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捉迷藏》教案(通用2篇)
《小兔子捉迷藏》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快樂、有趣的水上游戲活動中進一步熟悉水性,練習水中憋氣以及感受水的阻力與浮力。
2、通過在水上進行隊行變形及動作的展示,能大膽表現自己水上活動的能力,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毛巾、拖鞋
2、錄音機、音樂磁帶《拉個圓圈走走》
3、水槍、水球、空瓶子、小水桶、浮板等玩水玩具
活動過程:
1、進行換衣、鞋,上洗手間,做岸上的準備運動。
2、(入水)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隨著音樂沿著池邊進行踏步走變成四路縱隊并進行隊行地變化。
要求:鼓勵幼兒大膽地踩水,讓濺起的水花打到幼兒的臉上,感受水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初步嘗試閉氣地感覺。
3、隨著音樂幼兒走成一個大圓圈,(幼兒人數多的情況下可圍成兩個圓圈),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沿著圓圈走。唱到"看誰先蹲下",幼兒立刻蹲下來。唱到"看誰先站好",幼兒立刻站好。
要求:在蹲下來的時候,要求幼兒吸氣屏氣后整個人沉到水中去,練習水中憋氣的技能。(游戲3~4遍)
4、幼兒自由選擇玩水玩具進行嬉水活動。
活動結束:
1、幼兒上水后,要求沖洗干凈身體并把大毛巾披上。
2、回班上后,進行常規地保育工作:擦干身體穿好衣服,吹頭發、滴眼藥水等。
3、把泳衣進行消毒清洗。
活動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適合合作玩的玩具,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小兔子捉迷藏》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aba結構,學習跟隨樂曲的a段較合拍地做蹦步跳。
2、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花的大小、高矮以及其他不同姿態。
3、體驗遵守規則,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飛飛曲》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動作創編花的姿態,進行創造性的表達。
1、出示課件中花園的花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花園里有很多的花,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花開的怎么樣?”“誰來用動作做做看”
2、幼兒嘗試創編花的姿態。
二、教師以捉迷藏的游戲情境,引出樂曲b段捉迷藏的游戲情境。
1、教師:“花園里的花真好看,我們來看看誰也來公園里呢?”
2、教師:“小兔子在和媽 媽玩捉迷藏,聽,音樂里什么地方時小兔跳,什么地方是她們在玩游戲?
3、幼兒欣賞音樂ad.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跟隨音樂蹦步跳。
1、教師:“那小兔子是怎么跳的?”
2、請個別幼兒嘗試隨音樂示范兔跳動作。
3、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不微調,聲音比較輕。
4、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四、師幼討論“小兔子捉迷藏”的游戲規則。
1、教師:“兔媽 媽來找小兔,小兔怎么做才能不被媽 媽發現?”
2、幼兒玩游戲,教師及時反饋幼兒創編的花的造型,以及游戲規則的遵守情況。
3、教師扮演兔媽 媽,幼兒扮演兔寶寶,跟隨完整的音樂游戲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