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第二單元《溶解》復習提綱
1.水能溶解很多物質。食鹽、高錳酸鉀、白糖、膠水、洗發液、洗潔精、奶粉、肥皂、醋、酒精、醬油、味精、小蘇打、洗手液、空氣、墨水、蜂蜜等都能在水中溶解。沙、面粉、食用油、水銀、橡皮泥、塑料、石頭、頭發、木塊等不能溶解在水中。
2.過濾的方法適合分離不溶解的物質:過濾時要注意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將濾紙對折兩次后,沿著一條邊打開,把濾紙弄濕,緊貼著放入漏斗中。
二低:漏斗里的液體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濾紙低于漏斗口。
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長)靠緊燒杯的內壁;。玻璃棒要緊靠在有三邊的濾紙上;過濾時要使液體沿著玻璃棒流入漏斗。
攪拌要求:順時針,不碰杯壁和杯底,不發出聲音。
3.高錳酸鉀常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是紫黑色的固體小顆粒。投入水中時:會像小蝌蚪
一樣出現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點點的向水中擴散。攪拌后:高錳酸鉀
均勻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顆粒,形成穩定的紫色透明的(高錳酸鉀溶液)。
4. 膠水或洗發液進入水中的狀態:先浮在水面,再一絲絲的下沉,然后一縷縷的擴散,輕輕攪拌部分溶解,充分攪拌全部溶解,變成無色透明的(膠水溶液)。
5. 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會(浮在水面上),說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潔精,振蕩后,食用油(會變成乳狀的液體),這說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潔精后可以溶解)。
6. 輕輕開啟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約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
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大,變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小,變少了),這種現象說明:(通過加壓的方法可以使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7.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并且可溶解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一杯水(100毫升)大約能溶解(36克)食鹽、(約10克)的小蘇打。可見(食鹽的溶解能力比小蘇打強)。
8.水除了能溶解(固體)和(液體)之外,還能少量的溶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
體。水中的動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
9.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體顆粒大小、水的溫度、是否被攪動有關。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攪拌、②加熱或者用熱水、③碾碎)。
10.汽水中的氣體是通過(加壓)或(化學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開,氣體就冒出來了。
11.溶解在水里的食鹽可以用(蒸發或加熱)的方法進行分離。用蒸發法(加熱法)時,食鹽不
會隨著水一起蒸發。水蒸發時,食鹽會析出。
★ 實驗所需設備:蒸發皿,石棉網,三角架,酒精燈。
l 石棉網的主要作用是(讓蒸發皿均勻受熱)。在鹽水還未完全蒸發之前熄滅酒精燈;加熱后的蒸發皿,石棉網,三角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很燙的,注意安全。
12. 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芯)三個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焰心)的溫度最低,我們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
13.酒精燈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項:(1)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酒精燈。(2)
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