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硬幣》教學案例、反思與的點評
師:除了不可能摸到黑球,還有什么顏色的球不可能摸到?
(板書:不可能。)
師:老師有一種魔法,無論誰從這個袋子里摸出球,我都能猜到摸的球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相信嗎?
生:不信。
師:誰來摸摸看,注意觀察,看誰最先發現老師的秘密。
(學生摸,老師猜。)
師:老師怎么猜得這么準?誰發現老師的秘密了?
生:老師袋子里全是藍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藍球。
(出示袋子里的球,板書:一定。)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生:想。
師:請這三組的同學分別在袋子里裝10個球,讓老師不可能摸到紅球;這三組的同學請你們也分別裝10個球,但是要讓老師一摸就摸到紅球;這兩組的同學請你們也裝10個球讓老師有可能摸到紅球。裝之前先商量一下,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先裝好。
( 評析 讓學生在活動中反饋什么現象是“不可能”“可能”“一定”,有助于學生加強對“確定”“不確定”現象的理解。)
(三)實踐應用
1活動一:結合生活經驗,分析生活中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師:同學們通過拋硬幣、摸球游戲發現,生活中有的事是可能發生的,有的事是不可能發生的,還有的事是一定會發生的,現在請同學們幫老師判斷一下這幾件事是可能、不可能、還是一定會發生的。
(1)西瓜變桃子。
(2)我們會長大。
(3)明天會下雨。
(4)人要喝水。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事,你能舉出事例嗎?
(學生舉例)
2活動二:足球比賽。
(課件播放:紅隊和藍隊舉行了一場足球比賽,比賽中,紅隊和藍隊各踢進一個球,比分是1比1,整場比賽馬上就要結束時,紅隊得到一個罰點球的機會,準備射門。射門后比賽就結束。)
師:同學們,比賽馬上就結束了,紅隊能踢進去嗎?
生:可能踢進去,也可能踢不進去,我希望他們能踢進去。
師:如果紅隊踢進去了,比賽結果會怎樣?
生:紅隊一定取勝。
師:如果紅隊踢不進去,比賽結果又會怎樣?
生:紅隊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四)課后小調查
師:請同學們課后調查一下,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是一定發生的,什么事情是可能發生的,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把調查的結果記錄在你們的數學日記中。
四、教學反思
1把問題情境生活化。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置身于生活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拋硬幣”作為幫助人們作出兩難選擇時常用的方法在生活中運用很廣,因此,從“拋硬幣”這一生活現象引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和興趣,使學生產生想弄清“拋硬幣”背后存在的數學事實,從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拋硬幣”的探索中。
2以“猜想—實踐—驗證”為活動主線,讓學生從親身實踐中體驗事件的可能性。
對數學的認識要從數學活動的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教學中安排了拋硬幣、摸球等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學生通過猜想—實踐— 驗證來獲得結論。活動中充分地給學生提供猜想、實踐、探索、驗證的時間,使學生親身經歷對不確定現象的探索過程,獲得直觀的體驗,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