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期數學教案《運動會》
〖教學目標〗
1.在“運動會”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進一步體會乘、除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能夠熟練運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根據情境圖發現有用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應用意識和實際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探索的學習活動,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不斷體會學習的樂趣,品嘗成功的快樂,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材分析〗
“運動會”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利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并且已經初步具備在具體情境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屬于數與代數的內容,因此教學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了“設計小小運動會”這一校園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通過設計比賽、說一說、寫一寫等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到生活與知識的聯系,明白知識來源于生活,體驗到乘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博興縣興福鎮中心小學屬于鎮級小學,與本鎮其他小學相比較,教學設施較先進,做到了微機終端進教室。一年級開設微機課,二年級部分學生能夠上網查閱資料。學校閱覽室全天開放,學生可隨時借閱、查詢資料。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還有一部分是來我鎮打工農民的孩子,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多數為初中水平,家庭教育狀況不是很理想。學生知識獲取的主要渠道是學校(包括課堂教學和學生自己查詢等)。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并且已經初步具備在具體情境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課堂實錄〗
課前交流:
在校園里,你們最喜歡參加什么體育活動?(引導學生說一說。)
活動一:小小運動會。
師:今天,我們班舉行“小小運動會”,設有賽跑、跳遠、拔河三個項目,你喜歡哪個項目就坐到相應的位置。(喜歡賽跑的在左邊、跳遠的在中間、拔河的在右邊。)
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坐到相應的位置。(全班44人,賽跑的16人、跳遠的8人、拔河的20人。)
師:現在同學們都坐到了相應的位置,請同學們四個人自由結合成一個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
師:我們的小組組建成功。現在以小組為單位來設計一下,我們喜歡的比賽使用什么樣的比賽器械、怎么開展。我們將評選出最佳設計小組。
小組開始設計,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活動二:匯報交流。
師:我們的設計已經完成。先請賽跑小組來匯報,其他小組作為裁判組來評價他們的設計。
賽跑組1:喜歡賽跑的共16人,我們設計的跑道有4條,每組4人,可以跑4組。列算式為16÷4=4(組)。
賽跑組2:我們和1組設計的一樣。
賽跑組3:我們是每組2人,分8組。列算式為16÷2=8(組)。
賽跑組4:我們從電視中看過,跑道有8條,也就是說每組8人,可分為2組。算式為16÷8=2(組)。
師:各小組匯報完成,請裁判組來評價一下。
裁判人員交流了一下。
裁判代表:我們認為4組設計得最好,因為適合我們學校操場的條件。從電視上我也見過每組8人,如果比賽場地大是可行的,也是最省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