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經歷乘法的產生過程,在探索乘法的過程中,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乘法的含義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乘法概念比較抽象,使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作為教學難點。
四、教具準備
課件、小棒、題卡。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園嗎?
好,現在我們就一起去游樂場看一看(多媒體出示第44頁主題圖。)
2.觀察畫面。
師:仔細看一看,你喜歡玩什么?
師:好玩的還真不少,其實游樂園里還有許多數學問題呢?你發現了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匯報。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從一幅圖中你們就能想到這么多的數學問題,我們首先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1)摩天輪上有多少人?
(2)過山車上有多少人?
(3)小火車上有多少人?
3.引出課題。
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加數相同,每題有幾個這樣的相同加數?
如果摩天輪上有20個吊廂那有多少個4相加?100個吊廂呢?有多少個4相加,學生會說100個4相加,那100個4相加寫起來會怎樣?學生會說太麻煩了,從而引出一種新的方法——乘法(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師:教師先擺1個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一個三角形用幾根小棒?
師:那擺4個這樣的三角形共用幾根小棒呢?
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師板書.在找出相同加數和幾個這樣的相同加數時,板書出4個3。
師:講解4個3相加,可以寫成這樣:在4和3的中間寫一個新的符號——乘號,告訴學生乘號的寫法,然后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么,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里的x。想力豐富的孩子會說把加號變斜就是乘法。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加深理解。緊接著老師教學乘法算式的讀寫法。4個3相加等于12,所以43=12,也可以寫成乘法算34=12,讓學生試著讀出乘法算式。通過擺這組圖形我們列出了一道加法和兩道相應的乘法。
師:你能像老師這樣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嗎,生擺匯報展示。重點讓學生自己說、寫乘法算式。老師只起引領作用。
歸納總結: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請同學比較一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哪種方法更簡便。學生對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認識后,接著讓學生把游樂園里列出的那些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最后進行反饋。
(三)應用拓展,深化新知。
(1)基礎題練習。
(2)綜合應用。
(3)拓展練習。
六、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