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開發(fā)區(qū)小學 二 年級 數(shù)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乘加,乘減
本課初備
課時
共 1課時,本課第1 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 能靈活運用1~4的乘法口訣算乘加、乘減題。 2. 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情境中感受乘加,乘減算式的具體意義,知道乘加,乘減算式都要先算乘法。 3.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進一步積累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重點難點: 1. 初步認識乘加,乘減算式的具體意義,知道乘加,乘減算式都要先算乘法。 2. 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乘加,乘減的原理。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今天生物小組的同學把他們養(yǎng)的金魚帶到教室里來了(出示掛圖:四個魚缸,有3個魚缸里有4條金魚,一個魚缸里只有2條,其中最后一個魚缸有彩紙事先擋好)這些金魚是生物小組的同學精心培養(yǎng)的,你們喜歡嗎? 問題:他們一共養(yǎng)了多少條金魚?會列算式嗎? 學生列式 4+4+4=12 或者 3×4=12 談話:看來小朋友們掌握的乘法知識還不錯,那就再考考大家啦!準備接受挑戰(zhàn)---- (出示出第4個魚缸) 二、探究 討論:要知道魚缸里一共有多少條金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提出疑問:這樣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每個魚缸里的魚一樣多,才能改成乘法。 師:原來是這樣,那你認為可以改寫成什么算式? 生交流:(1)把每個魚缸里金魚的條數(shù)加起來就可以了(4+4+4+2) (2)先把3個4條相加再加2條。(4×3+2)板書4+4+4+2=14條4×3+2=14條 三、拓展 你還有其他方法列式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如果把第4個魚缸也看成有4條金魚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4×4-2 問:4×4表示什么?為什么要減2 四、歸納 像4×3+2這樣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們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減,我們叫它乘減算式,你能看著這兩個算式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 師:在一個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減法,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五、應用 教材第12頁第1、3、4題 第1題,你是怎樣列式的?3×4+1=13 第3題,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猜一猜第(1)題圖中的人數(shù)多,還是第(2)題圖中的人數(shù)多? 再列式算一算,你猜的對嗎? 提問:為什么第(2)題不能列出一步計算的乘法算式? 第4題,能幫幫茄子老師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塊乒乓球拍嗎? 六、課堂作業(yè) 教材12頁第2題。板書設計:乘加 乘減 例題
a 4+4+4+4+2=14 b 4×3+2=14
c 2+4×3=14 d 2+4+4+4=14試一試
3×4-2=□
練習設計: 教后記:參加備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