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23、假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23、假如》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3

《23、假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1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兒童詩,小作者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首小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適宜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美好愿望,產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學習目標

  1、在語境中識字,認讀“縮”、“遙遠”、“等待”、“哭泣”等詞語。

  2、創設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書、感悟、體驗中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關愛他人的愿望。

  難點:朗讀詩歌時,注意詩歌的節奏性和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

  課前準備cai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情感鋪墊

  1、同學們都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馬良有一枝神筆。(課件出現一枝金光閃閃的神筆)擁有這枝神筆,畫什么就有什么。

  2、有一位小姑娘也非?释麚碛羞@樣一枝神筆,她想用神筆畫什么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詩歌——《假如》。(課件出示課題)讀兩遍。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這是一首意境優美的詩歌,優美的意境要認真、反復品讀才能體會。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一讀這首詩歌,不好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通,讀流利。同時還要想想,小女孩要用神筆給誰畫什么?

  2、集體交流

  小女孩要用神筆給誰畫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樹 太陽   小鳥  谷粒    西西 好腿)指導“腿”的書寫要領。

  3、你是從詩歌的哪幾小節知道的,老師請三名同學分小節讀一讀。(指名分小節讀,正音,給多音字“還”組詞。)

  三、精讀文本,體驗情感

  過渡:小女孩為什么要用馬良的神筆畫太陽、谷粒和一雙好腿呢?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課文。

  1、 學習第一小節

  (1)黎老師特別想知道小女孩為什么要畫太陽,誰來告訴我?(指名回答,指名讀一讀第一小節)

 。2)這個小節里,有這個生字“縮”(出示生字卡片)誰來讀讀?(提醒平舌音)

 。3)你能讀好這個詞語嗎?(讀“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4)小樹們縮著身子會是什么樣的呢?就請你們來做小樹好嗎?

  創設情景:小樹們,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刮著,(點擊播放狂風聲)小樹小樹,你們怎么了?(采訪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你為什么輕輕嘆息?

  是啊,天太冷了,所以小樹——縮著身子,輕輕嘆息。此時,你們最需要什么?

  小樹小樹,別著急,你們瞧,讓我來幫助你。(點擊出示太陽升起的情景)

  小樹小樹,你們現在的感覺怎樣?心里高興嗎?咱們可得好好謝謝這位善良可愛的小女孩,是她用愛心幫你們渡過了寒冬!帶著這樣的感受美美地讀讀這個小節。

  2、 學習第二小節

 。1)小樹得到了幫助,非?鞓,而小鳥和鳥媽媽呢?我們來讀讀第二小節的這句話。(指名讀屏幕上的句子:鳥媽媽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讓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2)在這句話中有這個字,(卡片出示“遙”)誰來讀?它有一個好朋友——“遠”,兩個好朋友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詞語——遙遠,仔細看看這個詞語,你發現了什么?理解“遙遠”,讀一讀。

  (3)像遙遠這樣,兩個意思相近的好朋友組成的詞語在這句話中還有嗎?(生:等待、哭泣)

 。4)再讀這句話,把你對詞語的理解讀出來:鳥媽媽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讓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5)想一想,鳥媽媽可能到哪些遙遠的地方去尋食?

 。6)創設情景:(播放鳥媽媽尋食動畫)

  早上,鳥媽媽告別孩子們,開始出去尋找食物。她飛過高山,飛過森林,飛過田野,她找啊找啊,還是沒有找到食物,她只能往更遙遠的地方飛去。她飛過梯田,飛過江河,鳥媽媽從早上一直找到晚上,可是依然沒有找到食物,而此時,小鳥們在家里忍著饑餓苦苦地等啊盼啊……小鳥們,此時此刻,你想對鳥媽媽說什么?

  媽媽知道你們正在呼喚我回來,但是我沒找到食物呀!讓媽媽再找找吧!

  (6)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鳥媽媽和小鳥嗎?你們怎么幫助他們?

  是啊,有了馬良的神筆,我們就可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有了這谷粒,鳥媽媽就再也不用——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讓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7)再讀讀這句話,把你們的美好的心愿讀出來。(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從你們的朗讀聲中老師感受到了你那顆善良的心,你們的美好心愿也溫暖了小鳥和鳥媽媽的心,讓他們得到了快樂。給別人快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F在,你們快樂嗎?瞧,在熱鬧的操場上,快樂的你們在盡情地玩耍著……

  3、 學習第三小節

 。1)播放同學們游戲的圖片

  可是這時,我們的一個好朋友西西卻怎樣了?他只能……(板書:坐  望)她的心里會怎樣呢?(難過 傷心),把他的難過讀出來。

  (2)創設情景引讀:同學們,設想一下:

  當我們在操場上奔跑時,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當我們在草地上游戲時,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當我們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去爬山時,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炎炎夏日,當我們在清涼的水中暢游時,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冬雪過后,當我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時,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這一切,只因為西西沒有一雙好腿!同學們,你現在有何感想?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3)是啊,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出示第三小節,學生齊讀)

  誰還想來讀一讀這一小節,把你的美好心愿傳遞出去。(指名讀)

  誰還想讀,把你強烈的愿望告訴所有的人。(指名讀)

  (4)此時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西西?

  現在,你知道小女孩為什么要畫太陽,谷粒和雙腿了嗎?

  4、 看板書小結,配樂齊讀。

  因為: 小女孩用神筆畫了太陽,小樹就再也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用神筆畫了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就再也不用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讓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用神筆畫了一雙好腿,西西就再也不會只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而是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讓我們配著音樂把課文這三個小節再齊讀一遍。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小女孩美好的愿望感動著你,感動著我,感動著所有的人,同時,小女孩也希望你們把這份感動傳遞下去,所以她在第四小節寫道——(讓學生齊讀第四小節)

  因為她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不美好的事物和不幸的人等著人們去給他們關愛。(播放一組圖片:受傷的小鳥、盲童、貧困山區的孩子、災區中的孩子等)

  同學們,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要給誰畫什么呢?

  五、總結全文,傳遞愛心

  1、同學們,擁有馬良的神筆,你就可以去幫助許許多多的人,可是遺憾的是我們生活中并沒有馬良那樣的神筆,但是,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有關心他人的美好愿望,那么,在你們的心里就已經擁有了這枝馬良的神筆。我們相信——(點擊出示句子和背景音樂《愛的奉獻》)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

  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溫暖如春吧!

  2、我的作業我做主:

  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你想給自己和同學們布置點什么作業呢?(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可以是

 。1)有感情地背一背詩歌。

 。2)仿照樣子寫一寫詩歌。

 。3)摘抄好詞好句等

  板書設計:

  23假如

  小樹   太陽

  小鳥   谷粒

  西西   好腿

  ……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良、縮”等9個生字,會寫“食、縮”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在感情朗讀中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環境。

  【信息資料】生字詞卡片,準備課件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掛圖。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一、講故事:播放故事錄音《神筆馬良》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呢?有一位小朋友也有這個夢想,假如他擁有了馬良的神筆,他都會畫些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

  二、對話平臺

  (一)初讀

  1、教師配樂范讀詩歌。

  2、自由練讀詩歌,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3、把課文中你喜歡的一節讀給你的伙伴聽一聽,互相評一評。

  4、請四名同學分小節讀課文,大家聽讀評議。

  (二)識字

  1、出示文中生字,同桌互做小老師認讀、正音。

  2、指名開火車讀字,組詞。

  3、組內玩抽卡游戲,交流識字方法: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憶字形,如順口溜記“哭”字:一只小狗兩張嘴。換偏旁識字(拉──泣、澡──操),加偏旁識記(寸──尋、良──食、建──。┑。

  4、游戲:摘取幸運號。認讀幸運星上的生字,讀對的就得到一顆幸運星。

  三、讀議

  1、在讀得正確的基礎上再細細讀課文一遍,看看課文有幾節;這個小朋友用神筆畫了幾種東西?(太陽、谷粒、一雙好腿)

  2、你喜歡那一小節就仔細讀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3、 抽生談自己的想法,師相機指導朗讀,生談到哪段就讀哪段。

  4、這個小朋友總是為別人著想,真是個善良的好孩子,你喜歡她嗎?那你想怎樣來讀課文呢?生自由讀課文。

  四、練習(讀讀比比,體會句子的不同,再練習說一說)

  我要給小鳥畫許多的谷粒。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來許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給(         。

  五、朗讀

  1、有感情地練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分組匯報朗讀,教師有重點地加以指導。(如“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句在四小節中語氣要有不同變化。各段描繪的對象不同,朗讀時應該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3、評出朗讀小能手。

  六、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尋、哭、良、食”4個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找出容易寫錯的字如“哭(少點)食(最后一點寫成捺)。

  2、教師范寫“哭、食”二字,學生觀察、評議。

  哭:上面兩個“口”,像兩只眼睛,下面是“犬”,不是“大”,可以將那一點看成流出的眼淚。

  食:提醒學生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3、學生自由練寫、教師隨機展示優秀作業,評出小星星。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學生在桌面上擺好課本、生字卡,教師說字音、學生舉字卡、組詞,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2、文中的小作者都想畫些什么?為什么?(指我板畫,并說一說。)

  二、朗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一說你感受到的小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喜歡他嗎?

  讓學生在閱讀之后交流各自的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受到了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教育。

  2、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讀。

  三、背誦

  1、同桌合作背誦課文。

  2、創設情境練習背誦。(可結合板書練背誦;可邊閉眼想象畫面邊背,也可一邊動手畫畫,一邊練背。)

  3、舉行背誦比賽。

  四、練習

  文中的最后一小節作者沒有寫完,請你發揮想象,可以幫他讀寫一段詩歌,也可以幫他把愿望畫下來,再把想法寫出來。

  五、寫字

  1、出示“雙、體、操、場”4個字,指導學生觀察、找出不好寫和易字錯的字。進行交流。(如“操、場”不容易寫好、“體”易寫錯(少橫)。

  2、教師指導書寫“操、場”二字。

  3、學生描紅、臨帖,互相交流展示作業。

  作業布置:書寫作業,完成同步。

  教學反思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不全全包辦,亦不可袖手旁觀,而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有目地的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加以指導,甚至范讀,對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續編小詩這一拓展練習是對學生語言文字的一個訓練,也是學生理解,欣賞能力的體現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創新思維。

  下水文:

  假如我有一只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偏遠的山區

  畫一個發電廠。

  那里的人們

  再不用在昏暗的油燈下做活。

  明亮的燈光

  精彩的電視

  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活力。

  假如我有一只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我們的地球

  畫一臺超級吸收污染器。

  讓我們的家園

  氣候不再變暖,

  北極熊和企鵝能自在地生活在北極

  讓非洲的兄弟姐妹不再擔憂會失去自己的家園而哭泣。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3

  【教材簡析】

  在人們眼中,灰塵通常是污染環境、傳播病菌、危害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然而,這篇課文卻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天空將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為嚴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會越來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也將會變得非常單調。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全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二是讓學生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設計理念】

  重視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將學生的自讀自悟與教師的點撥引導、領悟方法與感知特點、獲取知識與啟迪思維有機地融在一起,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文,習得方法,懂得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單調、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詩句: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讀一讀,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拂拭”是指撣掉或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本褪菈m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在,人們總是經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灰塵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

  二、默讀課文,印證設想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2、出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模樣(mú) 朝(zhāo)暉 直徑(jìng) 削弱(xuē)

  散射(sǎn) 較(jiào)短 可惡(wù) 干涸(hé)

  單調(diào) 削(xuē)弱 塵埃(āi) 調(tiáo)節氣候

  3、交流:

  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將生活與課文對比聯系,將自己的大膽設想與課文內容之間進行比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的鋪墊。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覊m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2、與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⑴ 灰塵的特點:

  ① 小,從哪兒感受到?

  課件出示: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這句話是怎樣寫出灰塵“小”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龐然大物”是指龐大的東西。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說明的事物更加具體、真實、生動。)

  朗讀體會。

 、 來源于土壤和巖石。

  ③ 在空中飄浮。

  ⑵ 灰塵的作用:

 、 反射光線。

 、 反射光波較短的光線,吸收光波較長的光線。

  ③ 灰塵具有吸濕性能。

 、 通過學習我們對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出示句式: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_________。

 、 填寫課文內容。

  ② 讀一讀,說一說從這幾句話中發現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強調了灰塵的作用大,但強調的'角度不同。這三個句子都采用“假設”的說明方法寫的。)

  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來。通過自主閱讀,發現特點和作用,并通過句式訓練引領學生發現語言規律和寫作特點。達到自讀自悟的目的。

 、 補充課外資料: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作用外,你還知道灰塵有哪些作用?

  四、再讀課文,習得方法

  1、從第4~6自然段中任選一段,細細品讀,用“因為大氣中有了灰塵,所以___________!边@個句式來說說灰塵的作用大。

  2、交流匯報:

  第四自然段通過“削弱、變得柔和”等詞語的理解來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第五自然段抓住“怪脾氣”“喜歡”這兩個詞語,明白作者將灰塵賦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塵的特點寫得非常生動傳神。

  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明白作者采用層層推進的寫作方法,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3、讀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哪些說明方法?

  五、明白道理,拓展思維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

  2、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舉例說明。(如鳥糞、電視、網絡……)

  3、小練筆:

  根據課文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以《我是灰塵》為題,寫一篇短文。

  4、推薦閱讀高士其的《灰塵的旅行》。

  【板書設計】

  12、假如沒有灰塵

  大小及來源 列數字

  使陽光變柔和

  作用 使天空呈蔚藍 對 比

  形成氣象萬千的景色 假 設

  保持良性循環 (說明方法)

  【練習設計】

  1、抄寫下面詞語:

  惡劣 狼狽 擦拭 塵埃 削弱 朝暉 裂開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⑴ 如果沒有灰塵,陽光將____,天空將____大自然____,地球上的水將_____。因此,_______。

  ⑵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被人們稱為“廢物”的東西,往往有_____;覊m雖然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_____,則又令_____。這對當今世界來說,是個_____。

  3、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如鳥糞、網絡、電視……請選擇其中的一項仿照《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課文的寫法寫一寫。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會認9個生字。

  2、能正確書寫8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可以請知道的小朋友講一講,若都不知道,老師講述)馬良的這支神筆好神奇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講一個小朋友想要擁有一支馬良的神筆,假如她有了這支神筆,她會畫些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兩遍,用“□”標出要求認識的生字。

  2、認記生字:

 、拧⑸挚ㄆN在黑板上,學生自由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

 、啤≌ㄆ螒,抽生說說,記住了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說對了就把卡片摘下來。

  如:“姑娘”的“娘”去掉女字旁,就是“馬良”的“良” 。

  食:“良”字加上“人”字頭,把最后的捺變成點!笆澄铩薄凹Z食”。

  泣:把“位”的單人立去掉,加上三點水就是“哭泣”的“泣”。

  操:把“澡”的三點水去掉,加上提手旁就是“操場”的“操”。

  ⑶ 用開火車、同桌、男女生、齊讀等多種方式認讀卡片。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快速讀課文一遍,看是否能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

  2、在讀得正確的基礎上再細細讀課文一遍,看看課文有幾節;這個小朋友用神筆畫了幾種東西?(太陽、谷粒、一雙好腿)

  3、你喜歡那一小結就仔細讀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4 抽生談自己的想法,師相機指導朗讀,生談到哪段就讀哪段。

  5、這個小朋友總是為別人著想,真是個善良的好孩子,你喜歡她嗎?那你想怎樣來讀課文呢?生自由讀課文。

  四、試背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試背課文。

  3、齊背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2、齊背課文。

  二、學習寫字

  1、將要求會寫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2、請小朋友為自己喜歡的生字組詞。

  3、學生自由觀察生字,說說你對哪個字感興趣,你覺得寫的時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老師相機點撥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哭:上面兩個“口”,像兩只眼睛,下面是“犬”,不是“大”,可以將那一點看成流出的眼淚。

  食:提醒學生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雙:由兩個“又”組成,左邊的“又”最后一筆變成點。

  體:與“休”作比較,體:體育 休:休息。

  每個字都應該提醒學生注意寫在橫中線和豎中線上的筆畫。

  4、學生描紅、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小黑板,上有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2、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會畫些什么呢?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學習目標分析:

  1.程和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學習重點分析: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學習難點分析: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入題

  口語三分鐘訓練。(神話故事:神筆馬良)

  二.  初讀,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師導:馬良的這支筆可真神奇,畫什么,什么就變成真的,假如你有這樣一枝神筆,你最想畫什么?

  2.揭題。

  同學們的愿望都那么純真而美好,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另一個小朋友的愿望,她寫了一首小詩《假如》,齊讀2遍。

  3.大聲讀課文,借著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4.小黑板自主識字----同桌互讀----開火車領讀----齊讀生字。

  5.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并用“尋”和“食”組詞說句子。

  6.指導書寫這兩個生字。(“尋”有長橫,“食”指導筆順。)

  7.輕聲讀課文,想象:善良的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給誰畫了什么?

  8.小組說說。

  9.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給小樹畫太陽

  給小鳥畫谷粒

  給西西畫好腿

  三.分小節細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小節

  1.導:冬天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著,一棵小樹孤零零的站在窗外,被風吹的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此時,你是什么心情?

  2.導讀小黑板上的詞語:寒冷的北風,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ㄖ笇е星樽x讀這些詞)

  “那么小樹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浚柟猓瑴嘏,關心…..)

  這位小女孩是怎樣幫助小樹的?

  3.讀一讀第一小節

  4.指導朗讀:

  小作者感受到了小樹的寒冷,于是,她畫了一個紅紅的太陽,太陽好溫暖啊。這樣,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長)誰帶著快活的語氣讀一讀?

  5.指名讀----評價-----再齊讀。

 。ǘ⿲W習第二小節。

  1.引讀:同學們,當你十分餓了的時候,在家等媽媽,你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小鳥的心情和你一樣,所以他只能在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地哭泣)

  2.指導用同情的語氣讀這兩個詞。

  3.指導讀第二小節。

  “小作者想到小鳥的可憐就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此時,你的心情怎樣?(高興)那就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第二小節。

  4.指名讀----學生評----師生接力讀,讀出感情。

  (三)學習第三小節。

  1.導:同學們,西西是不幸的,因為她失去了雙腿,然而他又是幸福的,因為有許多像作者一樣善良的人在關心著她。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西一定會站起來,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快樂的追逐游戲,讓我們把真誠的祝福送給西西吧!

  2.指名讀,讀出深情。

  3.齊讀。

 。ㄋ模.學習第四小節。

  1.想想小作者只畫了這些嗎?你怎么知道的?

  2.假如你有一只神筆,你想給誰畫什么?為什么?(指導用“我要給……”說句子。)

  3.從這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師小結:聽了你們的發言,老師真的很感動,因為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愛心,都有關心他人的美好心愿!(板書:愛心。并畫出大愛心圖。)

  四.合作練讀,感悟全文。

  1.合作讀。

  2.配樂朗誦。

  同學們,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讓我們獻出我們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吧!

  五.指導看著板書背誦。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6

  詩化心靈”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凈化學生心靈的過程。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線”的思想。學生口念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兒童詩。小作者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首小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憾力,適宜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美好愿望,產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學生分析

  班里的大多數學生到二年級下學期已初步養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通過初讀課文,他們對課文的內容大意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疑問。他們活潑好動、愛憎分明、積極思考,對問題敢于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課上,教師為他們創設展示的機會,學生會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情感,主動、大膽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

  學習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認讀9個生字及詞語。

  2、創設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書、感悟、體驗中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關愛他人的愿望。

  2、朗讀詩歌時,注意詩歌的節奏性和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鋪墊,激趣揭題。

  1、師:上課了,看到你們坐得這么端正,老師獎賞你們聽一個故事,高興嗎?故事的題目叫《神筆馬良》。(講述故事)

  2、師:你們聽得可真認真,你們喜歡神筆馬良嗎?說說你的心里話,

  師:馬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神筆,為窮人做了很多很多好事,實現了他心中的愿望。你們想擁有這樣的神筆嗎?

  3、師:有一位小朋友也非?释麚碛旭R良的神筆,因為她想用馬良的神筆做許多許多的事。她把自己的美好心愿寫成了一首詩,想聽嗎?

  二、范讀課文,識字學詞。

  1、師配樂范讀。

  2、師:喜歡這首詩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的課文《假如》,學生讀課題(帶著深情的祝愿讀)

  3、生自讀

  師:這樣感人的詩歌,你也一定想讀一讀吧!可是地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有句子一下讀不通順該怎么辦呢?

  4、師:好,接下來,就請小朋友借助楓葉和蘋果上的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課文。

  5、師:孩子們,你們課文讀得這么認真,收獲一定不少吧!

  6、出示帶拼音詞語,指名讀。

  7、出示單個生字,開火車讀。(開火車把生字讀準送回家吧!)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師:解決了生字這個困難,我們讀詩歌就可以更加出色了!把你最想讀的一節詩正確、流暢地讀給大家聽。

  2、師:小朋友,你讀懂了這首詩嗎?假如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文中的小朋友他有什么愿望呢?(指導把話說完整:他用馬良的神筆畫———)

  3、師:你能把剛才三位小朋友說的話并成一句話來說嗎?(把話說完整:他用馬良的神筆畫——、——、和——)

  四、讀品味,深入感悟。

  1、師:我們天天生活在快樂與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處處都是美好,還有許多不幸需要我們去關愛,去幫助。(出示課件)你看,冬天到了,窗前的小樹站在呼呼的北風里,仿佛聽到小樹在說——?

  2、師:是啊,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讀出小樹可憐的樣子)

  3、師:誰愿意上來扮演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的小樹?學生親身體驗:全體起立,在教師動情的朗讀中,學生“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在動作模擬中理解縮、嘆息)

  4、角色轉換,師生對話。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要是有一個紅紅的太陽,就好了。

  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陽光、溫暖、幫助、關心、)­

  5、師:是啊,小樹多么需要幫助!所以我們課文里的小朋友對小樹說:————。

  6、師:那是一個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呀。ǔ鍪菊n文句子)

  7、師:誰也愿意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來幫助小樹呢?

  8、師:讓我們快樂地讀一讀小女孩和我們的美好心愿吧!(齊讀)學習第二節

  1、出示課件,枝頭小鳥嗷嗷待哺,配小鳥哭泣聲。

  師:再看,鳥媽媽到遙遠的地方去尋找食物,鳥寶寶們呆地家里,餓得哇哇直哭,看到這些,你們的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2、師:誰能把對它們的同情通過朗讀來表達出來呢?[出示句子: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師引導;小鳥在苦苦等待什么?鳥媽媽到哪去了呢?

  3、善良的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生:谷粒)[課件出示:谷粒和詩句]指名讀。

  師:有了這些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和小鳥心中會感到——(生:高興、喜悅)[那就讓我們用同樣高興的心情讀好這句話]

  學習第三節

  1、出示課件,句子:西西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2、小詩人又是怎樣幫助不幸的朋友西西呢?

  3、有了好腿,西西就能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西西還能和我們一起干什么?(師;西西就能和我們一起——,一起——。)

  4、師:老師聽出來了,你們也非常關心西西,把我們的關愛送到課文里讀一讀,(齊讀)

  五、自主積累,提升情感。

  1、小女孩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她不但給窗前的小樹畫了個紅紅的太陽,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還給西西畫了一雙好腿。這三個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歡哪個愿望就背下來好嗎?

  學生自由背誦。

  師:誰來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每個愿望請一個孩子)

  現在我們能不能把三個愿望連起來背一背?老師給你們配上好聽的音樂。(配樂背誦)

  2、小女孩子的愿望只有這三個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方末的省略號)

  六、拓展想象,釋放情感

  1、是啊,生活中需要我們幫助的還有很多很多,一個有愛心的人,隨時隨地都會想著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拿它來實現什么愿望呢?

  出示課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圖片:熊貓、森林、污水、盲童、車禍……)

 。▽W生可以根據圖片內容說,也可以自由想象說)

  課件: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畫——

  師: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動人的詩歌。∧銈冋媸且粋個詩人!請把你的美好心愿寫下來吧!

  播放《愛的奉獻》,學生寫話。

  師結束語:孩子們,雖然我們手中沒有這么一枝馬良的神筆,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雙手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很多事情,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這堂課在這動聽的音樂聲中將要結束了,但是希望人們相互之間的關心和愛心永遠不會結束。

  板書設計

  畫太陽                 讓小樹成長

  假如                 畫谷粒                讓小鳥吃飽

 。ㄓ猩窆P)      畫好腿                 讓西西奔跑

  ……

  幫助別人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主題:講讀課

  所屬學科:語文

  適于年級:二年級下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教學課時:2學時

  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兒語言優美、情感豐富的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歌從兒童的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基調,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認讀4個生字“寒、襲、覓、餓”。會書寫7個生字:“擊、嘆、哭、泣、粒、腿、幸”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身邊老弱病殘人群的生活,通過讀書、感悟、體驗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關愛他人的愿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認讀4個生字“寒、襲、覓、餓”。會書寫7個生字:“擊、嘆、哭、泣、粒、腿、幸”。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鋪墊,激趣揭題。

  播放課件:《神筆馬良》動畫片片段

  1、馬良到神筆后他用神筆為老百姓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呢?

  2、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你們想知道課文中的孩子用馬良的神筆畫了什么嗎?板書課題:《10、假如》并讓學生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讓學生體會課文的感情基調。

  1、同學們,老師很想把這首優美感人的詩歌讀給你們聽,你們聽聽老師讀的怎么樣,好嗎?

  2、提出聽讀的要求:

  這首詩歌有幾小節?邊聽邊用筆標出序號。

  3、你們要邊聽邊思考:課文中說“假如有什么?”

  三、整體感知,識字讀文。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勾出生字、詞語。

  師:你們也想像老師這樣讀嗎?我相信你們比老師讀得好!不過,現在有幾個小淘氣在和你們捉迷藏,你們能找到它們嗎?請看課后“我會認”和“我會寫”里的生字請大家一邊讀書一邊拿鉛筆用“——”勾出“我會認”里的生字詞語,用“~~”畫出“我會寫”里的生字詞語。

  2、說出生字朋友的名字。(出示生字的課件,多種形式認讀)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師:這幾個小淘氣都找到了嗎?請把每個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

  2、去掉拼音讀:這些生字寶寶摘掉了頭上的帽子你還認識嗎?

  寒、襲、覓、餓、擊、嘆、哭、泣、粒、腿、幸

  3、送生字“回家”。

  師:這些頑皮的生字寶寶,又回到了句子媽媽的懷抱里。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在做什么呢?誰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出示句子的課件)

  4、出示詞語課件我們一起來給生字寶寶“找朋友”,一個同學讀、一個同學找,組在一起是個詞。找到一個領著大家讀兩遍:

  寒冷、襲擊、覓食、哭泣、嘆息、谷粒、不幸、好腿

  鞏固生字詞的方法:找小老師領讀,自由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設計意圖:在多種方法的識字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認真投入其中,并且愛學樂學。

  5、與生字廣交“朋友”,擴詞練習用詞語說話

  師:這些可愛的小淘氣可以交許多朋友,請你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小淘氣幫它再找個朋友(組詞),再用詞說句話。

  四、學習生字,記憶字形。

  師:11個生字朋友都認識了,我們還要想辦法記住7個生字寶寶的樣子,請四個人為一組討論一下,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1)、相互學習生字的讀音、字形、結構,并交流識字方法:

  a、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b、哪個字容易寫錯?哪個字不容易寫好?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憶字形,

  a、如順口溜記“哭”字:一只小狗兩張嘴。

  b、換偏旁識字:粒──泣

  c、加偏旁識記:月+退=腿;口+又=嘆

  d、猜謎語:二插在山頭上是什么字(擊)

  e、拆字法:幸,上面是“土”,下面是“羊少一橫”

  設計意圖: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學生在發現中記憶、區別,而且,合作精神、協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五、指導書寫

  1.出示課件(帶田字格的生字):觀察“擊、嘆、泣、粒、腿、幸、哭”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著重指導寫法。

  “擊”字寫在田字格中間,上面一豎要出頭;幸”、“哭”兩個字是上下結構,注意上窄下寬?蓿簝蓚“口”大小要適中,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哭”(容易少一點)

  “嘆”、“泣”、“粒”三個字是左右結構,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腿”字部件多,寫時既不能分開,又要互相避讓。

  2、教師先示范,再讓學生書空。

  3、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并展示優秀作業。

  六、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解決了生字這個困難,我們讀詩歌就可以更加出色了!把你最想讀的一節詩正確、流暢讀給大家聽。(抽人讀)發現有錯幫助糾正。

  2評出朗讀小能手。看誰讀的字音準確,語句通順。

  設計意圖:給學生朗讀的主動權,學生在合作、交流、評議中獲得提高,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

  3、師:“假如有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文中的小朋友“我”有什么愿望呢?(指導把話說完整:他用馬良的神筆畫——、——、和——)

  4、找一找“我”用神筆都畫了些什么?(待學生讀文回答后)大家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師書寫相應的板書。

  五、總結

  師:如果你們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們會畫些什么呢?

  六、作業布置:抄寫生字

  七、板書設計:

  畫太陽

  畫白云

  假如有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畫谷粒

  畫好腿

  教后反思

  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對學生而言,生字、新詞不少,因此,生字、詞教學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采用先學后教、互教互學的形式。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學習和積累詞語上。如“寒冷、襲擊、覓食、哭泣、嘆息、谷粒、不幸、好腿”字詞句形影不離,既鞏固了生字、新詞;也為通順、流利的朗讀、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這一優點就凸顯出來了。

  《假如》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身邊老弱病殘人群的生活,通過讀書、感悟、體驗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關愛他人的愿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和《假如》這一課中的生字寶寶交了朋友,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課件出示:復習生字詞。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有一個小朋友非常渴望擁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個小朋友想用馬良的神筆要實現哪些愿望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0課《假如》。

  二、感知全文,體驗情感

  1.(課件呈現三幅圖,并配上傷感的背景音樂)

  師:看著“寒風風中的小樹,渴望鳥媽媽的饑餓小鳥,坐在輪椅上的孩子”你想說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說出心中的感受。)

  生: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生: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生:這位殘疾的孩子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默默流淚。

  2、看了這些,你們的心情好不好,你們愿不愿意幫助他們?(待學生回答后)

  4、文中的“我”想怎樣幫助他們呢?

  三、自主品讀,分組學習。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1>、課文用三節寫了作者“我”的三個愿望,你最喜歡哪個小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給同桌聽。

  <2>、說說你在讀的過程中有什么體會和同桌交流。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樣的讀書過程也是激發學生理解靈性的過程。

  四、讀悟結合,提升感情

  1、學習第一節,

  <1>出示課件,創設情境:你看冬天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凍得渾身發抖。

  師:誰喜歡讀第一小節,讀出你自己的理解,在這一小節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哪個詞為什么(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2>我們和小樹說說話吧

  老師:小樹,小樹,你在寒風中冷嗎?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學生:(陽光、溫暖、幫助、關心……)

  設計意圖:師生在對話中換位思考,感悟詞句,體驗情感。

  <3>“我”為什么要給小樹畫上金色的太陽和能變成雨的云朵呢(引導學生從多方面理解)

  生:因為“我”畫上太陽就能給小樹帶來溫暖,小樹在陽光下快活地成長。

  生:有了溫暖的陽光小樹就不怕寒冷的襲擊,能安然地渡過冬天,才能長成茂盛的大樹,綠化我們的地球

  生:我感受到了小樹的寒冷和孤獨,所以,“我”畫了一個金燦燦的太陽,好溫暖的陽光啊!這樣,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生:白白的云朵很軟,就像棉花被,給小樹裹上小樹就不冷了,云還可以變成雨滴滋潤小樹,讓小樹長得更高。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小節。

  師:帶著你的獨特感受(讀出小樹可憐的樣子)

  練讀第一小節,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更好。(學生自由練讀。)

  a、誰來展示讀給大家聽一聽?(展示讀)

  b、你認為他哪兒讀得好?(評讀)

  c、你能比他讀得還要好嗎?(激讀,賽讀)

  師:是啊,小樹多么需要幫助!所以我們課文里的小朋友對小樹說:————我要畫……。

  師:這是一個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呀!

  2、學習第二節

  <1>、出示課件,枝頭饑餓的小鳥等著媽媽喂食,配小鳥喳喳亂叫的聲音。

  師:鳥媽媽到遙遠的地方去尋找食物,鳥寶寶們呆地家里,餓得哇哇直哭,看到這些,你們的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師:誰能把對它們的同情通過朗讀來表達出來呢?學生自由讀[出示句子: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師引導:我為什么要畫許多好吃的谷粒?小鳥在苦苦等待什么?鳥媽媽到哪去了呢?

  師:鳥媽媽飛呀飛,飛到遙遠的地方去覓食,會飛到哪些遙遠的地方呢?(在想象說話中理解“遙遠、覓食”的意思,體會鳥媽媽多么辛苦。)

  師:鳥媽媽飛的太遠了,而小鳥——

  (生接讀):呆在家里,餓得喳喳地哭泣。

  <2>聯系生活,引發情感共鳴:當你餓了的時候,在家等媽媽,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小鳥的心情和你一樣,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讀“,餓得喳喳地哭泣”)

  設計意圖:學生的體驗來自生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情感來感悟詩歌,讀書時就會流露真情實感。

  師:此刻,小鳥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

  <3>、善良的“我”想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生:許多好吃的谷粒)

 。ㄕn件出示第二節詩)。有了這些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和小鳥心中會感到——(生:高興、喜悅)在這小節中朗讀的語氣要有不同變化

  3、學習第三節

  <1>、出示課件:坐在輪椅上憂愁的西西。

  師:小樹在陽光下快活地成長,小鳥吃飽了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不幸的朋友西西——

  引讀“只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發出輕輕的嘆息。”

  <2>、西西為什么只坐在屋里?你能想象一下“沒有一雙好腿”給西西的生活帶來的是什么?(不便、痛苦)在想象說話中感悟“不幸”一詞。

  <3>、西西是不幸的。你會怎樣幫助不幸的朋友西西呢?

  生:我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4>說說西西有了好腿后他會怎么樣?

  生:有了好腿,西西就能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師:西西還能和我們一起——,一起——。)

  這個小朋友和我們一樣,都讀懂了西西的心。這時的西西是多么開心,你們也一樣非常關心西西。讓我們把關愛送給西西。(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在對話中,學生融入了文本,感受到西西的痛苦,產生了要幫助西西的強烈愿望。激發了學生關愛他人的強烈愿望!

  五、激發背誦的愿望。

  師:文中的“我”想怎樣實現這些愿望?

  生:(靠神筆)

  師:說一說你感受到的小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喜歡他嗎?

  師:這個孩子特別渴望有枝神筆,但卻不是給自己畫想要的東西,而是幫助需要幫助的小樹,小鳥,西西可見她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呀,這三個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把你喜歡的愿望背下來好嗎?(學生自由背誦)

  師:誰來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每個愿望請一個孩子)

  設計意圖:把選擇權、自主權交給孩子,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學習。

  師:生活中沒有這樣的神筆,作者“我”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實現,所以說──假如。但是作者和我們都有一樣的愛心,這是最可貴的。(板書:愛心)

  六、拓展想象

  1、小女孩的愿望只有這三個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感悟課文結尾的省略號)

  2、說一說我們身邊都有哪些不幸的事?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要用來畫些什么?(小組討論)

  出示課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圖片:街頭乞討的老人和小孩、光禿禿的沙漠、盲童……)(學生可以根據圖片內容說,也可以自由想象說)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畫——

  2.指名說。

  3.師: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動人的詩歌啊!你們真是一個個詩人!請把你的美好心愿寫下來吧!

  設計意圖:在創設的情景感悟體驗后,學生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抓住時機拓展學生的思維,給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間,引導他們進行創新思維,在思維中表達關愛他人,關愛自然的美好心靈。

  七、總結

  1.結束語: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沒有神筆我們一樣可以幫助他們。人人獻愛心,世界就會更美好(引導學生說出有愛心的行動。)

  八、作業設計;

  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要用來畫些什么?

  九:板書設計

  畫太陽讓小樹溫暖

  假如(有神筆)畫白云澆灌小樹

  ……畫谷粒讓小鳥吃飽世界更美好

  愛心、善良畫好腿讓西西奔跑

  教后反思

  讀寫結合,深化體驗是我這節課中學生最大的收獲,學了這首詩,學生產生了許多共鳴,產生了許多新的"假如"的美好愿望,我抓住時機,通過對省略號含義的挖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需要關注的事物還有很多,讓學生針對自己了解到的老弱病殘人群的情況以詩的形式把愿望說出來,寫下來.讀寫結合,讓體驗在學生寫話中升華.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激發他們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但也感到了不足之處: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時,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讀課文,讀的不到位的語句我缺乏相應的指導。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8

  一、我的思考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3課。本課人文性比較強,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低年級孩子對大自然、小動物等充滿著無言的愛,在他們內心里世界萬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們的全部。

  教學時,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過重點字詞的理解,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運用朗讀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喜讀、愛學;接著,通過角色轉換,感悟真愛,引導學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養審美意識,進行小練筆,學寫詩歌,發揮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結,想象是美好的,但現實中卻不能實現太多的愿望,這需要孩子從身邊做起,關愛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那么我們的大自然會更美,小動物們的生活會更好,一些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會遠離。

  二、教學設計

 。ㄒ唬┙虒W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發揮想象,引導學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

  4.初步認識詩歌的特點,學寫詩歌。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

  教學難點:通過強烈對比,感受情感。

 。ㄈ┙虒W過程

  一、講故事,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誰來講給同學們聽?(從前有個叫馬良的窮孩子,他很愛畫畫,可是買不起筆,他就用樹枝在沙地上練習畫畫。一位神仙老爺爺被感動了,就送給他一枝神筆。馬良用這枝神筆畫了一條魚,魚就活了,馬良把魚送給了幾天都打不到魚的漁夫;他畫了好多的糧食,讓餓肚子的窮人吃上了香噴噴的大米飯。馬良用這支神筆幫窮人做了好多好的好事。)他的這支筆真神呀!

  發散說話:師: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最想幫助誰畫什么呢?(指名交流)

  揭題“假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假如》。

 。ò鍟n題:假如并讀讀課題。)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作者最想實現的愿望吧!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孩子們較熟悉的神話故事導入,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內容]

  二、讀文、識字、感悟

  (1)自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借助楓葉和蘋果上的拼音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馬良、縮著、遙遠、尋食、哭泣、健康、操場、嘆息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指名、帶讀、

  (3)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學生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小蘋果)

  (4)再讀課文

  師:同學們生字都讀的不錯,老師想大家讀課文一定更棒,課文里的小作者有哪些愿望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找一找。

 。5)師: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作者愿望是什么嗎?(你能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說說話嗎?)(師隨機板書:)指名

 。6)師:你能把剛才3位小朋友談的話并成一句話來說嗎?(引導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給——和給——說話)。指名

 。7)師:作者想實現很多愿望,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3個愿望

  [設計意圖:在認讀生字中鼓勵學生以主人翁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比賽也是學生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對詩歌有了整體感知,接著讓學生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的句式,說清了詩的大意,把感知的課文與課文與聽說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又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給……和……”進行句式的轉換,讓學生初步感受同一意思可用同的方式來表達。]

  三、指導朗讀,誦讀課文

  創設情境,出示句子。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一)第一小節

  (1)我為什么要給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呢?

  反饋交流:冬天,小樹不會覺得冷了,可以快活地成長。(答案多元化)

  (2)沒有太陽的時候,小樹會怎樣呀?小樹在可憐地說話,課文里用了哪個詞告訴我們呀?(輕輕嘆息)現在有了太陽,他們就不會再嘆息,他們就可以在太陽底下快活地成長了,怎樣是快活地成長呀?(樹葉、樹干……伸伸手,踢踢腿,一個勁地向上長)小樹好高興呀。

 。3)相信小朋友們看到小樹快活地成長也一定很高興,你能不能用高興地語氣自己先來讀讀看這一小節呀!出示(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自讀,指名。

  點評:大家都是個愛護小樹的好孩子。齊讀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結合字詞理解,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課文,讓孩子體會小樹沒有太陽時,那種寒冷、縮著身子,嘆息,叫喊著:“好冷呀,凍死我了,快要被凍死了……”這種情感,運用角色轉換的方法,通過有太陽和沒太陽的比較,讓孩子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

  (二)第二小節

  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二小節,邊讀邊思考:我為什么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1)反饋交流:小鳥不會挨餓,鳥媽媽不用再去遙遠的地方尋食。(答案多元化)

  四人小組合作畫一畫:鳥媽媽辛苦、小鳥痛苦的畫面

 。2)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能通過畫面講述當時情境。

  a:聽了小朋友講述的畫面,我覺得鳥媽媽真辛苦呀,你為什么這么畫呢?課文里哪些地方給了你提示?(遙遠、尋食)

  我們教室到校門能算遙遠嗎?那怎樣可以用上“遙遠“呢,鳥媽媽還用翅膀飛翔,一天要飛很多的來回,畫上的鳥媽媽已經筋疲力盡飛不動了。你畫得真像。那尋食呢?(要用心的尋找食物,也很累很辛苦)巡場時針對性地挑選好與尋食有關的圖畫。

  b:介紹完鳥媽媽,看得出小鳥在家等著媽媽也很痛苦。你這么畫小鳥一定有你的理由,你又從哪里找到你的依據呢?(等待、哭泣)隨機教學:哭

  現在有了馬良的神筆,鳥媽媽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小鳥就能吃到好多的食物,如果你是鳥媽媽,你是小鳥這時你的心里會怎樣想呢?(開心,高興)小鳥開心什么?鳥媽媽開心什么呀?此時他們的高興的心情,你能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價

  (3)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四人小組的自學,由扶到放,講究學習方法,從讀中學,培養合作精神,能通過畫面講述故事,練說,從情境中體會情感,知道鳥媽媽的辛苦,小鳥挨餓的痛苦,通過強烈的對比從而體會有了谷粒后的那種喜悅的心情,知道小作者是個很有愛心,愛護鳥類的好孩子。]

 。ㄈ┑谌」

  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小節,自主選擇上兩節學習方法學習。思考:為什么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反饋交流:因為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有健康的身體了就能和我們一起玩,一起快樂地成長。(答案多元化)

  朗讀的方法:西西和我們大家有什么不一樣呀?(我們可以奔跑、跳躍,自由地游戲,但西西只能呆在家里,一個人孤單的和小樹小鳥做伴)(答案多元化)

  西西真不幸啊,太可憐了,F在好了,有了馬良的神筆,西西恢復了健康,那你們一定很高興,你能用高興快樂的感覺來讀讀嗎?

  a:自讀、指名讀、生評價、同桌讀、齊讀

  b:如果你是西西,你的好朋友幫你恢復了健康,讓你可以自由快樂地成長,你最想對你的好朋友說什么話呢?

  c:感悟后再讀。

  四人小組合作畫畫:上臺講述畫面,說說你為什么這么畫?

  [設計意圖:文章的段落簡潔明了,前兩小節由扶到放已有了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加深印象,發揮個人所長,發散思維]

  四、小練筆

  學到這,我們知道了小作者三個美好的愿望,他那時的心情是那么的快樂,那么的興奮,那么你有什么最想實現的愿望嗎?能學著課文的樣,也來當當小作家嗎?

  寫作交流,師生互評。及時反饋孩子的愛心,給予最高的榮譽和肯定。

  [設計意圖:一位外國作家說: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讓學生發揮想象,仿照課文進行小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并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五、生字教學,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良、縮、遙、尋、食、泣、健、康、操

  開火車讀,(尋你有什么好辦法記?寫),良和食你有什么發現?(捺、點、人),泣其實就是哭的意思。

  2.指導書寫

  比較難寫好的字是“操、場”。“操”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場”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假如》不但幫小作者實現了愿望,還讓大家也實現了許多美好的愿望,老師看得出*班的小朋友都是很有愛心的好孩子,希望我們齊心協力一起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讓我們的家園變的更加美好!(補充板書,突出“愛心”。)

  板書:23.假如

  課后反思

  1.緊抓訓練主線,兩種學習方法并行

  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強語感,發展語感。通過緊抓文中重點字詞的理解,以讀為主,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課文,運用角色轉換的方法,通過有太陽和沒太陽、有食物和沒食物、健康與不幸的比較,讓孩子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從情出發,噴發愛心。誦讀課文這一環節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增長知識,同時可以全方位地積淀語感經驗。

  單一的朗讀訓練與指導,不能讓學生真正感悟,讓學生動手做一做,畫一畫更能加深印象,誦讀課文后,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理解描畫當時的情境,并上臺講述畫中內容,邊說邊有動作演示,更加生動,更加入境入情,效果不錯!

  2.重視學生個性培養,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故事的形式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內心,朗讀這首詩時,孩子產生許多共鳴,小鳥挨餓的痛苦,鳥媽媽尋食的艱辛,很容易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為孩子無私奉獻的感情;孩子對大自然、對小動物、對自己的朋友有種無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通過小練筆的方式,將孩子真善美一面展現出來,課上孩子的“假如”,讓我感受到一顆無私而又純真的愛心。

  3.疑惑和不足:

  教學設計時想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探究課文,但語文教學總是一種缺憾的藝術,總有所欠缺。教學時,我“不放心”地“抱”著學生走,自己的體會比學生多,將自己的感情“強加”給學生,似乎就是我一個人的課堂,這實在是一個敗筆。

  怎樣從文本出發,最后又回歸文本本身,并有階梯性的,層層漸進,這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我不斷地推敲,不斷地鉆研。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規范書寫4個漢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我要給……”的句式說話。

  3、能展開個性化的閱讀,初步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用“我要給……”的句式說話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孩子們,假如你有一個有求必應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變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張神奇的飛毯,你想到哪兒去?假如你有一盞阿拉丁神燈,你想用它來實現什么愿望?假如我們擁有這些神奇的法寶,我們會讓夢想飛揚,看來想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來做這樣一個假如吧。(讀課件:假如)

  2、舉起右手,跟著老師寫一寫。(生書空,師板書。)

  3、帶著美好的希望和祝福再讀讀課題——(生:假如。)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孩子們,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兒童詩歌,昨天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老師想知道,你讀了幾遍呀?(評價:你真會預習!預習工作很重要,你給大家做了好榜樣。)

  2、現在,老師請你再讀一遍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看看你是否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開始。ㄉ杂勺x,板貼:讀通)

  3、(1)你們讀得這么認真,詞語寶寶出來了。瞧,誰當小老師?(領讀帶拼音的詞語,一排請一個小老師。師評價這幾個字,正音:良、縮、尋、食、健、康、操)請阮牧等c生

 。2)去掉了拼音,還能讀嗎?讀給同桌聽聽,開始!

 。3)開小火車讀。現在我要請坐得最端正、聽得最認真的一組來領著大家讀讀。

  (4)讀得棒極了,另一組詞寶寶也來湊熱鬧了。自己讀讀吧。ǔ鍪荆捍扒暗男浼t紅的太陽寒冷的北風好吃的谷粒遙遠的地方健康的身體)誰當小老師?給小老師提個醒,中間的“的”讀得輕一點。一起讀吧。ㄗx出節奏)

 。5)這首兒歌里還藏著一個多音字寶寶呢!誰來讀給大家聽?(你讀得很正確,真棒!或“你真棒!”)還有哪些好朋友?(真了不起!你真會積累詞語!)

  4、(1)出示單獨的生字,同桌互讀,F在,單個的字寶寶站在了我們面前,你還認識嗎?同桌互相讀讀。

  (2)這些字寶寶可有趣了,用你的方法來記住它。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吧。

 。A設:良加上人字頭就是食,食物去人就是良。體去一橫就是休。猜謎記字:雙、哭。換一換的辦法記遙泣場)師用記字方法點評。

  我要開小火車來考考你們的認字本領,哪列火車最精神我就往哪開!

  4、字寶寶夸你們真聰明,這下再讀課文就一定能讀通順了。詩歌的小節和小節間是空一行的,那我們的課文是幾小節?老師讀第一小節,女生讀第二小節,男生讀第三小節,最后一節咱們一起讀,誰的讀書姿勢最漂亮!

  三、細讀課文,讀出感情

  1、讀得真流利!可是課文不但要讀通順,還要讀懂它的內容。(板書:讀懂)請你再快速地讀讀課文,想想作者要用馬良的神筆畫些什么?

  2、交流。說得很正確,能用上“我要給誰畫什么”的句式來說說嗎?(板書:我要給……)后b,再a,

  3、是啊,小作者我用馬良的神筆畫了許多東西,我要給——(引讀并出示: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我要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

  4、是啊,那么寫這兩句話的是課文的哪兩個小節呢?請阮牧等c生(課件變色兩句,預設生:1、2小節。)請你再讀讀這兩節,你又會讀懂些什么呢?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請打個小問號,開始!

  5、交流感悟。

 。1)從第一小節中,你讀懂了什么?先c,后b,再a

  預設:我讀懂了作者要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給小樹。

  為什么要畫“紅紅的太陽”?從課文中找句子讀讀。

  因為要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長,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小樹們,寒冷的北風呼呼刮著,趕快縮起身子,我聽到了輕輕的嘆息。你在嘆息什么?

  我太冷了,要是有太陽就好了。

  滿足你的愿望,瞧,太陽升起了,而且是——紅紅的。小樹,你感受到了什么?(溫暖極了)難怪你快活地笑了。讓我們把祝福送給小樹吧,自己讀讀第一小節,比比誰讀得美!開始。ò鍟鹤x美)

  (生個別讀,喜歡送祝福給小樹的起立讀,齊讀。)

  預設2:我讀懂了作者很愛護小樹,不想讓小樹在冬天感到寒冷。

  你真會讀書,你從詩中的哪句話讀懂的?

  讓小樹在冬天…輕輕嘆息。(同上指導)

 。2)再來看看第二小節,你又讀懂了什么呢?先c,后b,再a

  預設:我讀懂了小作者要給小鳥畫許多的谷粒。

  是的,看,這就是谷粒。(課件出示)你知道什么?

  我讀懂了有了谷粒后小鳥就不用埃餓了。

  看出來你和作者一樣愿意幫助小鳥。你從課文的哪句話中知道小鳥在挨餓?

  鳥媽媽再也不用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讓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遙遠就是?從這個詞語中你讀懂了什么?

  那么長時間的等待,小鳥心里一定非常——(著急)

  從課文的哪里看出小鳥等得太焦急了,餓得太久了?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捎辛斯攘:蟮男▲B開心極了,它們仿佛在說:“!”

  來,把祝福送給小鳥,幫助它,美美地讀讀第二小節,開始。猩、女生起立賽讀。)

 。3)你們讀得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真厲害!老師送你們一點音樂,能不能把1、2小節連起來讀美了?(配樂讀)

  6、拓展訓練

 。1)孩子們,作者希望用馬良的神筆畫一個太陽溫暖冬天的小樹,想畫一些米粒喂養饑餓的小鳥,多么美好的祝愿啊,你也能說說你的祝福嗎?(隨機:和你的爸爸或媽媽說說,開始。

 。2)誰來把你的祝福送給大家(隨機:請5個孩子,一句接一句說,連成詩。配樂。)真是202班的小詩人,了不起!先c,后b,再a

  四、書寫指導

  1、相信你們能把字也寫得棒棒的!

  2、讓我們來寫寫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它們放到田字格家去時,要注意什么?(雙左右相等,其余左窄右寬。)

  3、師范寫雙、場。邊寫邊提醒注意雙的點和捺,場的第四筆筆畫名稱。

  4、生練習書寫,做寫字操:打開我的本子,拿好我的鉛筆,挺直我的小腰,一尺一寸要記牢。師巡視指導。

  5、小結:小作者還要用馬良的神筆送什么祝福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復習本課生字詞。

  2、在熟讀文的情況下再有感情地誦讀。

  3、仿照課文的句子練習說話:我要給----------------。

  假如我有一只神筆,我最想畫—————。

  4、引導學生有關愛殘疾人的意念。

  5、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認讀生字詞:尋找良好一雙操場哭泣食物身體商場

  2、全班齊讀課文一次。

  二、有感情朗讀課文

  1、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一節

  師:這篇課文小作者用了三個小節來講了自己的愿望。同學們最喜歡哪一節就把你最喜歡的那一節讀一讀。

  2、學生匯報讀文,并自由說話。

  三、重點指導朗讀第三節,理解這一節所表達的意義。

  1、師范讀第三節。

  師:老師發現大部分同學們都喜歡第一,二節,但是老師更喜歡第三節。想不想聽一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2、學生自由練讀第三節。

  師:還有哪些同學也跟老師一樣喜歡這一節呢?你能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一節嗎?請徐欣等b生,再陳諾等a生

  生:因為文中的小作者給他殘疾的朋友畫一雙腿,讓他可以跟我們一樣玩耍,我覺得很感動,所以我喜歡這一節。

  生:。。。。。。。。。。

  師:嗯,你們的感情出來了。那帶著這份感情把這一節好好讀一讀吧。

  3、男女比賽讀。

  四、擴展,練習說話。

  如果我有一只神筆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

  我要畫一所美麗的學校,

  讓所有的失學兒童,走進這所寬敞的學校,

  讓他們在這里快樂的生活、快樂的學習,

  讓他們得到老師們的關心、幫助和愛護。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

  我要畫一股清泉,

  讓它滋潤北方那干旱的大地,

  讓萬物復蘇,讓沙漠變成綠洲,

  讓天空更藍更青,到處百花爭艷。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

  我要畫……

  1、自由讀。

  師:馬良的神筆真是太好了。課文中的小朋友用它的神筆給了小樹溫暖,給了小鳥溫飽,還給了她的朋友健康。還有一位小朋友,如果他有一支神筆,他也想給不同的人畫不同的東西。我們來看一看,他畫了什么?

  2、指名讀。

  3、自由說話。

  師: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神筆,你又最想畫什么呢?先c,后b,再a,最后再c。

  生: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________,要給________,還要給_____。

  五、指導寫字。

  作業完成情況及存在問題:

  1、“哭泣”寫成“哭氣”不少,要強調。

  2、盡管已經練習過“我要給…”的句式,還結合最后一題連起來說過,但寫的時候仍然有這樣那樣的錯誤。說明從說到寫還有距離,不能光說不動筆。

  課后回顧及反饋:

  《假如》的第一課時是家長開放日的課,非常非常安靜的課堂非常適合這首抒情的詩歌。唯一有所遺憾的是情感的體驗不夠深入,趣味性少了一點兒,以后在家長開放日課的選擇上還要斟酌。第二節課下來,我長長的吁了口氣,倒不是因為我終于把這節課上完,而是為學生在這節課中真正有所收獲而感到欣慰和輕松,其實細細品味,除此而外,更多的應該是喝彩,為誰?學生。

  師: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神筆,你又最想畫什么呢?為什么?

  生1:我要給窮人畫一幢樓房,他們再也不會到處流浪。我要給四川地震的孩子...我還要給......

  師:我們能不能幫助修改一下?

  生1:把“窮”改成“貧窮”

  師:你們覺得他們還不夠窮?師生同笑。

  生2:不,把“貧窮”換成“無家可歸”

  “好,更準確“師生肯定。

  師:還有需要改動的嗎?

  生1:“一幢樓房”不好,改為“一幢高大的樓房”。

  生2:“到處流浪”改為“露宿街頭”

  此時,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互相碰撞著,就這樣,他們創作出了一首首充滿著純真、充滿著關愛的小詩。是他們使我在課堂中激動、興奮,讓我沉浸其中,久久的回味著……難道這不是一種享受嗎?難道這不是幸福嗎?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良、縮”等9個生字,會寫“食、縮”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在感情朗讀中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環境。

  【信息資料】生字詞卡片,準備課件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掛圖。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一、講故事:

  播放故事錄音《神筆馬良》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呢?有一位小朋友也有這個夢想,假如他擁有了馬良的神筆,他都會畫些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

  二、對話平臺

  (一)初讀

  1、教師配樂范讀詩歌。

  2、自由練讀詩歌,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3、把課文中你喜歡的一節讀給你的伙伴聽一聽,互相評一評。

  4、請四名同學分小節讀課文,大家聽讀評議。

 。ǘ┳R字

  1、出示文中生字,同桌互做小老師認讀、正音。

  2、指名開火車讀字,組詞。

  3、組內玩抽卡游戲,交流識字方法: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憶字形,如順口溜記“哭”字:一只小狗兩張嘴。換偏旁識字(拉──泣、澡──操),加偏旁識記(寸──尋、良──食、建──健)等。

  4、游戲:摘取幸運號。認讀幸運星上的生字,讀對的就得到一顆幸運星。

  三、讀議

  1、在讀得正確的基礎上再細細讀課文一遍,看看課文有幾節;這個小朋友用神筆畫了幾種東西?(太陽、谷粒、一雙好腿)

  2、你喜歡那一小節就仔細讀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3、抽生談自己的想法,師相機指導朗讀,生談到哪段就讀哪段。

  4、這個小朋友總是為別人著想,真是個善良的好孩子,你喜歡她嗎?那你想怎樣來讀課文呢?生自由讀課文。

  四、練習(讀讀比比,體會句子的不同,再練習說一說)

  我要給小鳥畫許多的谷粒。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來許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給( )

  五、朗讀

  1、有感情地練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分組匯報朗讀,教師有重點地加以指導。(如“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句在四小節中語氣要有不同變化。各段描繪的對象不同,朗讀時應該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3、評出朗讀小能手。

  六、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尋、哭、良、食”4個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找出容易寫錯的字如“哭(少點)食(最后一點寫成捺)。

  2、教師范寫“哭、食”二字,學生觀察、評議。

  哭:上面兩個“口”,像兩只眼睛,下面是“犬”,不是“大”,可以將那一點看成流出的眼淚。

  食:提醒學生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3、學生自由練寫、教師隨機展示優秀作業,評出小星星。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學生在桌面上擺好課本、生字卡,教師說字音、學生舉字卡、組詞,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2、文中的小作者都想畫些什么?為什么?(指我板畫,并說一說。)

  二、朗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一說你感受到的小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喜歡他嗎?

  讓學生在閱讀之后交流各自的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受到了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教育。

  2、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讀。

  三、背誦

  1、同桌合作背誦課文。

  2、創設情境練習背誦。(可結合板書練背誦;可邊閉眼想象畫面邊背,也可一邊動手畫畫,一邊練背。)

  3、舉行背誦比賽。

  四、練習

  文中的最后一小節作者沒有寫完,請你發揮想象,可以幫他讀寫一段詩歌,也可以幫他把愿望畫下來,再把想法寫出來。

  五、寫字

  1、出示“雙、體、操、場”4個字,指導學生觀察、找出不好寫和易字錯的字。進行交流。(如“操、場”不容易寫好、“體”易寫錯(少橫)。

  2、教師指導書寫“操、場”二字。

  3、學生描紅、臨帖,互相交流展示作業。

  作業布置:書寫作業,完成同步。

  教學反思: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不全全包辦,亦不可袖手旁觀,而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有目地的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加以指導,甚至范讀,對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續編小詩這一拓展練習是對學生語言文字的一個訓練,也是學生理解,欣賞能力的體現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創新思維。

  下水文:

  假如我有一只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偏遠的山區

  畫一個發電廠。

  那里的人們

  再不用在昏暗的油燈下做活。

  明亮的燈光

  精彩的電視

  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活力。

  假如我有一只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我們的地球

  畫一臺超級吸收污染器。

  讓我們的家園

  氣候不再變暖,

  北極熊和企鵝能自在地生活在北極

  讓非洲的兄弟姐妹不再擔憂會失去自己的家園而哭泣。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11

  設計意圖

  1.“詩化心靈”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凈化美化學生心靈的過程。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線”的思想,讓學生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2.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它不僅是一種認知活動,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中多角度互動對話。在對話中,學生進入文本,觸動心靈,獲得獨特的體驗和真切的情感。

  3.在積極倡導新課改的大潮中,我們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課始,我就安排學生自主、個性化識記生字,讀通讀順課文。同時,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通過模仿、想象等理解、感悟字詞的精妙與意蘊。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兒童詩,小作者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首小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適宜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美好愿望,產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學情分析:

  本課人文性比較強,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低年級孩子對大自然、小動物等充滿著無言的愛,在他們內心里世界萬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們的全部。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課文語言的優美,讓學生在讀中積累,并學以致用,應該利用課文中的空白,滿足學生表達的愿望,讓學生在表達中悟情、明理,讓學生的情、作者的情與教者的情相互交融,達到一致的境地。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低年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學生都喜歡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以讀代講、讀中領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本課利用多種形式朗讀,在朗讀中充分調動學生對本文的感悟,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體現合作意識,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感、人格的目的。

  教學策略:

  情境創設策略。教師通過播放動畫和音樂,創設情景激發想象,引導表演、讓學生體會小樹在寒風中顫抖嘆息. 精美的圖片和音樂渲染,培養學生想象說話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

  以讀促講,朗讀感悟,創設民主、輕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充分想象,并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把感受和理解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從而也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鼓勵創造策略。這個部分是學生在充分感悟關愛、體驗關愛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表達關愛情感的語文實踐活動。生成性教學關注學生的個性展示,讓個性的思想自由馳騁,創造的火花不斷閃現。同時又關心文本的情感取向,將學生引向思維碰撞,在碰撞中進一步體驗文本情感,展開合理想象,在探究中不斷享受,讓每一個生命在語文課堂上充分展現活力。

  學習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認讀9個生字及8個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創設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書、感悟、體驗中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識9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關愛他人的愿望。

  難點:朗讀詩歌時,注意詩歌的節奏性和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ㄒ唬┕适聦,情感鋪墊

  1、你們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想不想一起看看《神筆馬良》的動畫片?

  (課件出示《神筆馬良》動畫片片段)

  2、小朋友們看得那么專注,你們喜歡神筆馬良嗎?說說你的心里話。

  3、馬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神筆,為窮人做了很多好事,實現了他心中的愿望。你們想擁有這樣的神筆嗎?

  4、有一位小朋友也非?释麚碛旭R良的神筆,因為她想用馬良的神筆做許多許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想聽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的課文《假如》。

  (板書課題)讀課題

  師配樂為生朗讀課文。

 。ㄔO計意圖:運用學生最喜歡的動畫片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情感世界,為學習課文營造氛圍和情感鋪墊)

 。ǘ┳灾鲗W習,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

  找到淘氣的生字寶寶,用“o”劃出并讀準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識記生字。

  2.集體交流

  (1)自讀后,還有沒有覺得難讀的字詞?(采用同伴互助解決)

  重點學習:多音字“還”

 、僮x文中的句子,誰來給[huan]找朋友?(還書、歸還……)

 、谀氵知道它的另一個讀音嗎?(hai)也來找朋友?(還有、還是……)

 、圩x讀這兩組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2)同是一個字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

  (設計意圖:運用自主識字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ㄈ┳x悟結合,體驗情感

  我們天天生活在快樂與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處處都美好,還有許多不幸需要我們去關愛,去幫助。請看:(課件呈現三幅圖)

  預設:

  1.學習第一節

  (1)圖1: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

  “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2)師:“呼──呼──”北風一陣接著一陣,小樹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學生親身體驗:全體起立, 師播放北風呼嘯的聲音,學生“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ㄔ趧幼髂M中理解“縮”、“嘆息”)

  角色轉換,師生對話: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

  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陽光、溫暖、幫助、關心……)

 。ㄔO計意圖:在動作模擬、師生對話中,深入閱讀,感悟詞句,體驗情感)

 。3)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多么惹人憐愛,這位小作者也和我們一樣,很想幫助這棵小樹。

  邊引讀邊在課件原句的基礎上出示第一節詩。

  (4)師: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小樹身上,小樹,小樹,現在你感覺怎樣?

 。5)看到小樹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作者的心里(很開心),我們的心里也很(開心),讓我們快樂地讀讀小作者和我們的美好的心愿。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在師生評議練習有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節過渡:紅紅的太陽給小樹帶來了溫暖,讓小樹快樂地成長,可是生活在小樹上的小鳥卻不停哭泣。圖2:樹枝上鳥窩中的兩只小鳥神情悲傷,滴著眼淚。

 。1) “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引導:小鳥在苦苦等待什么?鳥媽媽飛呀飛,會飛到哪些遙遠的地方呢?(在想象說話中明白“遙遠”的意思)

 。2)鳥媽媽為了給小鳥尋食,多么辛苦,而小鳥(生讀)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此刻,小鳥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飯、面碎……)

  (3)善良的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生:谷粒)(課件出示第二節詩)。

  指名讀

 。4)朗讀指導:有了小作者畫的谷粒,小鳥吃得飽飽的,再也不挨餓,無憂無慮地生活,小作者和我們的心情怎樣?(高興、喜悅……)

  男女生賽讀

  3.學習第三節詩過渡:和小樹、小鳥相比小作者的朋友西西更是不幸的。圖3出示傷感音樂。

  (1)讀“西西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2)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沒有一雙好腿”給西西的生活帶來多少不便、痛苦?(在想象說話中感悟“不幸”一詞)

  西西,原來他也和你們一樣有一雙健全的腿,可一場意外的事故,使他永遠不能站起來了。

  他真想念以前的日子,真羨慕你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西西如果能重新站起來,他一定要去爬山,去游泳。

 。4)你們對西西的關心發自內心。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體,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們一樣,都讀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節詩)

  自由朗讀

 。5)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為有許多像小作者那樣善良的人在關心她。我們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來,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ㄔO計意圖:在傷感的音樂中,在”不幸”一詞的理解中,學生走進文本,感受到沒有一雙好腿的西西的痛苦,產生了要幫助西西,還西西快樂的強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滲透水到渠成,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ㄔO計意圖:本環節精美的圖片和音樂渲染,培養學生想象說話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

 。ㄋ模┩卣瓜胂,釋放情感

  1.小作者極其渴望有枝神筆,但卻不是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畫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現在我們就來把小作者這三個美好的愿望連起來讀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好聽的音樂。(配樂背誦)生自由讀。

  讓我們齊讀全文,一同來享受小作者帶給我們的美好。

  2.小作者的愿望只有這三個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感悟文末的省略號)

  3.放飛想象:讓學生想象假如小作者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還畫什么,模仿詩歌的格式讓學生說一說,同時讓學生體會詩歌的形式.

 。ㄔO計意圖:在入境感悟體驗后,學生有一種表達的愿望在涌動。抓住時機,發散、拓展學生的思維,給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間,引導他們進行創新思維,在思維中傾訴關愛他人,關愛自然的激情.既達到了語言積累的目的,又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學習。)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結束語:

  我們沒有馬良那樣的神筆,但是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愛心,都有關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吧!出示背景音樂《讓愛傳出去》。

  作業:1.有滋有味地背誦詩歌。

  2.課外閱讀兒童詩,準備召開一次詩歌朗誦會。

  3.給課文配上插圖。(選做)

  板書設計: 23假如

  關愛(心形圖示)

  有一枝神筆

  小樹小鳥朋友……

  《假如》教學反思

  元寶學校 劉振宇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這首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詩歌的內容接近孩子的認知水平,反復朗讀就能理解。

  通過教師通過播放動畫和音樂,創設情景激發想象,引導表演、讓學生親身體會小樹在寒風中嘆息,將孩子們帶入小樹在冬天受凍的情境,感受小樹的痛苦,再引入到“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孩子們自然的就結合書中的想象說出給小樹畫上一個“紅紅的太陽”。接著讓孩子們看小鳥的圖片,情境融合發揮想象讓他們說出自己看到的感受,他們都體會出小鳥們饑餓。這樣順利的引入到“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孩子們:“我會給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由小樹的快活和小鳥的快樂,反襯引導出不幸的朋友西西,傷感音樂的渲染更讓學生同情之心由然而生,再自然的引出“假如我一枝馬良的神筆……”,孩子們自然的體現出他們應有的善良:“我會給她畫一條好腿……”并分別說出假如西西有了這一雙好腿后的心情,感受西西的喜悅。這三小節詩的學習,都是先將孩子們引入詩中情境自然的感受詩人的想象,再讓學生在讀中得到體會感情然后得到升華。

  一位外國作家說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著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他們在詩歌創作方面具備天資。所以在學習這篇詩歌的時候,我嘗試讓孩子們進行這方面的練習。通過想象:“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文中的小做還想畫什么?”來練習用詩歌中的格式說話。孩子們的回答也非常精彩。

  最后我以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作為結束語,學生們也能隨我說出這句話,說明學生在學習上真的有了收獲!蹲寪蹅鞒鋈ァ返囊魳泛透柙~很受學生的歡迎。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12

 。ㄒ唬┙虒W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發揮想象,引導學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

  4.初步認識詩歌的特點,學寫詩歌。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

  教學難點:通過強烈對比,感受情感。

 。ㄈ┙虒W過程

  一、講故事,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誰來講給同學們聽?(從前有個叫馬良的窮孩子,他很愛畫畫,可是買不起筆,他就用樹枝在沙地上練習畫畫。一位神仙老爺爺被感動了,就送給他一枝神筆。馬良用這枝神筆畫了一條魚,魚就活了,馬良把魚送給了幾天都打不到魚的漁夫;他畫了好多的糧食,讓餓肚子的窮人吃上了香噴噴的大米飯。馬良用這支神筆幫窮人做了好多好的好事。)他的這支筆真神呀!

  發散說話:師: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最想幫助誰畫什么呢?(指名交流)

  揭題“假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假如》。

  (板書課題:假如并讀讀課題。)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作者最想實現的愿望吧!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孩子們較熟悉的神話故事導入,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內容]

  二、讀文、識字、感悟

 。1)自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借助楓葉和蘋果上的拼音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馬良、縮著、遙遠、尋食、哭泣、健康、操場、嘆息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指名、帶讀、

 。3)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學生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小蘋果)

 。4)再讀課文

  師:同學們生字都讀的不錯,老師想大家讀課文一定更棒,課文里的小作者有哪些愿望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找一找。

 。5)師: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作者愿望是什么嗎?(你能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說說話嗎?)(師隨機板書:)指名

 。6)師:你能把剛才3位小朋友談的話并成一句話來說嗎?(引導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給——和給——說話)。指名

  (7)師:作者想實現很多愿望,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3個愿望

  [設計意圖:在認讀生字中鼓勵學生以主人翁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比賽也是學生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對詩歌有了整體感知,接著讓學生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的句式,說清了詩的大意,把感知的課文與課文與聽說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又用“我用馬良的神筆給……、給……和……”進行句式的轉換,讓學生初步感受同一意思可用同的方式來表達。]

  三、指導朗讀,誦讀課文

  創設情境,出示句子。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一)第一小節

  (1)我為什么要給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呢?

  反饋交流:冬天,小樹不會覺得冷了,可以快活地成長。(答案多元化)

  (2)沒有太陽的時候,小樹會怎樣呀?小樹在可憐地說話,課文里用了哪個詞告訴我們呀?(輕輕嘆息)現在有了太陽,他們就不會再嘆息,他們就可以在太陽底下快活地成長了,怎樣是快活地成長呀?(樹葉、樹干……伸伸手,踢踢腿,一個勁地向上長)小樹好高興呀。

 。3)相信小朋友們看到小樹快活地成長也一定很高興,你能不能用高興地語氣自己先來讀讀看這一小節呀!出示(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自讀,指名。

  點評:大家都是個愛護小樹的好孩子。齊讀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結合字詞理解,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課文,讓孩子體會小樹沒有太陽時,那種寒冷、縮著身子,嘆息,叫喊著:“好冷呀,凍死我了,快要被凍死了……”這種情感,運用角色轉換的方法,通過有太陽和沒太陽的比較,讓孩子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

 。ǘ┑诙」

  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二小節,邊讀邊思考:我為什么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1)反饋交流:小鳥不會挨餓,鳥媽媽不用再去遙遠的地方尋食。(答案多元化)

  四人小組合作畫一畫:鳥媽媽辛苦、小鳥痛苦的畫面

 。2)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能通過畫面講述當時情境。

  a:聽了小朋友講述的畫面,我覺得鳥媽媽真辛苦呀,你為什么這么畫呢?課文里哪些地方給了你提示?(遙遠、尋食)

  我們教室到校門能算遙遠嗎?那怎樣可以用上“遙遠“呢,鳥媽媽還用翅膀飛翔,一天要飛很多的來回,畫上的鳥媽媽已經筋疲力盡飛不動了。你畫得真像。那尋食呢?(要用心的尋找食物,也很累很辛苦)巡場時針對性地挑選好與尋食有關的圖畫。

  b:介紹完鳥媽媽,看得出小鳥在家等著媽媽也很痛苦。你這么畫小鳥一定有你的理由,你又從哪里找到你的依據呢?(等待、哭泣)隨機教學:哭

  現在有了馬良的神筆,鳥媽媽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小鳥就能吃到好多的食物,如果你是鳥媽媽,你是小鳥這時你的心里會怎樣想呢?(開心,高興)小鳥開心什么?鳥媽媽開心什么呀?此時他們的高興的心情,你能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價

 。3)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四人小組的自學,由扶到放,講究學習方法,從讀中學,培養合作精神,能通過畫面講述故事,練說,從情境中體會情感,知道鳥媽媽的辛苦,小鳥挨餓的痛苦,通過強烈的對比從而體會有了谷粒后的那種喜悅的心情,知道小作者是個很有愛心,愛護鳥類的好孩子。]

 。ㄈ┑谌」

  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小節,自主選擇上兩節學習方法學習。思考:為什么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反饋交流:因為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有健康的身體了就能和我們一起玩,一起快樂地成長。(答案多元化)

  朗讀的方法:西西和我們大家有什么不一樣呀?(我們可以奔跑、跳躍,自由地游戲,但西西只能呆在家里,一個人孤單的和小樹小鳥做伴)(答案多元化)

  西西真不幸啊,太可憐了,F在好了,有了馬良的神筆,西西恢復了健康,那你們一定很高興,你能用高興快樂的感覺來讀讀嗎?

  a:自讀、指名讀、生評價、同桌讀、齊讀

  b:如果你是西西,你的好朋友幫你恢復了健康,讓你可以自由快樂地成長,你最想對你的好朋友說什么話呢?

  c:感悟后再讀。

  四人小組合作畫畫:上臺講述畫面,說說你為什么這么畫?

  [設計意圖:文章的段落簡潔明了,前兩小節由扶到放已有了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加深印象,發揮個人所長,發散思維]

  四、小練筆

  學到這,我們知道了小作者三個美好的愿望,他那時的心情是那么的快樂,那么的興奮,那么你有什么最想實現的愿望嗎?能學著課文的樣,也來當當小作家嗎?

  寫作交流,師生互評。及時反饋孩子的愛心,給予最高的榮譽和肯定。

  [設計意圖:一位外國作家說: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讓學生發揮想象,仿照課文進行小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并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五、生字教學,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良、縮、遙、尋、食、泣、健、康、操

  開火車讀,(尋你有什么好辦法記?寫),良和食你有什么發現?(捺、點、人),泣其實就是哭的意思。

  2.指導書寫

  比較難寫好的字是“操、場”!安佟弊值臅鴮戧P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皥觥弊值臅鴮戧P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假如》不但幫小作者實現了愿望,還讓大家也實現了許多美好的愿望,老師看得出*班的小朋友都是很有愛心的好孩子,希望我們齊心協力一起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讓我們的家園變的更加美好。ㄑa充板書,突出“愛心”。)

  板書:23.假如

  我的思考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3課。本課人文性比較強,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低年級孩子對大自然、小動物等充滿著無言的愛,在他們內心里世界萬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們的全部。

  教學時,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過重點字詞的理解,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運用朗讀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喜讀、愛學;接著,通過角色轉換,感悟真愛,引導學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養審美意識,進行小練筆,學寫詩歌,發揮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結,想象是美好的,但現實中卻不能實現太多的愿望,這需要孩子從身邊做起,關愛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那么我們的大自然會更美,小動物們的生活會更好,一些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會遠離。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9個字,會寫9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詩歌內容。

  3.有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以及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內蘊(懂得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馬良的神筆知道嗎?假如你現在手里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打算畫些什么?(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板書:假如)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發揮美好的想象學習第23課《假如》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課文中的小作者,要用這馬良的神筆實現自己的許多美好的愿望,請大家打開課93頁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文章中讀不準字音的生字。

  2、孩子們,讀完了嗎?你關注生字朋友了嗎?書上的小樹葉、小蘋果可以幫助你準確認識生字呢,快和同桌一起讀讀吧!

  3、看,我用馬良的神筆將這些生字寫下了,你認識嗎?誰先來試一試?學著他的樣子,我們一起來讀一遍吧。

  4、開列小火車吧。哪列火車開起來?

  5、看,這些詞語,他們從課文里走出來,站成了一排,誰來讀呢?假如你會讀你就站起來搶著讀!

  (出示詞語)

  1、縮著身子輕輕嘆息遙遠,尋食,餓得哭泣

  讀著這些詞語,你的心情怎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來讀一讀吧。

  2、快活地成長,操場上奔跑,草地上游戲

  師:感覺怎樣?好了,這些生字、詞語你們都會讀了!

  孩子們,你能告訴老師,比如:你在哪見過尋、良、體、場?(交流識字方法)你們可真細心,老師相信你們將會認識更多的生字的!

  三、品讀呤誦,感悟全文

  師:孩子們,詞語回到詩歌里去了。那我們就能正確、流利地讀讀課文了!讀一讀、想一想,小作者要用馬良的神筆畫什么?

  1、課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光禿禿的小樹在寒冷的北風中嘆息。兩只小鳥在鳥窩里,悲傷,還流著眼淚。

  一個孩子坐在輪椅上,透過窗戶望外面的世界,他們多么需要幫助!看到這畫面,小女孩便畫下了——(太陽、谷粒、好腿,板書)

  師:看到這畫面,我很想讀讀這首詩了,孩子們,就讓我讀讀第一節吧!我剛才讀得時候,你為什么還縮著身子,你把自己當成了一棵小樹嗎?

  2、情感共鳴,角色對話: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小樹,你為什么要輕輕嘆息?小樹,你的美好心愿是什么?

  小樹,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給你畫下了紅紅的太陽,你溫暖了嗎,你想說點什么?

  師: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小樹身上,小樹不寒冷了,再也不害怕冬天。小樹快樂了,那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情讀讀呢?誰來讀?(表情動作朗誦)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孩子們,小作者想給小樹畫下了紅紅的太陽,她還想為小鳥畫什么?誰來深情讀讀第二節?請男生讀讀,女生請閉上眼睛,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說話練習。我仿佛看到——————————,仿佛聽到————— —————————。

  4、鳥媽媽為了給小鳥尋食,多么辛苦,而小鳥(生讀)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此刻,小鳥哭訴什么呢?小鳥最需要的是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5、善良的小作者知道了,所以她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生:谷粒)(課件出示第二節詩)。師:看,小鳥他們歡快地在樹林里唱歌了!(女生讀)

  讀著這節,你感受到了什么?假如是你,你想給小鳥們畫點什么?出示句子:我想給小鳥畫上———————。指導朗讀,突出小鳥的天真與急切之情。

  6、讀悟第三節:

  1)師:善良的小作者,又想到了自己的朋友——西西。她要為他畫什么呢?(畫面導入,西西的出現,令孩子們投注目光。)讀“西西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感受西西難受的心情,想想表達)

  西西真不幸,一場事故讓他失去了好腿,他傷心極了,因為他再也不能奔跑、游戲。

  2)此時此刻,看著孤單的西西來到我們面前,你想對不幸的西西說些什么?3)看著這么孤單難過的西西,讓我們把美好的祝愿送給他吧。ǔ鍪镜谌澰姡

  四、拓展

  1.小作者就只有這三個愿望嗎?你從哪里看出還有很多愿望來的?

  引導學生找出文章最后的六個點。(講解這六個點的標點符號叫做省略號,認識省略號的作用。)

  2.老師和小作者一樣愿意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相信大家和老師一樣,愿意付出自己的愛心嗎?

  3.引導學生逐步補充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失明的人。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汶川災區的孩子們。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媽媽。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一步一步放手,充分發揮想象,認識到愛心無處不在。)

  4.充滿愛心的通讀全文,達到背誦。

  六、小結

  孩子們,雖然我們沒有馬良那樣的神筆,但是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愛心,孩子們,讓我們心中的愛溢滿我們這個可愛的世界吧!

  七、板書設計

  假

  小樹

  太陽

  快活地成長

  小鳥

  谷粒

  不用去遙遠的地方尋食

  如

  西西

  好腿

  奔跑、游戲

  省略號

  教后反思: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詩歌,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全詩用并列結構的形式,引導學生學會關愛環境,關愛動物,關愛他人。

  最后一小節以“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結尾,耐人尋味,給學生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思考空間與說話、寫話練習的平臺,加上全詩語言簡煉,大量運用短語的形式,處處都是充滿美好幻想的語言,為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所以在學習這篇詩歌的時候,我抓住課后的省略號,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畫什么?”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其中不乏精彩,但美中不足的就是給大家展示的時間有點短了,而且沒有讓孩子按照課文的格式來練習。

  在這節課上我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指導朗讀的時候語言不夠具體,因而學生沒有很好的把握住詩歌主要的感情基調。比如“苦苦等待”這一個詞語,學生在讀的時候只明白小鳥是很可憐,但是還沒有想到小鳥是很無助,很孤單的。再加上讀的時間不多,學生就很難體會小樹、小鳥和西西的心情。課堂上留給孩子讀書的時間太少,使得學生沒有辦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感情,與文本達成共鳴。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14

  一、直接導入:

  1、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假如》的第一課時,假如你還記得我們學習過的生字詞,就請你大聲讀給大家聽;假如有些生字詞你還不會,那也沒關系,請你認真記,用心想,你很快也就學會了。請看屏幕

 。1)請讀出下列詞語

  善良 縮小 遙遠 尋找 食物 哭泣 健康 谷粒 身體 雙手 操場

  (2)你能選出其中的一個詞語說句話嗎?

 。3)會寫嗎?聽寫。尋找  身體  雙手  良好  哭聲

 。3)教學“操場”。

  這兩個字都是什么結構?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左邊的偏旁寫得小,右半部分寫得大。)

  現在來觀察“操”,在田字格中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三個口寫得小,第一個口稍大,寫在橫中線的上邊)在書上描一個,寫兩個。

  再來觀察“場”,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畫。老師要提醒大家“場”字右半部分的橫折折折鉤要寫端正,起筆橫要短,并且不要頓筆,折的長短和橫差不多,再折要和橫平行,再折要向里收。在書上寫。

  寫完了,同學間互相欣賞一下,如果你能發現問題,可以向你的同桌提點建議。

  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老師還想聽同學們讀課文,能讀給老師聽嗎?(分小節讀)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中的小作者假如有馬良的神筆,他要畫什么嗎?(板書:太陽——小樹  谷粒——小鳥  好腿——殘疾人)

  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畫這些?

  學生匯報,分小節學習:

  第一個假如:

  1、課文中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冬天?(寒冷的冬天)

  2、 你從哪些地方知道小樹很冷?

  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3、 來,我們一起來演演這棵小樹吧,你聽,北風呼呼地吹,寒冷的北風吹到小臉可真疼,冰冷的雨點掉進脖子里了,小樹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小樹小樹,你最需要什么? (陽光、溫暖、幫助、關心……)  

  4、瞧,太陽出來了! 在紅紅的太陽照耀下,你們快看,小樹在快活地成長。

  5、 假如你就是這棵小樹,你想說什么?

  指導朗讀

  你喜歡哪幅畫?學習第二個假如

  1、 指讀第二節,為什么喜歡?你能讀出什么心情?(高興,難過,傷心,孤單)

  2、 從哪些句子讀出了傷心的心情?有誰也讀出了傷心的心情?來,用你的朗讀也讓大家感受一下你的心情。     

  鳥媽媽因為尋找食物要飛到遙遠的地方,小鳥們會像你們一樣傷心難過,想念媽媽嗎?

  3、看到小鳥們,在媽媽的陪伴下,吃著樹上好吃的谷粒,你想說些什么呢?

  4、指導讀。

  1、剛才我們跟著小鳥一起傷心一起開心了,假如我們看見好朋友的不幸,你會怎樣呢?

  當我們在操場奔跑時,西西只能——

  當我們在草地上游戲時,西西只能——

  當我們在野外玩耍時,西西只能——

  4、多么不幸的小朋友啊,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為他畫什么?

  5.西西有了好腿,他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有了馬良的神筆真好,小樹能快活地成長,小鳥不再哭泣,不幸的朋友重新站起來,讓我們雙手捧書,帶著美好的祝福讀一讀全文吧。

  三  同學們能用很短的時間把課文背下來嗎?注意背的時候,要抓住寫作的規律,每小節的第一句話都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接著寫畫了什么,最后寫為什么畫。”

  四、拓展訓練

  同學們看,最后一節中的6個小點點是什么意思?(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小作者還要為很多希望幫助的人實現他們的愿望。)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比,你要用它做什么?請同學們看屏幕: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同學間先說一說。

  全班匯報。

  五、小結:同學們真有愛心,你們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樂于助人,明辨是非,所以,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一定給每一個同學畫一支神筆,讓你們去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吧。

《23、假如》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學生分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名詩人。”我們應當看到,兒童與詩歌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尋”等八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和游戲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學習重點分析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五、學習難點分析: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六、課前準備

  (1)教具:課件、字卡、詞卡。(2)學具:紅色心形卡片

  七、學習過程

  (一)故事導情,激趣入題

  1.講故事,奠定情感基礎:

  a.播放課件中《神筆馬良》的故事。

  b.激情引說:是啊,這枝筆可真神奇!畫什么,什么就會變成真的。假如,你有一枝這樣的神筆,你最想畫什么?

 。“神筆”可謂神來之筆,它既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又可貫穿全文始終,因此,上課伊始,我便用《神筆馬良》的故事導入新課,這既為口語交際和朗讀做準備,又奠定了學生的情感基石。)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a.引語: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純真而美好,今天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學的愿望,她寫了一首小詩,名字叫《假如》。

  b.板書課題,齊讀。

  (順勢而引,將文本自然呈現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二)初讀感知,趣味識字

  1.配樂范讀,激趣讀文。(在優美的音樂中,將學生帶入文本,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小組合作,利用撲克牌識字。(在玩中識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全班交流,游戲識字:a.七巧板游戲:如果大家能把這些生詞都讀準了,那么,這些卡片會變成有趣的圖形來。

 。ㄕn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縮著身子遙遠尋食哭泣健康操場開火車讀與齊讀相結合。)

  學習“遙”時,引導學生背誦學過的諺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學習“健康”時,引導學生想想,你在哪個地方見過“健康”這個詞?

  學習“泣”時,鼓勵學生思考,你有什么識字好辦法,向大家推薦一下?

  b.出示心形生字卡,指名讀與齊讀相結合。學生讀一個字,就在黑板上貼一個字,并有意識地貼成一個大心形。

  (在游戲識字過程中,學生參與積極的情感,并且愛學樂學,認真投入其中。)

  5.引導發現,指導書寫:

  a.課件出示“良”“食”,引導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b.老師要寫這兩個字了,誰來提醒我,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c.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d.學生練寫: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寫得好,就在旁邊畫上一顆五角星。(這是學生自評的學習過程。)

  e.練習給“良”組詞。(用“善良”這個詞自然過渡到課文的朗讀。)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1.指讀正音,并思考:善良的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給誰畫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課件:

  a.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b.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c.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3.創設情境讀,練讀第一小節:

  a.出示課件,創設情境:冬天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凍得瑟瑟發抖。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b.老師相信,現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帶著這種體會和感受有感情地讀這幾個詞。(出示詞卡: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c.小作者感受到了小樹的寒冷和孤獨,于是,她畫了一個紅紅的太陽,陽光好溫暖!這樣,小樹在冬天也能———(出示詞卡“快活地成長”)誰來快活地讀一讀?

  d.帶著你的獨特感受練讀第一小節,老師相信,這次你一定能讀得更好。(學生自由練讀。)

  e.誰來展示讀給大家聽一聽?(展示讀)

  你認為他哪兒讀得好?(評讀)

  你能比他讀得還要好嗎?(激讀,賽讀)

 。ā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本環節設計中,我力求體現這一理念,通過創設情境讀、展示讀、評讀、激讀、賽讀的方式,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樣的讀書過程也是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的過程。)

  4.同桌合作讀,讀中感悟第二節:

  a.激勵引讀:小朋友把第一小節讀得這么好,相信你們也一定會把第二小節讀得很好。請同位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檢查,練讀第二小節。

  b.同位展示讀。(可引導同位每人讀一句。)

  c.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d.聯系生活,引發情感共鳴:當你餓了的時候,在家等媽媽,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小鳥的心情和你一樣,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讀“苦苦等待,餓得哭泣”,讀出感情。)

  e.小作者想到了小鳥的可憐,就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再也不用到……(師生合作,接讀課文。)

  f.指名讀第二小節。

  (學生的體驗來自生活,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來感悟文本,這樣,讀書時的表達真實有感染力。)

  5.小組合作讀,讀出對西西的祝福。

  a.小組合作練讀第三小節。

  b.小組展示讀。

  c.置疑導讀:我們都有健康的身體,能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而不幸的西西只能……現在小作者給不幸的西西畫了一雙好腿,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他可以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他還可以……

  d.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第三小節,共同為西西祝福吧!

 。ê献魈骄渴怯行У膶W習方式,通過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探究,學生不僅有所發現,而且,合作精神、協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6.合作練讀,感悟全文:

  a.男女生合作讀:男生讀每小節的第一句話,女生讀每小節的第二句話,最后一小節,男女齊讀。

  b.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學生接讀。最后一小節,師生齊讀。

  c.讀完全文,你明白了什么?

  (結合板書中的心形,在兩種方式的合作朗讀中,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更加深刻。)

 。ㄋ模┣楦型卣梗毩晫懺

  1.教師激情總結:小作者極其渴望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沒有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了小樹,小鳥,還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有愛心的人。〖偃,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所寫的也都會實現,那么,你最想寫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筆,模仿詩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盡情地表達出來。

  2.課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______

  3.學生在心形卡片中寫話。

  4.在音樂聲中,學生展示讀,并把寫話內容貼到墻壁上的“愛心家園”中。

  5.播放《愛的奉獻》,升華情感。

  (將朗讀與寫話相結合,讓感悟的情感及時留于筆端,在美妙的音樂中,學生對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時,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ㄎ澹┱n外延展,布置作業

  把你美好的愿望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來,并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這種作業設計,使學生帶著美好的愿望,帶著自己獨特的讀書體驗走出課堂,走向寬闊的心靈牧場。)

 。┌鍟O計

《23、假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假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假如》精品課程b.教學設計一、教學總體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多形式識字,寫好生字。...

  • 《23、假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詩化心靈”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凈化學生心靈的過程。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線”的思想。學生口念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 《假如》教學設計

    一、教材特點:《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 《假如》教學設計

    詩化心靈”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凈化學生心靈的過程。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線”的思想。學生口念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 《假如》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假如》精品課程b.教學設計一、教學總體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多形式識字,寫好生字。...

  • 《假如》教學設計

    教學主題:閱讀課所屬學科:語文適于年級:二年級下冊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建議學時數:2學時教學設計:【設計理念】1.“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要以教材文本為依托,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

  • 《假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 《假如》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過程與方法: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交流閱讀感受。...

  • 《假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發揮想象,引導學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4.初步認識詩歌的特點,學寫詩歌。...

  • 《假如》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兒童詩,小作者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首小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適宜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產生關愛他人、關愛...

  • 《假如》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1.詩化心靈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凈化美化學生心靈的過程。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線的思想。學生口念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 《假如》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假如》是二年級語文上冊二十三課。這是一篇文字優美、情感豐富的兒童詩,主要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弱勢群體發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

  • 《假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2、會認9個生字,規范書寫8個漢字。3、能展開個性化的閱讀,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課文內容,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愿望!菊n時安排】第2課時。...

  • 假如教學設計

    一、直接導入:1、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假如》的第一課時,假如你還記得我們學習過的生字詞,就請你大聲讀給大家聽;假如有些生字詞你還不會,那也沒關系,請你認真記,用心想,你很快也就學會了。...

  • 《假如》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1.詩化心靈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凈化美化學生心靈的過程。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線的思想,讓學生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 | 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国产视频 | 爱做久久久久久 |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 中文亚色|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国产 |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搡少妇在线视频少妇干活了 |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 午夜快播 | 在线精品一卡乱码免费 | 一级体片a | 91九色视频网站 | haodiaoniu视频只精品 | 妇欲欢公爽婷婷在线观看 | 久草福利网 | 国产蜜臀一区二区打屁股调教 | 国产精品91xxx | 狠狠操夜夜爽 | 2014av手机天堂网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综合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 亚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 护士奶头又白又大又好模 | 亚洲欧美日韩激情 | 中国产公妇仑在线观看 | 又大又黄又爽又粗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免费毛片av | 在线看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无码A片软件 | 女人扒下裤让男人桶到爽 | 欧美猛少妇色XXXXX猛交 |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日韩久久 | 日本久久香蕉 | 污污黄网站|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丰满人妻被公侵犯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