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認識圖形
三 認識圖形
第一課時 分類
教學內容:教材p42——44
教學目的:1、能按照給定的含有兩個因素的標準進行分類,并體會不同的方法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3、 步就養成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學習方法。
4、 培養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在不同的方法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教具準備:教學中所用的圖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 新授
1、 教學例1
師:同學們,在上學期,我們已初步學習了分類的有關知識,誰能說說,以前你是怎樣分類的?
請同學門給你們桌上的圖形分下類,看誰分得又塊又好!(生分類)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分的分成了幾類?
同學們分得真不錯現在按形狀不同分類的同學舉手。
按顏色分的同學有哪些?請你們將形狀相同的分在意。
請你們看看你們所分的,每一組圖形中,顏色怎樣?形狀呢?就是說我們把形狀顏色都相同的圖分賊了一起,這樣的分發你會嗎?
師:請同學們把桌上的圖形分一下類
請聽要求:把顏色、形狀都相同的圖形放在一起,分完后說說你是怎樣分的,下面小組合作分
(小組分類、師巡視,向有困難的組提示:剛才是怎樣分的,先怎樣分的餓,再怎樣分)
同學門,剛才我發現有一些小朋友分得又塊又好,誰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到黑板展示,邊分邊說分的過程)
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夠通過動手,動腦,小組討論的形式,掌握了分類的方法,下面老師考考大家
二、 練習
1、 p44課堂活動、1
讀題,動手操作,抽生演示
2、 p44課堂活動、2
理解題意,先找能飛的,再找有羽毛的
3、 p44課堂活動、3
小組討論怎樣分,交流
第二課時 認識圖形
教學內容:教材p45——46 例1、2 p47課堂活動1、2 練習四2、3
教學目的:1、將前面的分類方法作用于圖形的認識,通過學生分類讓生初步感知圖形的特征
3、 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和討論從實物中抽象出圖形的概念
4、 用說的方法溝通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初步感知圖形的特征,并能從實物中抽象出圖形的概念
教具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這節課我們要用掌握的分類的方法給圖形分類。
二、 新授
1、 教學例1
(1) 出示例1圖
師:這里有口算卡片,手巾,信封,田字格,日歷,你著名被怎樣分
(觀察,四人組討論,交流)
師:為什么要這樣分?
請你從這幾件物品中,選一件“印”著畫。
(生選擇,印畫)
師:像信封,日歷,口算卡片,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長方形,
(師出示長方形的標準圖,并板:長方形)
像手巾,田字格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正方形。
(師出示正方形標準圖,并板書正方形)
師:請你們仔細觀察正方形和長方形,你有什么話要說嗎?同桌可以交流
(生觀察、同桌交流)
(2) 說一說
師:請小朋友們拿起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正方體,摸一摸它們的每個面,看看每個面,你有什么話想說?
(生仔細觀察,摸一摸)
注意:強調生用語的準確,只能是長方體有的面是長方形,而不能說成長方體就是長方形—)
師: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說長方體,正方體的面在哪里?這些面是什么形狀的?
(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