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爸爸媽媽的心(精選3篇)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篇1
(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 在愛的陽光下
第二課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整個單元以愛作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一些具體的生活情景,去感受、體驗、從多角度理解家人對自己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愛。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懂得父母為培育自己付出了許多的辛勞,能從多角度理解父母,嘗試并愿意與父母溝通,學會怎樣與父母交流,在生活中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二、學情分析:
由于現(xiàn)階段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只知道受人愛,不知道去愛別人,他們習慣于接受父母付出的愛,從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報父母的情。因此,教學中教師要以自己的真情實感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通過有效的活動挖掘兒童對情感的體驗,獲得對父母內(nèi)心世界的理解,讓他們從小懂得自己不應當只會接受父母的愛,還應當學會愛父母,體諒父母。
三、教學目標:
1、學習從多角度理解和體諒父母,懂得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
解父母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2、了解父母的望子成龍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與父母交談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能夠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3、能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爸爸媽媽分憂,學會體諒父母,盡量少給父母填麻
煩。
四、教學重點:
學習從多角度理解和體諒父母,懂得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教學難點:
了解父母的望子成龍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與父母交談自 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夠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五、活動準備:
課件、歌曲《感恩的心》《我愛我家》、《我愛我的家》、《世上只有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看到你們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培養(yǎng)和教育下,健康快樂地生活著,真替你們高興!你們長大了、上學了、長知識了,對許多事情更是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在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時候,就難免會出現(xiàn)意見分歧,甚至還會產(chǎn)生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是這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試著讀一讀爸爸媽媽的心。(出示板書)
(二)活動:
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苦惱和困惑啊?(學生說一說)
在課前老師通過心語信箱聽到同學們的心聲,知道你們在生活中和學習上存在著許多的苦惱和困惑:出示課件(學生的煩惱)
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讀一讀?(學生讀)
學生讀完“看來這些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我們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研討。”
“下面就請組長和小組同學一起選擇你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并以你們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現(xiàn)在就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快和你們的小伙伴準備吧!”學生準備活動。
“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一下啊?”
第一組:學生演一演(課外班)
第二組:學生通過繪畫展示問題(課件:課外作業(yè))
“針對以上兩個小組提出的問題,你們想知道爸爸媽媽是怎樣想的嗎?”(出示兩個錄像)
“聽到了爸爸媽媽的心聲,你們想說點什么嗎?”
請學生來談一談感受,讓學生可以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更加理解父母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情,同時也讓家長從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愿望。
“剛才大家說的都很精彩,聰明的孩子們,今后的生活中我們再面對那些不和諧音符的時候,你們又會怎么做呢?”
讓孩子說一說如何解決生活中的意見分歧,教師注意從“理解、尊重、溝通”這三方面進行正確引導。
教師小結:
“其實只要我們互相尊重,爸爸媽媽尊重我們的選擇,我們尊重他們的意見,我相信一定會取得成效。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溝通,多一些理解,又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呢?是這樣的嗎孩子們?”
“請下一小組來匯報一下好嗎?”
學生活動:以辯論的形式解決問題。
“剛才的辯論真是精彩紛呈,不分伯仲!孩子們,你知道嗎?人不可能一步走想成功,樹立一個切合自己的小目標,每天堅持下去,不知不覺中你就會邁向成功。”
“每個人都有美好、難忘的童年,老師也不例外,孩子們,你們想聽聽老師的成長故事嗎?”(播放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
“同學們聽了老師的成長故事,你想說點什么嗎?”
學生談。
六、教師總結:
父母的愛,可能是嚴厲的批評,可能是真誠的鼓舞,可能是細致的關懷,不管什么時候,父母的疼愛永遠都將陪伴在我們的左右,希望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家人,面對生活,做一個健康快樂的陽光少年,愿我們的家庭永遠和諧快樂!
七、板書: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溝通 理解 尊重
和諧快樂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篇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父母辛勞,懂得做子女的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在家做個好孩子。 2、行為目標:做到自己會做的事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并能幫父母干家務活,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實際行動給父母帶來快樂。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熱愛之情。
4、教學重難點:落實行為目標,激發(fā)愛父母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進行討論
1、介紹問題背景:今天老師想和大家探討一件事,這件事想必曾經(jīng)遇見過,這件事是這樣的:一個四年級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飯后,爸爸媽媽因為還要到店里去干活,讓他洗一下碗,他說:沒空,我還要做家庭作業(yè)。要么給二元錢。
2、討論:
3、你覺得這位大哥哥該不該討這兩元錢?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師小結:家里的事,僅僅是爸爸媽媽的嗎?確實,爸爸媽媽賺錢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勞
(一)父母賺錢不容易
1、為了家庭,為了我們有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媽媽是干什么的嗎?他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回家?回家后還要干什么嗎?
(1)指名回答,同桌互說。
(2)他們這樣辛勞又為的誰?
2、小結: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呀,一元一角都來得不容易呀。
(課件出示圖片:錢是這樣賺來得)
(二)父母養(yǎng)育我們不容易父母親為了我們,他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對我們的成長無時不刻傾注著他們的愛。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她媽媽對自己的愛。
1、(課件出示)配樂詩朗誦:媽媽的愛
2、爸爸媽媽的點點滴滴都傾注著對兒女的愛。你能說說爸爸媽媽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
3、同桌互說,指名說。(生病時,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從身邊小事引導父母親對孩子的愛。)
4、教師隨機評價
5、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三、分擔父母辛勞,關心父母
(一)我們可以怎樣做
1、爸爸媽媽為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成為了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了,那么我們該怎樣報答爸爸媽媽呢?揭題關心父母
2、關心父母,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們高興?小組討論。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歸納并板書:
(1)不讓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讓父母勞累,主動做父母的小幫手
(3)不讓父母生氣,聽從父母的教導
這就是我們送給爸爸媽媽的愛心,畫愛心(半個,會說并不表示會做)。
(二)我們是怎樣做的
1、母親節(jié),你為媽媽做了什么事
2、學生回答,隨機補畫愛心。
3、節(jié)假日我們應該想到爸爸媽媽,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時你又曾經(jīng)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媽媽很開心。回答一個補畫一段,直到愛心畫完。
4、因為我們的年幼無知,因為我們的淘氣不懂事,我們曾經(jīng)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媽媽很傷心呢?你曾經(jīng)做了什么?
5、教師評價:你很有誠意,老師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會再讓爸爸媽媽傷心了。
(三)我們又可以怎樣做的更好
1、為了爸爸媽媽的微笑,為了我們的長大,我們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為現(xiàn)在你做的怎么
樣?請同學如實對下列行為進行自我評價。
2、反饋學生自我評價
3、表彰激勵
夸夸我們班孝敬父母的好隊員。
1)講述孝敬父母的事跡。
2)發(fā)“孝敬”章。
四、總結談話,課后延伸
同學們,關心父母,就要時時處處體諒,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氣,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盡量分擔父母的辛勞,給父母帶來快樂。老師愿每一個同學都能為父母獻上一份真摯的愛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篇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父母辛勞,懂得做子女的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在家做個好孩子。
2、行為目標:做到自己會做的事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并能幫父母干家務活,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實際行動給父母帶來快樂。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熱愛之情。
4、教學重難點:落實行為目標,激發(fā)愛父母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進行討論
1、介紹問題背景:今天老師想和大家探討一件事,這件事想必曾經(jīng)遇見過,這件事是這樣的:一個四年級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飯后,爸爸媽媽因為還要到店里去干活,讓他洗一下碗,他說:沒空,我還要做家庭作業(yè)。要么給二元錢。
2、討論:
3、你覺得這位大哥哥該不該討這兩元錢?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師小結:家里的事,僅僅是爸爸媽媽的嗎?確實,爸爸媽媽賺錢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勞
(一)父母賺錢不容易
1、為了家庭,為了我們有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媽媽是干什么的嗎?他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回家?回家后還要干什么嗎?
(1)指名回答,同桌互說。
(2)他們這樣辛勞又為的誰?
2、小結: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呀,一元一角都來得不容易呀。
(課件出示圖片:錢是這樣賺來得)
(二)父母養(yǎng)育我們不容易父母親為了我們,他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對我們的成長無時不刻傾注著他們的愛。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她媽媽對自己的愛。
1、(課件出示)配樂詩朗誦:媽媽的愛
2、爸爸媽媽的點點滴滴都傾注著對兒女的愛。你能說說爸爸媽媽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
3、同桌互說,指名說。(生病時,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從身邊小事引導父母親對孩子的愛。)
4、教師隨機評價
5、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三、分擔父母辛勞,關心父母
(一)我們可以怎樣做
1、爸爸媽媽為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成為了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了,那么我們該怎樣報答爸爸媽媽呢?揭題關心父母
2、關心父母,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們高興?小組討論。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歸納并板書:
(1)不讓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讓父母勞累,主動做父母的小幫手
(3)不讓父母生氣,聽從父母的教導
這就是我們送給爸爸媽媽的愛心,畫愛心(半個,會說并不表示會做)。
(二)我們是怎樣做的
1、母親節(jié),你為媽媽做了什么事
2、學生回答,隨機補畫愛心。
3、節(jié)假日我們應該想到爸爸媽媽,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時你又曾經(jīng)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媽媽很開心。回答一個補畫一段,直到愛心畫完。
4、因為我們的年幼無知,因為我們的淘氣不懂事,我們曾經(jīng)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媽媽很傷心呢?你曾經(jīng)做了什么?
5、教師評價:你很有誠意,老師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會再讓爸爸媽媽傷心了。
(三)我們又可以怎樣做的更好
1、為了爸爸媽媽的微笑,為了我們的長大,我們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為現(xiàn)在你做的怎么樣?請同學如實對下列行為進行自我評價。
2、反饋學生自我評價
3、表彰激勵
夸夸我們班孝敬父母的好隊員。
1)講述孝敬父母的事跡。
2)發(fā)“孝敬”章。
四、總結談話,課后延伸
同學們,關心父母,就要時時處處體諒,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氣,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盡量分擔父母的辛勞,給父母帶來快樂。老師愿每一個同學都能為父母獻上一份真摯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