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實錄+習題+說課設計
這棵葫蘆長得真美,你能不能讀一讀,指名讀,齊讀。評價:抓住色彩
d、說話:看圖上這么可愛的葫蘆,請小朋友想象一下,長大了會是怎么樣的?指名說話,并指名板畫。
e、機動:一起想象畫
6)、齊讀這一段課文。
朗讀交流第四段:
1)、是的,這是一株長得非常好的葫蘆,以后會長得那么好,可結果,看了圖,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多可惜的葫蘆啊!你能來讀一讀這一段話嗎?指名讀,齊讀。
2)、我們剛剛一起讀了第一段和第四段,再對比這兩幅圖,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過度:是啊,小朋友,葫蘆長得那么可愛,后來為什么一個一個地落了呢?我們下一節課來找找答案。
四、學習生字:
1、卡片讀生字,說說你是怎么記的?
2、朗讀兒歌。
3、指導抄寫生字:怪、慢、哇、掛
1)、導入:課文要我們會寫好多生字,這節課,我們先一起來看這幾個生字。它們都有相同的地方,看課件一起說。
2)、課件出示:請你仔細看這四個生字,覺得哪個生字比較難寫。好,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字“慢”,請你提醒大家,你覺得應該注意哪些地方?老師結合范寫。學生跟寫。
3)、那我們再看“怪”。你覺得應該提醒什么?老師范寫。
4)、哇、掛,同上指導。先指導一個,另一個請小朋友自己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會寫8個字。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5)
1、卡片讀生字。
2、我會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自言自語、鄰居、慢慢地變黃、盯住
3、讀一讀1、4兩段課文。
4、導入:這葫蘆長得那么可愛,后來為什么一個一個地落了呢?我們這節課一起來找找答案。
二、看圖說話:(5)
1、順序出示圖2、圖3、圖4,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棵葫蘆藤有什么變化?
(1)如:從第二幅圖上看出葉子上長了一些蚜蟲,但是葉子還是綠油油的。
(2)從第二幅圖上看出蟲子越來越多了,葉子上面都有小窟窿了。花兒也有點蔫了。
(3)從第三幅圖上看出葉子變黃了,小葫蘆也不再是綠綠的,油亮油亮的了,也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
三、學習第2自然段(10)
1、當葉子上剛出現一些蚜蟲的時候,種葫蘆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請你讀一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學習:
1)、有幾個蟲子怕什么?—那個人想的是?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你能把這個意思讀出來嗎?再讀這句話。
2)、“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盯著看出什么?課文前面為什么說每天看幾次,這里用盯著,你讀懂了什么?
3)、請你看著這葫蘆藤,學著種葫蘆的人,盯著葫蘆,自言自語的說一說。
4、朗讀這一段。
三、學習第3自然段。(10)
1、當鄰居讓他治蟲時,那個種葫蘆的人是怎么說的?請你讀讀第3自然段,找出種葫蘆的人說的話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想一想種葫蘆人的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