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案學設計及點評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
目標 1、認識16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認識水的變化,知道雨、雪、冰雹是水變成的。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注意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界的變化。
教學
重難點 認識16個漢字。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樣變化的。
尋找識字規律。
學情
分析 1、本課,要強調字詞教學。運用多種方法達到音、形、義的結合。
2、本課是科學短文,內容比較枯燥,在教學時應盡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教學
準備 教學課件、寫有詞語的紙球。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創新設計
一、啟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下面我們就來猜幾個。1、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 。2、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落在水里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3、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靂啪啦從天降。小孩撿起捧在手,慢慢變成水一汪。4、我是什么?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學了30課你們就知道了。(板書)
讀課題。誰能用提問題的語氣來讀?咱們一起來讀。
[啟情導入環節,教者采用了兒童喜歡的謎語方式導入新課,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啟迪了學生的心智。]
二、識字。
1、初讀課文,明確讀文要求。
(1)同學們想一想,讀課文時你該給自己提點什么要求呢?
(2)教師提示:特別要注意讀準字音,不加字也不丟字。自己讀一讀!
2、帶音節讀生字。
下面啊老師先來檢查大家字音讀的怎么樣。請看大屏幕,你們行嗎?[指名讀、領讀]
3、去音節讀生字。
這回你們還能讀嗎?[翻波浪朗讀]
4、探究識字規律。
同學們看有這么多的字,我們用什么方法能把他們都記住呢?先
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尋找發現識字規律]
5、檢查匯報。[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教師伺機引導]
6、鞏固識字:
(1) 讀字。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們再來開火車讀。
(2)讀詞?创笃聊徊略~語、讀詞語。
(3)趣讀。做拋球游戲鞏固詞語,引導學生在玩中鞏固識詞。
[《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低年級識字教學采取多識少寫、識寫分流的原則,基于此本課把要求識記的字作為教學重點,教者是這樣突出教學重點的:
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不多字、落字,學生初步感知了課文,也感知了生字。接著,教師利用大屏幕出示帶音節生字,讓學生指讀、領讀。然后教師把音節去掉,讓學生翻波浪讀。這樣多種形式、反復讀的目的遵循了漢字先入為主的原則,讓孩子一開始接觸漢字時就在心目中打下牢牢的烙印。接著教師引導孩子自主合作探求記字方法,用喜歡的方式識記漢字!墩n標》要求1~2年級學生識字總量在1800~2000字,這樣大量的識字,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規律很難完成識記任務,本課孩子采用了比較法(換偏旁法),如:池——他、灌——獾;躁——操;形聲法,如:雹、淹、沖;猜謎法,如:一戶人家著火了 ——災、把雨包起來——雹;聯想法,如:家有禾苗——稼,太陽曬在西瓜上——曬…… 孩子采用多種發法識字,激發了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了想象力、創造力及表達能力。在分析字形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探求了漢字的造字原理,學習了形聲字等造字發法,提高了識字效率。最后是鞏固識字:教者采用開火車讀生字、拋盒子讀生字、看圖片猜詞語等形式把握了漢字音、形、義相結合的特點,采用多種兒童喜歡游戲形式,鞏固了孩子識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