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拋物體的運動〉教學后的幾點反思
學生議論后回答:抬高地面(或降低平拋豎落儀的高度),驗證都能同時落地,即可證實二球在豎直方向的運動相同——分組實驗驗證。
( 由于平拋豎落儀實驗,二球落地經歷的時間短。學生不便觀察二球的運動情況,心存疑惑。讓學生進一步研究頻閃照片,使學生的疑惑消除,同時又能準確得到水平方向小球的運動規律。)
為了更精密地研究上述實驗結果,將頻閃照片(1/30秒)投影到銀幕上,讓同學們研究豎直方向二球的位置,每隔1/30秒二球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移相同,得出結論:平拋的小球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為了讓學生能仔細分析、對比并觀察小球的運動軌跡及規律,突破難點,利用電腦課件“平拋運動”進行演示。使學生更形象地了解平拋小球的運動規律。)
讓同學們進一步研究平拋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運動情況,進行仔佃測量得出結論:平拋的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4>具體 一般規律 具體。
(由學生根據給出的部分條件設計題目,讓思維充分發散,有利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例題㈠、學生的設計可能出現求①位置;②速度;③位移等。若只求位移,學生也會求水平方向的位移s1,豎直方向的位移s2.再求小球的位移 S = (s1+s2)1/2,讓學生完成后,可引導采用直角坐標系,橫坐標x代替s1樅坐標y代替s2,從而導出: X=Vot Y= gt2這樣通過解例題㈠的具體問題得出平拋運動的一般規律。例題㈡讓學生用一般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
例題㈠、一小球做平拋運動,如圖一所示,初速度Vo=40m/s運動時間經三秒后,……(由學生根據已知條件設計題目)
(學生議論后,將題目設計完整)。
設計:求:① 3秒末球的位置,② 3秒末球的速度。
x
y
V
Vx
Vy
Y
X
V0
同學們解答所設計的題目。
解:① X = Vot = 120 m
Y = gt = 45 m
③ Vx = Vo = 40 m/s
④ Vy = gt = 30 m/s
圖一
V= = 50 m/s,
sin = = 0.6 = 37°
對該例題進行小結,得出平拋運動的一般規律:
{
{
X = Vot
Y = gt2
Vx = VO
Vy = gt
圖二
VO
X
H
例題㈡ 將一小球沿講臺平拋出去,如圖二所示,測小球的初速度Vo 。該題由同學們考慮要測那些量才可求出Vo,并實際測量解題。(培養學生應用一般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小結:
分解
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
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
復雜的平拋運動
并可根據水平、豎直兩方向的運動規律研究、合成平拋運動。(這是一種重要的物理方法)。
二、 對上述教學過程的幾點思考::
1、先復習曲線運動的條件及研究曲線運動的方法,從演示實驗入手,使學生認識平拋運動是一種曲線運動,并清楚平拋運動的條件。后讓學生提出設想如何研究平拋運動。這樣的引入是比較合理,教學后從學生的反饋結果了解到效果不錯,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充分發揮人自身的想象力、思維能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2、在學生提出設想如何研究平拋運動的方案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以驗證假設的正確性,學生分組用平拋豎落儀進行實驗,證實了設想的正確。從課后的效果獲知,學生不僅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到了科學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