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案兩篇+相關資料)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
這些詩詞采清麗,畫面鮮明,風調悠揚,可以看出他才氣的俊爽與思致的活潑。前兩首在寫景中還流露出對時事的憂傷。但他的詩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詩帶有濃厚的個人潦倒失意的感傷情調,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懷》、《贈別》、《嘆花》等詩,更是專寫征歌狎*的頹放糜爛生活。飲酒狎*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風氣,杜牧的這類詩更為后代無行的文人們所稱道。這些作品無疑是他詩中的糟粕。
杜牧作詩是比較重視思想內容的。他認為文章應“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兵衛”(《答莊充書》)。他很推崇李杜,說“李杜泛浩浩”,“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他的《李賀歌詩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賀歌詩是“騷之苗裔”,同時也指出他缺乏《離騷》那種“言及君臣理亂”,“有以激發人意”的思理。他說自己的創作是“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于中間”(《獻詩啟》)。這些話,可以看出他在詩歌理論上的主張和創作上的積極追求。但在創作實踐上,他那些以華麗詞藻寫頹放享樂生活的詩,顯然和“不務奇麗,不涉習俗”的主張是自相矛盾的。
霜葉為什么紅于二月花
植物都長有葉子,這些葉子大都呈綠色,這是因為綠色植物葉肉里有一顆顆綠色的小粒,人們稱它為葉綠體。葉綠體內含有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素等色素。在通常情況下,葉綠素的含量占有絕對的優勢,它把其它色素都掩蓋了。色素對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吸收是有選擇的。說來也怪,葉綠素對紅光和藍光吸收較多,而對綠光卻不吸收,還要把它反射出來。因此,我們看到的植物葉子,在一般情況下是呈綠色的。
可是,當秋天來臨時,秋風帶來了一陣陣寒氣,葉子里面的葉綠素抵擋不住低溫的影響,開始變得呆滯起來。新的葉綠素很難形成,原有的葉綠素逐漸又被破壞,而葉黃素這時卻依然如故,沒有遭到破壞,相比之下,綠色減退,黃色加濃,大部分植物的綠色衣衫換成了黃色。
楓樹、烏柏樹等葉子,為什么又變成了紅色呢?原來,這是它們在巧妙地作過冬準備。當冬天到來之前,這些植物為了御寒,將體內一些復雜的有機物轉化成糖分。細胞液里的糖分增加后,細胞間隙里的溶液就不易結冰,這就增加了植物的抗寒能力。當糖分增多后,植物葉子里的花青素卻容易形成了。而花青素正是使植物葉子呈紅色的主要成分。楓樹在秋天里葉子中的花青素增多,便出現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現象。
問:第七冊語文的《山行》一詩中的“斜”字,原讀作“xiá”,如今注音為“xié”,字義相同,為何而改?是為減少小學生的麻煩嗎?那么又怎樣去解釋舊體詩的押韻呢?
答:“斜”應讀xié
斜,《辭源》注:今讀xié,舊讀xiá。
唐杜牧詩“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按詩的韻律,應讀xiá。但是,多數現代漢語詞典中已無xiá的音,僅有xié的音。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根據現代漢語和普通話的習慣,將“斜”注為xi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