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假如》教案設計
教材簡析:
這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小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這首小詩抓住了兒童純真、想像力及創造力豐富的年齡特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適宜學生在品讀中產生共鳴,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會認“良”等九個生字,會寫“尋”等八個生字,培養學生的識字和寫字能力。
2、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4、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
5、培養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教學重點: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讀理解,從而獲得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趣入題。
1、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
2、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這枝筆可真神奇啊!用它來畫什么就會變什么,假如你有這樣一枝神奇的筆,你會畫什么呢?有一個心地善良的小女孩有許多美好的愿望,她想用馬良的神筆畫出來,于是寫了一首小詩。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3課《假如》。
[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用故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課文營造氛圍和情感鋪墊。]
3、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想:小女孩給誰畫什么東西?(課件播放課文朗讀)
2、匯報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小樹、小鳥、西西用簡筆畫方式板書):
小樹 紅紅的太陽
小鳥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雙好腿
[設計意圖:在音樂朗讀中把學生帶入文本,用簡筆畫的板書方式感染學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圈出生字。
4、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① 自學生字,同桌互相檢查。②小組讀生字、詞語卡片。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④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5、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課件出示生字新詞)。
① 開火車讀生字卡片②齊讀詞語卡片③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④玩“摘生字蘋果”游戲,比一比誰得到的★最多。
6、指導書寫。
①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小朋友們,在寫這些生字時應該注意什么才能寫好呢?誰來給大家提個醒呢?
② 學生交流觀察中的發現。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字:
哭:不能少一點良:最后一筆是捺 食:最后一筆是長點
體:不能少一橫雙:第二筆是長點,第四筆是捺
場:右邊的橫折折鉤要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往里收
③教師范寫較難的生字:良 食場
④學生練習寫生字。
⑤展示書寫作業,評一評得到幾顆★。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生字,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識字游戲過程中愛學樂學,學會自我評價,為閱讀文本墊定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2、讀一讀詞語卡片
二、細讀課文,體驗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一讀。
2、讀后小組討論:
①小女孩為什么要給小樹畫紅紅的太陽?
②小女孩為什么要給小鳥畫好吃的谷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