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認識
,教科書第60頁。二、教學目標:
1、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
四、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師:同學們,小動物們忙著重建家園,你們想幫幫他們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幫助他們吧!(課件演示小動物重建家園情境圖)
師:它們干得多么起勁呀!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教師把學生提出有關除法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其它問題放入問題口袋)
學生觀察情境圖,感受熱鬧的氣氛。
學生從圖中能發現:
(1)有20只熊貓,每個山洞住4只。
(2)有16只兔子,要建4座房子。
(3)有21塊磚,每次搬3塊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以下幾種
(1)有20只熊貓,每個山洞住4只,要幾個山洞?
(2)有16只兔子,要建4座房子,每座房子里住幾只兔子?
(3)有21塊磚,每次搬3塊,幾次能搬完?
通過有趣的動畫故事,能產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從圖中發現數學信息,為后面提出數學問題做好鋪墊。
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
活動二:
(一)師:同學們非常認真,提出了這么多問題。現在我們一起來幫小動物解決下面的問題,好嗎?
(二)20只熊貓,每個山洞住4只,該怎么住?
1、師:20只小熊,每個山洞住4只,怎么住呢?同學們愿意幫幫他們嗎?
師:請同學們借助手中的學具自己擺一擺,分一分,試一試。
2、師:同學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嗎?
3、哪個小組能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排的?
(三)、有16只小兔,要住進4座房子,可以怎樣住?
3、 師:剛才我們幫小熊解決了困難,那么小兔怎么住呢?
2、師:誰能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四)、用除法表示分得過程。師:我們剛才用不同的方法幫小松鼠和小熊解決了住處。那么用算式該怎樣表示呢?
1、每個山洞住4只,需要幾個山洞?
2、每座房子里住著幾只小兔?
(五)、21塊磚,小熊每次搬3塊,幾次能搬完?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說說你的想法。
活動三:
1、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你能評價一下這節課你和你的小組同學表現如何嗎?
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
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展示不同的方案。
全班交流可能出現以下不同想法。
學生交流
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交流:
(1)是怎樣分的,用算式怎樣表示。
(2)介紹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及表示的意義。
學生思考,回顧一節課所學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