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良、縮”等9個生字,會寫“食、縮”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在感情朗讀中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環境。
【信息資料】生字詞卡片,準備課件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掛圖。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一、講故事:播放故事錄音《神筆馬良》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呢?有一位小朋友也有這個夢想,假如他擁有了馬良的神筆,他都會畫些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
二、對話平臺
(一)初讀
1、教師配樂范讀詩歌。
2、自由練讀詩歌,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3、把課文中你喜歡的一節讀給你的伙伴聽一聽,互相評一評。
4、請四名同學分小節讀課文,大家聽讀評議。
(二)識字
1、出示文中生字,同桌互做小老師認讀、正音。
2、指名開火車讀字,組詞。
3、組內玩抽卡游戲,交流識字方法: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憶字形,如順口溜記“哭”字:一只小狗兩張嘴。換偏旁識字(拉──泣、澡──操),加偏旁識記(寸──尋、良──食、建──健)等。
4、游戲:摘取幸運號。認讀幸運星上的生字,讀對的就得到一顆幸運星。
三、讀議
1、在讀得正確的基礎上再細細讀課文一遍,看看課文有幾節;這個小朋友用神筆畫了幾種東西?(太陽、谷粒、一雙好腿)
2、你喜歡那一小節就仔細讀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3、 抽生談自己的想法,師相機指導朗讀,生談到哪段就讀哪段。
4、這個小朋友總是為別人著想,真是個善良的好孩子,你喜歡她嗎?那你想怎樣來讀課文呢?生自由讀課文。
四、練習(讀讀比比,體會句子的不同,再練習說一說)
我要給小鳥畫許多的谷粒。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來許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給( )
五、朗讀
1、有感情地練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分組匯報朗讀,教師有重點地加以指導。(如“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句在四小節中語氣要有不同變化。各段描繪的對象不同,朗讀時應該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3、評出朗讀小能手。
六、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尋、哭、良、食”4個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找出容易寫錯的字如“哭(少點)食(最后一點寫成捺)。
2、教師范寫“哭、食”二字,學生觀察、評議。
哭:上面兩個“口”,像兩只眼睛,下面是“犬”,不是“大”,可以將那一點看成流出的眼淚。
食:提醒學生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3、學生自由練寫、教師隨機展示優秀作業,評出小星星。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學生在桌面上擺好課本、生字卡,教師說字音、學生舉字卡、組詞,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2、文中的小作者都想畫些什么?為什么?(指我板畫,并說一說。)
二、朗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一說你感受到的小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喜歡他嗎?
讓學生在閱讀之后交流各自的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受到了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教育。
2、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讀。
三、背誦
1、同桌合作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