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綜合資料 3份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shè)計舉例
(一)讀題導入。
1平時我們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該怎么辦?
2板書課題、讀題。蜜蜂怎么會引路呢?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己出聲讀課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音讀準,練習把句子讀通順。(練讀兩三遍)
2同桌互相讀一讀本課全部生字。多種形式檢查識字情況。
3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暢。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讀自悟第一、二自然段,匯報交流,點撥釋疑。
2重點指導讀第三自然段,理解好兩個問題,一是列寧找養(yǎng)蜂人時沿途經(jīng)過的花叢、園子和小房子各在什么位置;二是列寧怎樣觀察、分析和推理的。
(1)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
自學要求:
①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講什么?
②想象一下列寧的住處、路邊的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位置。
(2)理解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一句,想這句講了什么?這句講列寧“一邊走一邊看”,交待出花叢、蜜蜂。
②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列寧又發(fā)現(xiàn)什么?他是怎么思考的?組織學生討論。
③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概括填空:
列寧發(fā)現(xiàn)花叢里有。
列寧想:蜜蜂采了蜜要飛回。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所以,列寧只要朝蜜蜂飛行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
④根據(jù)自己畫的圖,說一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最好能說出列寧心里是怎么想的)。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讀出對列寧非凡的觀察力和思考推斷力的贊揚。
4有感情地讀第四自然段。
①自己練讀,讀出養(yǎng)蜂人驚訝和列寧的幽默、風趣。
②分角色讀。去掉敘述語同桌分角色讀。
(四)談一談學習了《蜜蜂引路》一課后,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五)識字、寫字教學。
(六)讀寫詞語。
一、教材簡說
無數(shù)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卻有清晰的規(guī)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yǎng)蜂人的所在。關(guān)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qū)В谀吧牡胤秸业搅俗约阂业娜恕?磥恚灰蟿幽X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
課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列寧關(guān)于觀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lǐng)會列寧關(guān)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指導。
本課生字較少,難度不大,教學時可指導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初讀課文時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感知字義。學完課文,再用多種方法復習鞏固生字。
讀音方面,注意“訝”讀第四聲,與“牙”的聲調(diào)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