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假如》精品課程
b.教學設計
一、教學總體目標 :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多形式識字,寫好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抓重點詞句,讀中感悟,讀中鞏固識字,讀中積累,做到流利、感情朗讀。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孩子喜歡學習漢字,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
2、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3、啟發培養學生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愛生活、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難點:
使學生有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愿望。
三、課時安排: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步了解課文,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
第二課時:深入感悟課文,把握詩歌內容,升華情感,體會“我”的美好心愿,讓學生初步具有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意識。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
1、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二、教學重點:正確認讀生字,正確書寫生字。
三、教學難點:把生字寫正確,提高書寫的質量。
四、教學方法:
采用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學習及以教師為主導進行點撥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采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隨文識字與獨立識字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運用游戲、比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針對容易讀錯的字(如“縮、泣”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此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寫字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書寫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同桌合作,觀察本課要寫的八個字,先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和不容易寫好的字,在學生觀察發現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觀察的心得,交流完畢,提醒學生端正姿勢認真書寫生字,書寫完畢,組織學生展示交流,并針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二次修改,從而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
與此同時,借助多媒體手段,通過圖文結合,聲音、視頻、文本相結合等方式進行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提高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 故事鋪墊,激趣揭題
1、小朋友們,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出示馬良的圖片)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馬良,他有一枝神筆,這枝筆非常神奇!到底有多神奇呢?讓我們一起看動畫片《神筆馬良》吧。看動畫片之前,老師要求大家一邊看一邊思考兩個問題:①這個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②馬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學生看動畫片,看完說說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調查,了解到很多孩子對《神筆馬良》的故事并不了解,因此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視頻,讓學生對馬良這個人物有一定的了解,為學習、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3、你想擁有這樣一枝神筆嗎?假如你擁有了馬良的這枝神筆你會畫些什么呢?(指名個別學生說一說,板書課題:假如)今天,就讓我們盡情幻想,學習第23課《假如》。
【設計意圖】以課題為切入點,通過簡潔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