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隊日活動
教學目標:
1.在電腦演示中,學會觀察,提取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運用信息解決數學。
3、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能在電腦演示中,提取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引入課題
1、播放歌曲《郊游》(鼓勵學生邊唱邊做動作)
2、談話:小朋友,快樂的隊日活動又和大家見面了。(電腦出示背景圖)看,綠綠的茂盛的樹木,清清的小溪……多美麗的景色呀。同學們決定在這里露營。他們有的在燒烤,有的在釣魚,有的在洗菜,還有的……(板書:快樂的隊日活動)
二、主動探究,體會方法
1、電腦出示帳篷圖:快看,大家在做自己的事,他們已經把毛巾曬起來了。想一想:若每人用一條毛巾,你知道每個帳篷住幾人?你怎么知道的?
2、看著這幅圖,你還想知道什么?(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1)一共有多少條毛巾?
(2)3個帳篷一共住幾人?
(3)晾毛巾一共有幾個夾子?
(4)一共有幾人搭帳蓬?
匯報:(1)一共有多少條毛巾?5×6=30(條)
(2)3個帳篷一共住幾人?a:每人用一條毛巾,有5×6=30(條)毛巾,一共有30人;b:每個帳篷住10人,有3個帳篷一共有10+10+10=30(人)或3×10=30(人)
(3)晾毛巾一共有幾個夾子?晾一排毛巾用6個架夾子。有6排毛巾,一共有6×6=36(個)
(4)一共有幾人搭帳蓬?3人搭一個帳篷一共有3×3=9(人)
3、小結:大家觀察的很仔細,以搭帳篷一活動就提出很多數學問題,并各種方法解決了問題。接著,我們一起去看看其他小組活動的情況。
三、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由學生自主點擊電腦,選擇喜歡的活動項目)
1、提問:選擇喜歡的活動項目,仔細觀察,和同組小朋友說說,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你能解決嗎解答別人?再想辦法幫助別人提出的問題,并比一比哪組同學提的問題最多,解決的辦法最好。
2、各小組選擇有關活動,組長安排,互相提問,開展討論。教師巡視,與同學交流,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匯報交流,應用拓展
1、生匯報,想無補充。
2、 列式解答,說明理由,教師板書。
(1)燒烤活動:參加燒烤的一共有幾人?4×4+1=17(人)或4×3+5=17(人);燒烤時手中有幾根棒?4×3+3=15
(2)洗菜活動:一共有幾人洗菜?2×3=6;一共有幾個籃子?4×3=12
(3)搭帳篷活動: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幾人搭帳篷?一共搭幾個帳篷?)
(4)釣魚活動:背魚竿的釣了幾條魚?4×2=8;兩人一共釣了幾條魚?4+8=12
六、全課總結:我們一起參加了隊日活動 ,用數學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真棒。大家想一下,我班開了哪些隊日活動,能不能提一些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課前思考1:
通過本次活動,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乘法含義和學過的乘法口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課中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比較少,只有“每個帳篷里住多少人”這一問題。這給學生留下了許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同時,場景中直接告訴學生的信息也不少了,只有釣魚組的一組對話提供了明確的數學信息,其他很多信息都隱含在圖中,從而有利于啟發學生自主地收集信息、組合信息。
課前思考2:
1、這堂活動課的內容是圍繞一張情境圖展開的,而且圖畫中對話內容比較少,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場景圖,從中獲取一些有價值,用于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