什么地方?怎么去?去時應該注意什么?等等問題沒有考慮成熟,現(xiàn)在我代表第二部向并全年級發(fā)出通知征集優(yōu)秀秋游活動計劃。首先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在組織秋游之前,我們需要對哪些問題進行周密的考慮?
2、師生自由討論交流,將師生意見加以概括:
⑴ 選好最佳秋游的時間。
、 確定秋游路線。
⑶ 秋游活動中的分工,秋游過程中開展哪些豐富的活動。
、 秋游時需準備哪些物品。
、 通過這次秋游活動,希望自己有什么收獲。
3、圍繞上述問題,全班將分組討論,分組依據(jù):鼓勵意見相同或相近的同學組成小組。討論本組秋游計劃。
要求:
⑴ 小組內充分討論,集中組內所有人的意見,選出最佳計劃。⑵ 各組設計的計劃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有自己的特色。
、 各組可將計劃列成簡單的提綱,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4、學生分組制定計劃,課件可以繼續(xù)播放一些景點或優(yōu)美的歌曲。(最好與秋天有關。)
。ㄈ┘性u比,確定最佳求有計劃
1、從每小組各選出一人和老師一起組成評審組。
2、各組推薦代表到講臺前陳述各自的計劃,組員也可自由作補充發(fā)言。3、評審組及其他組對每組的方案提出質疑,要求其答辯,雙方展開討論。4、評審組給各組的計劃打分,選出最佳計劃。
。ㄋ模┤嘟涣,統(tǒng)一計劃,全班進一步共同完善計劃
各組陳述本組的計劃和理由,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用商量的語氣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確定秋天計劃。
四、板書設計
美麗的秋天
田野
地方果園
公園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認識秋天的樂趣,感受和欣賞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2.體驗探索、創(chuàng)作的快樂和在大自然中游戲的樂趣。
3.美化自己的生活,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一)學情分析
學生的經(jīng)驗及活動經(jīng)歷:“美麗的秋天”這一單元活動是學生自入學以來第一次接觸關于自然的活動主題。城市的學生越來越遠離自然,對秋天的田野他們無從欣賞,對秋天的農田他們只能在電視中了解,對于秋收勞動他們更是從未接觸過。
(二)物質資料準備
1.場所:農村的菜地、果園、玉米地。
2.人員:校外輔導員。
3.材料:剪刀、膠棒、秋天的物品。
〖活動時間
4~6課時。
〖活動過程
(一)秋收(地點:學農基地)
1.場景一:蘿卜地。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指導學生拔蘿卜的活動。學生在蘿卜地里摸蘿卜、聞蘿卜、拔蘿卜,互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2.場景二:玉米地。
師:看,這是什么?
生1:玉米!還有這么多保護層……
生2:還有那么多絲絲呢!
師:聞聞,看看……
生:真好聞!
師:掰一個……
學生掰下一個玉米。
師:把外面的葉子和絲絲去掉,這樣能看得清楚些……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這些剛長出來的玉米粒用手一掐,就像有水一樣,老的玉米粒不是這樣的。
師:哦,這些玉米長得很飽滿,新鮮得很。
學生開始掰玉米。學生們興奮地圍在玉米旁邊,熱烈地討論著自己對玉米的發(fā)現(xiàn)和觀察結果。
3.場景三:蘋果園。
(1)欣賞果園美景:學生們第一次來到蘋果園,看到紅彤彤的大蘋果掛在枝頭,從山上(果園在山上)俯視整個農田豐收的美景十分興奮。
(2)學習摘蘋果:教師請果農教學生摘蘋果。果農邊演示邊講解:不能使勁兒拽,使勁兒拽明年就不結果了……
(3)教師和果農一起指導一個小組摘蘋果,其余學生觀察學習。
(4)全班學生一起摘蘋果。學生們認真地摘蘋果。
(5)教師組織學生將蘋果洗凈后吃蘋果,學生們吃得很香甜。
4.場景四:地瓜地。
師:去看看地瓜在地里什么樣兒?注意別踩了地瓜。
生1:我摸著地瓜了。
生2:地瓜皮是粉色的,這是能吃的東西。
一位農民指導學生挖地瓜。
5.場景五:柿子樹下。
生1:柿子長這么大了。
生2:看,這兩個大柿子,就像漢堡包似的。
6.場景六:道路邊。
師:這是什么花?
生1:這是野菊花?,還有蜜蜂呢!
生2:蜜蜂在采蜜。
生3:這花真香。
生4:這花真好看!
生5:瞧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個學生手中舉著一顆蒼耳的種子興奮地喊著。)
學生們立刻聚攏過去。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學生搶著回答。
師:你們知道蒼耳是怎么傳播的嗎?
生:它身上長著刺,可以掛在動物的皮毛上、人的衣服上傳播。
師:同學們細心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很多植物的種子,收集起來,再去了解它們的傳播方法,好嗎?
7.場景七:田埂上。
師:這是什么種子?
生1:這是稻米。
生2:這兒還有韭菜種子。
師:同學們在田野中找到了秋天,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處處有秋天,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尋找你身邊的秋天,下次活動我們一起來說說你找到的秋天。
(二)“我”找到的秋天(地點:教室)
1.師生游戲――猜一猜。
師:同學們,前幾天咱們一起去了菜園、果園、農田尋找秋天,而且同學們還在自己身邊尋找秋天。今天,老師看見大家都帶
來了袋子,這里邊裝著你們找到的秋天,是嗎?
師:你們看,老師這兒也有一個袋子,你們想不想知道我找到了什么?
師:誰來摸摸看?請你來!
生(摸了一會兒):是蘿卜。
師:拿出來看看。
學生拿出來一個蘿卜。
師:你猜對了,我看到大蘿卜豐收了,就知道秋天到了。下一個誰來摸?
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要求參加游戲。
生(摸了一會兒):是玉米!
師:你也猜對了,玉米豐收了,秋天就到了。
2.學生自由進行游戲。
師:請同學們也和你身邊的小伙伴互相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
學生之間互相摸對方袋子里的東西,并進行猜測,教師也來到學生當中參與他們的活動。
3.游戲后的反饋。
師:剛才看大家猜得真高興,現(xiàn)在把你袋子里的東西都拿出來吧!
學生們紛紛從袋子里往外取東西。
師:同學們找到的東西真不少哇!有沒有你找到的東西我們大家誰也沒猜著的?
生1:這是我家的花結的種子,同學們沒猜著。
師:哦,秋天到了,花也結種子了。
生2:這是葵花籽,他們也沒猜著。
生3:我?guī)淼氖,大家沒猜著。
師:好大的石榴呀!是呀,秋天到了,許多植物都結果了。
4.我的發(fā)現(xiàn)――說一說。
師:同學們說說看,你們從哪兒發(fā)現(xiàn)秋天了?
生1:我這幾天看到有霧了,我知道秋天到了。
生2:上學路上,我看到有的樹葉落了,知道秋天到了。
生3:我看不到小燕子了,我知道秋天到了。
師:那你知道小燕子去哪兒了嗎?
生3:它們去南方過冬去了。
生4:夏天同學們都穿短袖衣服、穿短褲,現(xiàn)在穿長袖衣褲,還穿毛衣了,從這方面我知道秋天到了。
師:你說得很完整,那你知道秋天為什么要穿厚衣服嗎?
生4:因為秋天比夏天涼。
師:是呀,秋天天氣涼了。
生5:晚上我和爸爸媽媽散步的時候,我看見爬山虎的葉子變紅了,我知道秋天來了。
師:你很善于觀察。
生6:我在市場里看到很多的蘋果、梨、葡萄,我知道秋天到了。
生7:出去玩的時候,我看到外邊的繩子上掛了許多白菜、咸魚、蘿卜條,我知道秋天到了。
師:啊,人們開始買白菜,蘿卜,開始曬咸魚了,你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生7:他們在準備過冬。
師:對,我們北方的冬天比較寒冷,新鮮的蔬菜比較少,所以我們北方人有在秋天儲存蔬菜的習慣。
生8:夏天的時候,我要吃海蠣子,媽媽不給我買,因為海蠣子太瘦了,F(xiàn)在媽媽給我買了,因為現(xiàn)在的海蠣子很肥。
師:秋天給我們了這么多的好吃的呀!
生9:前幾天,咱們到農村去,我看見大地瓜,它成熟了。
生10:我在農村看見了金黃色的大苞米成熟了。
生11:我看見菊花、雞冠花開了……
師:大家看了這么多,說了這么多,那你覺得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jié)?
生1: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生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
生3:秋天是個樹葉有的變紅、有的變黃的季節(jié)。
師:你們說得好極了。秋天不僅是個美麗的、豐收的季節(jié),而且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讓我們和秋天一起玩吧!
(三)和秋天一起玩
學生們用自己采集的秋天的果實、樹葉、種子等進行各種創(chuàng)作、游戲,舉辦作品展示交流會等。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2、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美麗的秋天
“美麗的秋天”小結前段時間我們班開展了主題活動:“美麗的秋天”, 為了豐富小朋友對秋天豐收的感受,我們圍繞著收集來的水果、植物等相互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認識了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樹葉會從樹上飄落,與小朋友一同探索、認識秋天可以吃到的水果,并認識秋天豐富的色彩。“秋天的樹葉”,我們帶孩子到戶外散步,孩子們都愛撿地上的落葉。“你看這片樹葉黃了”“我撿的樹葉是尖的”“我的樹葉上有一道一道的”。
孩子們把他們撿到的樹葉當成寶,有的小朋友還把它偷偷的裝在兜里,舍不得丟掉。
孩子對樹葉感興趣,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卻非常有限。于是我們從認識樹葉的形狀開始,并把這些樹葉編成散文“秋葉”,并請小朋友和家長進行了“秋葉”的創(chuàng)編。
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把秋葉比做“小船”、“被子”、“扇子”、“餅干”等等… “秋天的水果”,幼兒比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而且味道好,能品嘗,孩子非常感興趣。我們開展了“水果品嘗會”,小朋友先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形狀、顏色、味道等),總結出:水果里面有許多水分、有維生素,每組一起分享,我們還邀請了小班的小朋友共同分享。我們還利用這些水果進行數(shù)學活動,如點數(shù)、排序、分類,平時枯燥難懂的數(shù)學活動,有了這些水果的加入,變的生動有趣。蘋果與葡萄比大小,我?guī)退遗笥眩尥奕ヂ眯校⒆觽兒瓦@些水果做了朋友,并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水果種子的不同及不同切法水果的內部變化。
孩子們對水果的興趣,使他們樂于探索、樂于發(fā)現(xiàn)。我們給孩子提供各種活動機會,重視發(fā)展幼兒的社會認知和交往能力。能用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拼貼一幅完整的畫,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如:參觀菜地,我們拍攝了許多照片,張貼在櫥窗里;參觀柿子園,拍攝了孩子們在柿子園里摘柿子的錄象;參觀新建的小區(qū),通過這些活動既增長了孩子們的知識,又發(fā)展了他們的交往能力。我們的主題活動即將結束,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將會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讓他們在興趣中探索、前進,讓他們對自然科學有新的認識。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5
一、憶秋
1、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
2、誰能背背有關秋天的成語、兒歌或者課文嗎?交流
3、看來小朋友知識記得很牢,為了獎勵大家,王老師今天再教小朋友們一首關于秋天的古詩。出示《山行》,師領讀、齊讀。
二、賞秋
1、觀看視頻,感受秋天的美麗。
2、交流:你覺得秋天是個怎樣的季節(jié)?
過渡:是啊,我們的秋天這么美麗!可是秋天很快就要過去了,你們想留住秋姑娘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筆把美麗的秋天寫下來。
三、品秋
1、出示課文插圖,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從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到了?(按順序觀察)
、俅笱 南飛
②樹葉 變黃 飄落
③菊花 盛開
拓展: 你能想到哪些形容菊花美麗的詞語嗎?(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香氣撲鼻)
、苄〔 變黃
、菪∨笥 嬉戲 玩耍 誰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講小朋友游玩的情景說一說。
句式訓練:小朋友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大家玩得多開心哪!
2、除了書本上描繪的這些以外,還有哪些變化表明秋天來了?
①天空 一望無邊 白云 美
藍天是什么樣的?再發(fā)揮想象說一說白云像什么?
句式訓練:白云有時像______,有時像_______。
、谇f稼 成熟
秋天成熟的莊稼有哪些?出示稻子、高粱、棉花圖。
句式訓練:秋天到了,莊稼成熟了。稻子_____ ,高粱______,棉花_____。
、酃麑 成熟
秋天成熟的果實有哪些?出示蘋果、梨、葡萄、石榴圖。
句式訓練:秋天到了,果實成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示課文中的插圖,根據(jù)板書選2、3個詞語將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秋天到了……
四、寫秋
1、出示例文,講解要求。
2、以“秋天到了”或者“美麗的秋天”為題練習寫話,師來回巡視,相機指導。
3、投影學生寫的習作,師生共評。
五、拓展遷移
1、出示“秋天的校園”圖片,欣賞校園秋天的美景,告訴學生要學會觀察周圍事物,善于發(fā)現(xiàn)美麗,積累寫話的素材。
2、主旨:用心觀察,發(fā)現(xiàn)美麗
六、作業(yè)
以《秋天的校園》為題寫一段話。
板書:
秋
天空 一望無邊
白云 美
大雁 南飛
樹葉 變黃 飄落
菊花 盛開
小草 變黃
小朋友 嬉戲 玩耍
莊稼 成熟
果實 成熟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不同的繪畫材料帶來的樂趣。能注意畫面和衣服的整潔。
2、能充分發(fā)揮想象,用手印出各種形狀。
3、培養(yǎng)合作意識,共同完成任務。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五幅為完成的秋天景色(空花園、樹干、樹、小房子、草地)
蠟筆五盒、顏料(紅、黃、綠、藍、紫)、濕抹布每組五塊 、顏料盆15個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入教室,觀賞秋天的景色。
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到了美麗的森林里,這里可漂亮了。這里有花園,大樹。可是花園里怎么什么都沒有呢?
2、你還可以在什么畫什么呢?
3、把你想要畫的東西和你的好朋友說說吧!
4、逐一參觀畫面,請幼兒分別的說一說。
二、引發(fā)幼兒對于手印畫的興趣,想自己試一試的欲望。
1、“老師真想把秋天畫下來,可是用什么畫秋天呢?”
2、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做神秘狀。(舉起自己的手和出示顏料)。
“小朋友說的都不對,我們用自己的手和顏料!”
三、請幼兒自己示范 教師示范印蝴蝶和螃蟹。
1、 你想印別的什么東西嗎?
2、 你用自己的手的什么地方畫呢?
3、 請2---3位幼兒進行示范。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引導幼兒用蠟筆適當?shù)奶懋嫞⑶艺堄變鹤⒁庑l(wèi)生和整潔)
四、交代印畫要求。幼兒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1、要求:拉袖口,沾顏料后,滴干顏料再印,不要推擠。用好了一個顏色的顏料之后,要擦干凈,再換另一個顏色。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3、能用你手的……地方再試一試好嗎?”
4、你還能用……地方印出別的東西呢?”
五、幼兒作品展示,評講。
1、 “你在秋天的圖畫上印了什么呢?”
2、 “你用手的什么部分印的啊?”
3、 “和你的朋友說一說,你印了什么,用了手的哪里,好嗎?”
4、 “老師心里可真高興,你們幫老師把秋天印出來了。老師真喜歡你們。讓我一起跳一個快樂的舞蹈吧。”
5、 音樂律動,出教室。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7
又是給課文挑刺!“那你說說吧!” “我覺得‘有的像一塊塊金幣’這句話中的‘塊’字用得不好!薄 澳隳苷f一個更好的詞來替換‘塊’嗎?” “我覺得應該用‘枚’!焙伲谩懊丁弊郑娴牟诲e啊!我再問大家:“你們覺得呢?”有位小伙伴說:“我覺得可以,說磚頭的時候,可以說‘一塊塊磚頭’;說金幣的時候,應該說‘一枚枚金幣’。”嚯,還挺有見解的!澳峭鈱ⅰ畨K’改成‘枚’的,請舉手!边@時,學生的小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看來大家都在思考了。
此時,我示意學生放下手,可仍然有學生舉著自己的小手,或許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大陸”了吧?“王梓迪,你想說什么?” “王老師,我也給課文挑了個毛病,最后一個自然段:‘美麗的秋天,我愛你!,我覺得結尾要用感嘆號!薄 芭叮裉斓摹斆鞔笸酢不少呢,你同不同意,不必急于回答,你自己先來讀讀課文里的這句話,再將結尾的句號改成感嘆號,再來讀一讀!焙⒆觽兌荚谡J真地讀書,細心地體會著!澳阌X得用句號更好一些,還是用感嘆號更好一些呢?” “感嘆號。”此時,已有少數(shù)小伙伴拿起了手中的鉛筆,將課文結尾處的句號改成了感嘆號。
下課的鈴聲已經(jīng)響起,孩子們又提出了一個想法,就是將第四自然段中的“那鮮紅的山楂,就像一只只小燈籠掛在樹枝上,真是一片豐收的景象”中的“一只只”改成“一盞盞”。真是太精彩了,而且是別樣的精彩啊!
此時此刻,孩子們在開心地休息著。可我卻在深深地思考:如此別樣、精彩的課堂緣于什么呢?翻開《語文課程標準》,我從中找到了答案:精彩緣于生成。“生成”,相對“預設”而言。教師突破預設的教案,抓住課堂生成的教學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整體把握作者感情。
2、體會本詩優(yōu)美的意境,品位語言凝練、形象的特點。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養(yǎng)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體會本詩優(yōu)美的意境,品位語言凝練、形象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宋玉也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杜甫《登高》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牧《山行》中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因其成熟與收獲,因其蕭瑟與凄清,給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話題,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現(xiàn)代詩人何其芳以他敏銳的詩心捕捉,也繪寫出了秋天的風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他的詩作《秋天》,去傾聽秋的訴說,體味動人的秋魄。(板書文題、作者)
二、預習交流
1、交流字詞
2、交流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于1937年出版,并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詩歌是何其芳最先喜愛和運用的文學樣式。
3、檢查背誦。
三、精講點撥
。ㄒ唬├首x詩歌,感知情感美。
1、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xiāng)村秋景圖?
明確: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xiàn)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2、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明確:
。1)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2)由遠及近。
3、詩歌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朗讀之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對秋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教師小結:(朗讀提示:《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chuàng)造了一種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氛圍和神韻,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ǘ┱b讀詩歌,描繪意境美。
1、朗讀最喜歡的一節(jié)詩。說說為什么喜歡。
2、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季的特征,認識秋季的花草樹木、果實和種子。
2、學習用優(yōu)美的詞句描繪圖片內容、概括秋季特征。
3、在教師的幫助下創(chuàng)編散文,體驗創(chuàng)編活動的成就感。
4、使幼兒掌握一些秋季生活基本常識。
5、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秋季的來臨,掌握秋季的季節(jié)特征。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秋天的足跡。
2、秋天的花木果實的照片若干張。
3、西瓜、荷花、柳樹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看到周圍都有哪些變化呢?
2、尋找秋天的圖片,嘗試用一個優(yōu)美的詞語形容圖片的內容。
師:你找到的是什么?請你用一個好聽的詞形容圖片上的內容。
(請8-10名幼兒到前面說一說,然后將圖片貼到黑板上。)
3、圖片分類。
師:黑板上已經(jīng)有了這么多的圖片,他們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塊兒呢。
。ㄏ葘⒑诎迳系膱D片進行分類,然后請其余的幼兒按類別將自己的圖片送到相應的地方。)
4、根據(jù)圖片的類別,嘗試用一句好聽的話概括秋天的某個特征。
5、教師幫助幼兒將優(yōu)美的詞句編成散文。
師:如果把剛才小朋友說的話連在一起,就能變成一篇好聽的散文。
(1)教師朗誦散文。
。2)幼兒集體朗誦。
。3)為散文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6、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好長一段時間,我仍沉浸在那活躍的課堂氣氛之中。孩子們敏捷的思維、脫口而出的優(yōu)美詞語深深撞擊著我,孩子們第一次創(chuàng)編散文的那股高興勁兒深深感染著我。
在此以前,小朋友都在學書上的散文,那些優(yōu)美的散文通常與兒童的生活有一些距離,所以孩子們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簡單的畫面以及老師空洞的講解上,而不能深入理解散文所表達的含義,更不能領會散文所蘊涵的意境。如何突破這一界限呢?在備課組老師們的建議和支持下,我大膽地嘗試了讓幼兒學編散文這一新的活動形式。首先,讓幼兒談談看到的秋天的變化,然后找一找秋天的圖片,用一個好聽的詞來形容它,接著將圖片分類,用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jié)的句式分別進行概括,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將編出的詞句整理成散文。這種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方式,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創(chuàng)編散文的最簡單的過程,也體驗到了集體創(chuàng)作的快樂,更增強了幼兒的自信,為今后的創(chuàng)編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創(chuàng)編活動需要幼兒有豐富的經(jīng)驗儲備,為了讓孩子真正感覺到秋天的`變化,體會到秋天的美麗,我們提前請家長帶著孩子們到農村、到公園去尋找秋的足跡,并利用菊花和秋天的果實裝扮活動室。為了在課堂上真實地呈現(xiàn)秋天的特色,我們將秋天的花木果實拍成照片供幼兒欣賞、選擇、介紹、分類,這些精美的、寫實的而又簡單自然的教具也為活動增色不少。
當然,通過本活動的開展,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幼兒詞匯較貧乏、重疊詞出現(xiàn)過多,如:大大的、紅紅的、香香的,而金燦燦、圓溜溜、香噴噴等ABB形式的形容詞只有少數(shù)幾個幼兒掌握。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將結合講故事、欣賞詩歌等形式不斷豐富幼兒的詞匯量。
小百科:秋天,又稱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北半球為9至11月,南半球為3至5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秋天在幼兒的眼中是多彩的、生動的:藍藍的天空、蝴蝶般飛舞的樹葉、盛開的菊花、碩果累累的果園和豐收的田野。散文詩《美麗的秋天》意境優(yōu)美,從花園、果園、田野的角度,運用大量的色彩描寫、比喻和擬人等手法,展現(xiàn)了秋天獨有的美麗。散文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詞語,生動簡潔,朗朗上口,很適合幼兒朗誦。活動中,直觀地向幼兒展示秋季美景,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表現(xiàn),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欣賞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學習詞匯:格外、千姿百態(tài)、黃澄澄。
2.能根據(jù)詩歌內容自編動作;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進一步萌發(fā)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與詩歌內容相符的4幅圖片,紅色、黃色樹葉,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幼兒學習材料”
——《秋天多美好》,《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語言》CD。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討論對秋天的初印象和感受,對秋天天氣、樹木、典型花卉、豐收的作物等方面的變化和景象進行交流。
提問: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秋天到了?
2、請幼兒欣賞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
(1)引導幼兒分別觀察4幅圖片,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秋天的美景。
。2)教師配樂朗誦詩歌,使幼兒初步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提問:詩歌的名字是什么?詩歌里說了秋天的哪些美景?
3、結合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并學習朗誦詩歌。
。1)出示圖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利用圖片和實物樹葉學習詞語:格外、飄落。練習朗誦詩歌第1段。
提問:秋天的天是什么樣子的?樹葉有什么變化?
。2)出示圖2,引導幼兒觀察花園里菊花的各種形態(tài);學習詞語:千姿百態(tài)。練習朗誦詩歌第2段。
提問:秋天的花園里有什么樣的美景?有什么樣的菊花?
。3)出示圖3,弓丨導幼兒認識和了解擬人、比喻的手法;通過觀察圖片學習詞語:黃澄澄。練習朗誦詩歌第3段。
提問:秋天的果園是什么樣子?為什么說蘋果笑紅了臉?樹上的柿子像什么?
。4)出示圖4,弓丨導幼兒觀察田野豐收的景象,練習朗誦詩歌第4段。提問: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樣的景象?農民的心情是怎樣的?
4、請幼兒完整朗誦詩歌,自編動作大膽表現(xiàn)詩歌的優(yōu)美。
。1)幼兒看圖完整朗誦詩歌,重點掌握詩歌詞句的準確。
。2)為幼兒配上舒緩的音樂,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詩歌。
提問:詩歌里用了哪些優(yōu)美的詞句描述秋天的多彩景象?你喜歡詩歌的哪一句?你想怎樣表現(xiàn)詩歌里秋天的美景?
【活動延伸】
請幼兒自主閱讀《秋天多美好》第2—3頁。
美麗的秋天
秋天多么美麗!藍天格外高,白云格外白。樹上的葉子變紅了,變黃了,秋風吹過,葉子從枝頭上飄落下來,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飛舞。
秋天的花園分外好看:菊花向著太陽開放,金黃、艷紅、玉白、淡紫……千姿百態(tài),發(fā)出陣陣的清香。
秋天的果園分外好看:圓圓的蘋果笑紅了臉,黃澄澄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掛滿了枝頭。
秋天的田野分外好看:稻田一片金黃,棉田一片雪白,到處是豐收的景象。。∏锾於嗝疵利!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1
目標:
1、重點是讓幼兒理解秋天的美麗景色,而體會對勞動人民鍀贊揚。
2、通過對表示顏色的學習豐富幼兒的表現(xiàn)能力
準備: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教室組織幼兒根據(jù)各自的有關季節(jié)的認識,談談秋天的特征以及豐收的景象。并請幼兒用詞語形容秋天的美麗。
2、師范朗誦,幼兒欣賞。
師富有感情的地朗誦散文,幼兒一邊欣賞一邊看圖。之后,師向幼兒講解散文的內容,幫助幼兒熟悉作品,并對個別詞句加以解釋。
3、幼兒朗誦散文
師采用多種形式教幼兒朗誦作品。
中秋賞月
目標:1、讓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風屬喜歡,并了解中秋節(jié)的別名。知道中秋節(jié)晚上是月亮最圓的時候。
2、激發(fā)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
準備:1、月餅、各種水果。
2、有關月亮變化掛圖一張。
3、兒歌《天空真好玩》
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引出主題。
提問:這是什么?這是什么節(jié)日的特制食品,它的形狀像什么?中秋節(jié)是哪一天。
2、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
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三大節(jié)日之一。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農民為了慶祝豐收,于是在秋高氣爽的農歷八月,做了月餅互相贈送,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豐收節(jié)。八月十五這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圓月就會想到一家人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jié)叫團圓節(jié)。講述完讓幼兒說說中秋節(jié)有哪些別名。
3、師生團團圓圓過中秋節(jié)。
師生一道品嘗月餅與水果;學習兒歌《天空真好玩》并請幼兒表演。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2
師:板書:秋天 何其芳
生;齊讀課題,談談秋天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有目標就有方向”(請看大屏幕)
目標導航
1、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采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會詩歌的意象美和韻律美。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誦讀感受秋天的美。
學習方法:
以讀促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預習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一、前奏
同學們,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秋天,在我們的眼里,秋天是五彩斑斕的,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造句的游戲好嗎?用“秋天是……”的句式,比如秋天是一片隨風飄逝的葉子,秋天是一縷送來稻香的清風,秋天是一抹溫馨的金色陽光。造一個句子,看誰造的句子最有想像力、最生動具體。
1、走近作者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代表作有詩集《預言》、《夜歌》,散文集《畫夢錄》,文藝論文集《關于現(xiàn)實主義 》,小說戲劇集《刻意集》,著名詩作有《生活是多么廣闊》、《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等。
2、夯實基礎
。1)丁丁 鳊魚 烏桕葉歸泊肥碩( )棲( )息 寥闊枯涸夢寐 清冽( )
。2)注釋
肥碩:果實又大又飽滿 棲息:停留、休息 寥闊: 高遠空曠枯涸:干涸、沒有水了 夢寐: 睡夢 清冽:水清
溫馨提示:生字詞是語文這座堡壘的基石。注重基礎,齊讀兩遍,自我鞏固。
探究案(探索是一種思維的舞蹈,是智慧的碰撞與交融) 旋律一:讀秋篇
整體感知:
1、初讀這首詩,你看到了什么,談談你的感受?
2、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xiāng)村秋景圖 ?
發(fā)揮想象:
1、文章描繪了幾幅圖,請同學們?yōu)樗鼈兏鲾M一個小標題。
農家豐收圖、霜晨歸魚圖、少女思戀圖。(清靜、清遠、清甜、輕柔)
2、談談詩歌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
旋律二:品秋篇
找出詩中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溫馨提示:你可以從詞語的使用、寫作手法、修辭、情感等角度加以說明
旋律三:繪秋篇
想象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可以詩配畫。
旋律四:寫秋篇
大顯身手:
用心觀察生活,用情抒寫秋天。放飛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作《我心中的秋天》,體裁不限,鼓勵原創(chuàng)詩歌。
延伸案(豐厚文學底蘊,享受語文之美)
四、課后拓展——比較閱讀
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fā),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秋 景
[美國]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毛栗變得褐色可愛;
漿果的面頰多么豐滿,
玫瑰在郊外盛開。
楓樹扎著華麗的紅巾,
田野披上艷紅的輕紗。
我不愿顯得古板,
也佩戴一枚胸花。
將上面這首詩與課文比較,說說兩位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尾聲:
有一個季節(jié)叫豐收
有一種顏色叫金黃
有一份感覺叫成熟
……
用你的心靈去感受
這秋日的私語吧!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3
設計意圖
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想象,能夠畫出相應的畫面, 幫助學生建立語言與畫面的聯(lián)系。
活動目標
活動目便是一個活動的開始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向導的作用,活動圍繞目標展開。結合散文詩的內容及學生的年里特點,設定了一下目標。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2、愿意把觀察發(fā)現(xiàn)的事物與同伴交流分享,體會彼此分享的快樂。
3、傾聽朗讀詩歌,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
4、嘗試合作作畫,圍繞作品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重點
根據(jù)活動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我把"帶孩子快樂的去觀察秋天的美景和傾聽詩歌的語言美"作為活動的重點,把"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和用藝術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作為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為了讓學生親身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和秋天的美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我做了經(jīng)驗準備和物質準備。經(jīng)驗準備:課前讓家長帶學生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體會秋天的特征。
物質準備
多媒體課件秋天的菜園、果園、樹林、田野等圖片,歌曲《小樹葉》、散文《美麗的秋天》錄音帶,油畫棒等。
活動方法
為了完成活動目標,結合我班學生的特點,我采用了:
1、游戲法: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談話法: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理解散文的內容。
3、欣賞發(fā):通過傾聽、朗讀等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及秋景的美。
活動流程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為了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活動,我設計了一下環(huán)節(jié)。
一、主題導向
以歌曲《小樹葉》入場,導入秋天的話題,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征。
提問:剛才歌曲里說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樹葉?你知道秋天還有呢寫美麗的景象嗎?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美麗的秋天》圖片讓生欣賞,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
師:有位神奇的畫家,他用手中的筆畫筆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是"秋天的圖畫",你們想去看看嗎?讓我們一起乘坐"紅葉號"列車開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檢查一下該帶的幾樣寶(眼、耳、口、心)都帶齊了嗎? 會學習的會帶上自己的眼睛-仔細看;帶上自己的耳朵-認真聽;帶上自己的口-大聲說;更重要的是帶上自己的心去體會秋天的美麗,好了,老師帶你們出發(fā)了。
隨音樂《開火車》活動開始,音樂結束后學生問開哪里?
師:去野看看秋天的天空(隨機播放圖片),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樣的?(天空很藍很藍,白云那雪白雪白或天空格外高,白云格外白)
師:隨音樂去看看秋天的果園是什么樣的?(水果豐收了,圓圓的蘋果笑紅了眼,黃澄澄的柿子像金色的燈籠掛滿了樹枝)
師:看看秋天的花園是怎么樣的?(各種姿態(tài)的菊花開放了)
師:去看看秋天的菜園是什么樣的?(西紅柿紅紅的,辣椒彎彎的……)
師:哇!這是什么地方呀?(是金色的田野)秋天稻谷成熟了,稻田一片金黃,棉田一片雪白,秋天山野是五彩繽紛的,到處是豐收的景象。
三、交流分享
1、說說自己眼中的秋天。
2、秋天你最想干什么。
四、欣賞散文詩《美麗的秋天》,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通過觀察果園、菜園、棉田、花園等圖片,你覺得秋天美不美?這些美景都是秋姑娘送給大自然的禮物。今天秋姑娘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件禮物--散文詩《美麗的秋天》,讓我們聽聽散文詩里說了些什么?
1、放錄音《美麗的秋天》
師:你聽到了什么?(討論)
2、提出問題再次欣賞散文
師:秋風對著大樹輕輕一吹,書樹葉怎么樣了?(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飛舞……)
秋風對著果園輕輕一吹,果園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圓圓的蘋果香小朋友的笑臉;黃澄澄的柿子像金黃的燈籠掛滿了枝頭)
秋風對著田野輕輕一吹,田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稻田一片金黃……)
五、師生有感情的朗讀散文《美麗的秋天》,體會散文的語言美美沒在那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有特點的句式結構,如"秋天的……格外好看。"
提出問題
1、你最歡散文中的那句話,說說看。如:
我最喜歡秋風吹過,樹葉像一架架飛機在空中飛翔;像一把把小花傘在空中降落;像一只只風箏……等等。 誰還能用"……像……"說一句話呢?
2、學習用"……格外……"說話。
六、創(chuàng)作作品《美麗的秋天》
1、讓學生自由組合嘗試合作繪畫,用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美麗的秋天。
2、展示作品自述作品情景之美,并把自己喜歡的作品續(xù)編成散文詩。
3、教師點評總結。
你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把秋天打扮的五彩繽紛的,太美了,畫出了一幅豐收的、果實累累的、色彩斑斕的美景。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感受美麗的秋天。
秋天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它有著非常鮮明的季節(jié)特征和可供學生探索研究的資源。如那千姿百態(tài)的菊花,紅紅的蘋果,黃澄澄的柿子,金黃的稻田,雪白的棉田,五顏六色的山野等等都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秋天產生無限的興趣和愛。正是《綱要》中所要求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把握時機隨機引導方法,讓他們在游戲和觀察等活動中感受散文詩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各種途徑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散文詩《美麗的秋天》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比喻等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的豐收秋景畫。這幅畫契合幼兒的心理特征,不僅能結合孩子們的生活,也能引發(fā)他們展開聯(lián)想,同時可以陶冶性情,激發(fā)他們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我預設了本活動散文詩欣賞《美麗的秋天》。為了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和收獲,我用歌曲《小樹葉》導入主題,并通過游戲開火車乘坐"紅葉號"--說說我眼中的秋天,聽錄音《美麗的秋天》--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朗讀詩歌--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及意境美,創(chuàng)作《秋天》作品--圍繞作品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續(xù)編詩歌。讓學生進一步的感受作品的美,豐富對秋天的認識。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感受散文詩優(yōu)美意境。學習詞匯:飄落、千姿百態(tài)、黃澄澄等。(重)
2.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并能根據(jù)詩歌內容自編部分動作,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難)
3.感受秋天的美麗,進一步萌發(fā)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觀察、感受秋天到來給自己的生活、周圍環(huán)境帶來的變化等生活經(jīng)驗。
2.物質準備:PPT 課件、秋天風景的圖片、樹葉、優(yōu)美輕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引導幼兒討論對秋天的印象和感受,對秋天天氣、樹木、典型花卉、豐收的作物等方面的變化和景象進行交流。
2.出示不同的秋天美景圖,引導幼兒分別仔細觀察,鼓勵幼兒用自己
的語言描述秋天的美景;貞、豐富對秋天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
3.提問: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秋天到了?
二、欣賞詩歌,理解內容。
此環(huán)節(jié)解決活動重點目標。
1.教師結合詩歌 PPT 課件,完整朗誦詩歌,請幼兒欣賞,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
提問:詩歌里說了秋天的哪些美景?
2.分段欣賞詩歌,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學習重點詞匯:飄落、千姿百態(tài)、黃澄澄,感知重點語句“秋天多么美麗”、“秋天的 分外好看”。 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等,多感官參與,理解感知每一段詩歌的內容。
提問:秋天的樹葉有什么變化?花園里的菊花長什么樣?秋天的果園是都有什么?還有哪些水果也是黃澄澄的?
3.教師配樂,再次隨課件完整朗誦詩歌,幫助幼兒梳理分段學習時的零散經(jīng)驗,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和秋天美景。
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原文回答。三、創(chuàng)編動作,表達情感。
此環(huán)節(jié)解決活動難點目標。
1.請幼兒跟隨老師觀察圖片,嘗試完整朗誦詩歌。啟發(fā)幼兒抒發(fā)自己對秋天美景的喜歡之情,引導幼兒使用輕柔、優(yōu)美的語氣有感情的配樂朗誦詩歌,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提問:你們覺得秋天的景色怎么樣?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來朗誦、表達它的美呢?
2.在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意境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自
編動作,邊朗誦邊表現(xiàn)。大膽表現(xiàn)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四、分享交流,梳理小結。
教師梳理所學散文詩內容,啟發(fā)幼兒聯(lián)系生活,尋找生活中、大自然中秋天的美景,并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經(jīng)驗。鼓勵幼兒嘗試使用詩歌中的重點語句句型“秋天的分外好看”,表達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
活動延伸
請幼兒尋找幼兒園、小區(qū)、大自然等自己生活中秋天的變化及美景, 和老師、同伴及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
1 欣賞作品中豐富的色彩搭配,學習表現(xiàn)秋天的美。
2 通過觀察畫出印象中的秋天。
3 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欣賞兒童詩
秋風吹,引導幼兒回顧對秋天的印象。
2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表現(xiàn)秋天景色的繪畫作品。
(1)教師:請你們看看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地方?路邊有什么?
(2)小結:這是畫家畫的秋天的美麗圖畫,他畫出了秋天晴朗的天空,彩色的樹木,以及落滿樹葉的街道,看起來秋天很美麗。
(3)教師:假如你要畫美麗的秋天,你會畫些什么?
(4)引導幼兒欣賞掛圖中的其他兩幅作品。
3 幼兒自由繪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1)幼兒自由繪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2)評價,展示幼兒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目標的的完成情況來看,還是基本都完成了三條目標,但在前半部分幼兒欣賞秋天圖片時,我讓孩子表達的不夠多,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說的機會,讓他們多說說自己對秋天的理解以及他們眼中的秋天。在孩子作畫的過程中,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作畫的過程,而我過多的強調了作畫的過程和步驟,以至于最后的作品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美術活動中我會在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多下功夫。
《美麗的秋天》教學設計 篇16
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秋天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學習筆畫“橫勾”和偏旁“木、口、人”。(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難點)
3.通過朗讀課文,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指導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培養(yǎng)觀察大自然的興趣,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課前準備
1.制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教師)
2.秋天樹葉的實物。(教師)
3.大雁圖片。(教師)4.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實、植物等。(學生)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美,感受到了美,F(xiàn)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視頻,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才呈現(xiàn)的畫面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認識自然段。
導學: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片:三拼音節(jié),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人”為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為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qū)分開。
(3)指名讀第3自然段。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三、隨文識字,品讀課文(一)品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很多變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邊看課文的插圖,一邊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里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1)學習生字“氣”。
這里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生字(出示字卡“氣”),有一個和它讀音相同的字——汽,“氣”與氣體有關系,“汽”與水有關系。
(2)(課件演示)做辨別形近字游戲,把漢字送回家。氣
汽
天水空油(3)指導讀句子,“涼”字讀重音。
2.樹葉黃了。
(1)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出示多媒體課件)導學:這些小寶貝就是樹葉。看,它們的形狀各有不同。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
(2)學習生詞“樹葉”。認識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樹葉”?
加一加:“木”加“對”就是“樹”,“口”加“十”就是“葉”。實物出示:拿出樹葉標本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3)課件播放樹葉由綠到黃的變化過程。
導學: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也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磥,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這些奇妙的變化呀!
(4)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的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3.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1)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2)你能結合課文的插圖說說為什么作者要說“一片片”嗎?
(3)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真是個好方法。(4)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以后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的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義是平而薄的物體。我們還可以說“一片”什么?
課件出示:一片一片一片(6)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你能想象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的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的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4.齊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身邊的景物正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吧!(二)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在這么美的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讀這句話。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么關系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理解句子。
(5)導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雁飛行時的樣子吧!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的。
(6)誰愿意讀出大雁飛行時的畫面?指名讀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8)學習生字“大、飛、會、個”。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按蟆笔菨h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
飛:(課件出示鳥兒展翅飛翔的動作,出示“飛”字的古文字)“飛”就像鳥兒張開翅膀在空中飛翔的樣子。同學們模仿鳥兒做一做展翅飛翔的動作吧。組詞:飛機、飛鳥。
會:認識“人字頭”。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人+云=會。組詞:開會、學會。個:運用數(shù)筆畫或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個”!皞”一般用做量詞,引導學生試著說一說:一個。
3.初步感受“一”字的變調。
(1)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是“一”,為什么有時候讀yī,有時候讀yí,有時候讀yì呢?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一讀。
(2)課件出示詞語: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會兒“一(yī)”字指名讀,請小老師領大家讀,齊讀。
(3)小結:這是“一”字變調的不同讀法。漢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導學: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我們一邊欣賞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吧。(配樂朗讀課文)(三)品讀第3自然段。
過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1.指導讀好感嘆句。
這是兩個感嘆句,我們朗讀時語氣要強烈些,誰愿意來試一試?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朗讀興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畫面,教師渲染情境進行引讀:
秋天,天氣是那么涼爽,金黃的樹葉猶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從樹上翩翩落下,我們高興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
地說道——啊!秋天來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變換隊形飛向南方,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我們不禁感嘆道——!秋天來了!
(2)此時此刻,看到這樣的秋天,你是怎樣的心情?(3)帶著這樣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學習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古代莊稼收割后,人們往往在田間就地焚燒禾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燒殺害蟲。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組成的。組詞:秋天、秋季。
了:運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來識記“了”,也可和“子”對比來識記。強調“了”由兩筆組成,注意“了”的筆順。
4.齊讀第3自然段。
四、引導觀察,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jié)課要書寫的四個字“了、子、人、大”。
2.學習“了”字的書寫。
(1)出示課件,學生跟隨課件演示書空“了”的筆順。
(2)啟發(fā)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每一筆的位置。(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自己練習寫兩遍“了”字。
(5)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評議,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書寫情況相機指導。
3.運用遷移法學習“子”的書寫。
(1)教師先示范“子”的書寫,教師示范并口述橫的書寫要領: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再示范橫的寫法,強調最后一筆橫從橫中線寫起,略微向上傾斜。
(2)學生描紅,練習書寫。(3)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五、作業(yè)布置,拓展延伸1.熟讀課文。
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現(xiàn)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的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變化,尋找秋天的足跡。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開火車讀詞語卡片。
秋天天氣一片片樹葉葉子飛來一會兒一個
2.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爭取把課文背誦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指導書寫
1.學習撇、捺的寫法。
我們首先來練習兩個筆畫的書寫,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
2.指導書寫“人”。
(1)教師示范,講解要領。強調書寫規(guī)則: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從豎中線上起筆,兩個筆畫收筆處在一條直線上。
(2)學生練習。
3.運用遷移法學習書寫“大”。
(1)觀察比較“人”與“大”中“人”的區(qū)別,引導學生注意這兩個字在書寫時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導學生明確“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腳。要先寫長橫,再寫“人”。長橫在橫中線偏上位置,“人”從上半格的中間處起筆,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從豎中線上起筆。
(2)教師一筆一筆做示范,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教師強調書寫姿勢。(4)師生評議,培養(yǎng)學生寫字興趣。
4.小結:我們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觀察筆畫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姿勢,通過不斷練習來寫好漢字。
三、詞語游戲1.摘果實游戲。
課件出示蘋果樹豐收的圖片。
師:同學們,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還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讓我們到豐收的蘋果園里看一看吧!
引導學生做摘蘋果生字卡片的游戲。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
2.找部首游戲。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新的部首朋友,它們就藏在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到它們嗎?
(課件出示:秋樹葉會)學生找到新學的部首后,部首相應地變紅。
四、指導背誦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2.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過渡:這篇課文把秋天描寫得非常美,對于這樣優(yōu)美的語言我們要想辦法背誦下來。背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這樣才會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變化,提煉出關鍵詞語:天氣涼,樹葉黃。(2)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3)小結:我們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美麗的畫面就會很快把課文背誦下來了。3.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1)抓住關鍵詞語說一說:第2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飛)(2)課件出示句式:一會兒一會兒。
有時,我們還要記住特殊的句式,它會幫助我們更快地積累好詞佳句。同學們將關鍵詞語加入到這樣的句子中,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很快背誦下來的。(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男生女生競賽背誦。4.齊聲背誦第3自然段。
5.小結方法:背誦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畫面,都是不錯的背誦方法。6.出示課文畫面,齊聲背誦課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
想一想你見過的秋天景色,用幾句話描繪出來,也可以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
2.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寫上一句話。3.小組內交流。4.全班內展示。5.說話練習。備課時間:第周星期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授時間:第周星期
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春天風兒輕,夏天百花開,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讓我們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好嗎?
板書設計
秋天
天氣涼樹葉黃天空藍、高大雁
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