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學設計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有一個小朋友,她也想擁有這樣一枝神筆,她想用這支神筆畫什么呢?咱們來聽一聽,(教師配樂范讀)
2、師:你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學生評一評)你想讀嗎?請同學們打開書108頁,讀一讀這篇課文吧。
在讀之前,教師提出讀書要求:
①自己讀課文,圈生字,標出節號。
②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減字,難讀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③劃出不懂的詞。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充分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
3、學習生字詞。
(1)我會讀:
①(課件顯示本課生字詞)
很多小朋友已經能正確地朗讀詩歌了,瞧,同學們剛才所畫的生字詞都跑出來了,你會讀這些詞語嗎?
a. 學生認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b. 開火車讀(讀對的在詞語下面獎勵花朵)。
②(課件顯示本課生字,帶拼音)
看哪,生字寶寶從詞語里跳出來了,你還會讀嗎?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組學得快!(同桌合作讀,開火車讀)
③讓學生觀察、發現難讀字的讀音,并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發現。(重點:“縮”、“泣”等)
(2)我會認:
①(課件顯示本課生字,去拼音)
良 縮 遙 尋
食 泣 健 康 操
瞧,這些生字寶寶頭頂上的拼音帽子不見了,你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試試看。(去掉拼音,重點檢測中下生的認讀情況,并根據學情及時進行教學調整。)
②游戲鞏固:會飛的云
師:剛才同學們學習的生字藏到了五彩云里,假如你能叫出它的名字,云兒就能飛起來了。(開火車讀生字)
【設計意圖】本課的生字詞不多,但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學習生字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非常細致地把識字教學落實到課堂中,我們不能一廂情愿地認為學習比較后進的學生能在課后自行惡補,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們,這是不現實的,特別是家庭早期教育比較滯后的地區,教師唯有扎實開展識字課堂教學,關注全體,才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另外,識字的過程可以從字到詞,也可以從篇到詞再到字,多年的實踐經驗給予我們的啟發,學生學習生字時“從篇到詞再到字”是比較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時以詞依托,使得認讀生字的難度減低不少。
(3)我會寫:
小朋友,你們剛才認識的生字寶寶已經躲在一段短文中了,能找出它并認識它嗎?試試看,你一定能行的!
①教師出示短文:在一個遙遠的村莊里,有個懶惰的人,他哭泣著四處尋找食物,后來,他被一個善良的人看見了,這位好心人送了一個面包給他,還對他說:“做操使人健康,勞動不會挨餓。”這個人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②師:你能找出生字嗎?(讓學生找出短文中的生字)
③在小組里說說如何進行識記、書寫,需要注意什么?
④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說說發現了什么?
同結構的字(上下):尋、哭、食、
同結構的字(左右):雙、體、操、場
同部件的字:良、食
左窄右寬的字:體、操、場
提示交流:
容易寫錯的字有:“哭(少點)、食(最后一點寫成捺)、體(少橫)”,記憶易錯字,可以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如“一只小狗兩張嘴(哭);
不容易寫好的字是“操、場”,“操”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好“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場”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重點講解、范寫: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