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角(新課標版)
【這里充分利用媒體優勢,由實物直觀過渡到抽象直觀,突破重點;巧用媒體的動畫特點,從實物過渡到圖形,為后面的畫角打下基礎。】②你想知道這個小圓點叫什么,這兩條直直的線又叫什么嗎?快把書翻到39頁,在這頁中找答案。(學生自學。)③請看這個角,這個點叫什么?(頂點)這兩條線叫什么?(邊)(課件依次出示。)⑵師:角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呢?(課件出示此句話。)【這個環節用設疑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課本,進行自學,避免了教師的滿堂灌,體現了我們河南省靈寶市數學實驗課題“引導──自學”中的“我能讀”。】3.用彩紙折角。⑴折角師:現在請趕快拿出彩紙,用這張紙折出可愛的角。⑵感知角請小朋友們用自己折出來的角,像這樣(示范:用角的“頂點”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覺一下,然后說說自己的感覺。⑶展示角師選擇生折好的各種角分別貼在黑板上。師:仔細觀察這些角,你們發現了什么?(或者問學生:你能說出這幾個角中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嗎?)師:對!角是有大有小的。⑷認識角師:剛才小朋友們折出的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在哪兒?請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學生互相指)【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讓學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感受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同時初步感知了“實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點,從而知道了“數學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稱!4.做活動角。⑴師:小朋友們,我們都會用一張紙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了,那如果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能不能做一個活動角呢?好,請大家拿出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試做一下。⑵學生做角。(小組合作完成)⑶課件演示:做活動角的過程。⑷介紹活動角:我們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成的角,它可和一般的角不一樣,你們看,它能動嗎?我們把這個能動的角叫活動角。⑸玩角(課件演示)游戲:聽口令,變大小。生玩后,問:小朋友們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小組交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在此環節給學生自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嘗試,使學生在操作、討論中學會新知!5.畫一畫。⑴生畫角師:我們認識了角,那你能畫出一個漂亮的角嗎?(學生試畫)⑵閱讀課本師:你們畫對了嗎?請打開數學課本到39頁,仔細看下面的例2,看一看書中是怎樣畫角的?和你畫的方法一樣嗎?(學生看書)師問:你是怎樣畫的?能大膽地告訴給其他的小朋友嗎?三、課間小憩師:現在我們來輕松一下,學唱一首有關角的歌──《可愛的角》:(課件演示)我的名字叫做角我有邊兒是兩條一個頂點兩條邊所以我叫角角角【課中安排學唱《可愛的角》這首歌曲,旋律是學生熟悉并喜愛的,加上簡明扼要的歌詞和動作,提高了孩子們的興趣。】四、課堂活動(課件出示)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練習八的第1題)【在學生對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讓學生做該練習,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角的認識,增強分析、判斷能力。這個練習可以叫它“跟隨”練習,即剛學會一個新的概念,認識一個新的內容之后,緊跟著的一個比較容易的以選擇和判斷為主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