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導學案(精選3篇)
蜜蜂引路導學案 篇1
智慧導學案
一、初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查字典)
1 自學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會寫會用并積累詞語。
2 給“我會寫”的生字各組2個詞。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找出本課多音字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讀課題想問題:(1)
2給文中段落標出序號;
3本課主要內容:————————————————————
————————————————————————————
三 細讀課文,思考質疑解疑。
1問題(1)
(2)
(3)用一句話概括每段段義。(口頭)
2在書中找感嘆句和把字句。
3造句
往常:
常常:
四 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找詞找句,品詞品句(讀講)
2賞析
3積累美詞佳句
美詞: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佳句:
五 回顧全文,總結提升。
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聯系生活中的事例說說:
六 閱讀拓展。
我還讀了《 》并知道了什么:
七 模仿寫話,讀寫結合。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會用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學 時:一節
教學過程:
一、自學反饋
二、交流質疑
三、分組展示
四、課后檢測
蜜蜂引路導學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識字
三、教學難點:有感情地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師板書:蜜蜂引路
二、學習目標我先知:生讀一讀,明確任務。
三、設問導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交流識字的方法。(同桌可采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字謎、講故事、組詞等)
(2)、學生讀課文,按以下要求完成:
1、再讀課文,標注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學習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標出有幾句話。
(2)用“—”畫出列寧在找到養蜂人過程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3)用“△”標出這些景物分別在什么地方?
(4)你能把這些景物畫出來嗎?
(5)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列寧善于觀察?
四、自學檢測
蜜蜂引路的故事發生在( )年,( )附近的一座高山上,( )利用( )引路找到了養蜂人。
五、鞏固練習:對答如流我能行
• 列寧發現花叢里有( )。
•列寧想:蜜蜂采了蜜要飛回( )(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所以,列寧只要朝蜜蜂飛行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 )。
蜂房 蜜蜂 養蜂人
六課堂檢測:
1、小蜜蜂找家(選字填空)
鋒 蜂 蜜、( )利、先( )、( )王
進 近 附、 遠( )、( )步、( )出
淡 談 冷( )、( )話、( )論、( )水
2、我會用合適的詞語填空。(只寫序號)
① 常常 ②往常
(1)今天我六點就起床了,( )這時候我還在睡覺。
(2)放學后,他( )到后操場打球。
七、拓展練習:
我會排。
( )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 )有一回,列寧就親自去找養蜂人。
( )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 )列寧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是那個養蜂的人。
( )列寧說是蜜蜂把他領來的。
( )養蜂的人看見列寧,非常驚訝。
蜜蜂引路導學案 篇3
溫馨寄語:書籍就是力量!
學習目標:
1、會正確讀寫“驚訝、談心、派出、引路、列寧、蜜蜂、敲門、附近”8個詞語。
2、通過自讀、小組合作讀等形式,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區別并正確運用“常常”和“往常”兩個詞語。
3、能夠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課文,說出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學法指導:
1、讀寫本課生字,利用字典解決不理解的字詞,并用紅筆標出易讀錯、易寫錯的部分,小組交流。
2、通過近反義詞的對比,多讀句子,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并進行區分。
3、通過朗讀課文,畫出課文中描寫列寧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句子,分析句子,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列寧找到養蜂人的原因。
知識鏈接:
列寧:(1870年4月22日 ——1924年1月21日)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領導人。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
【自主學習】
一、初讀課文。
1、結合課文中生字的注音讀通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在課文中積累的詞語,借助字典查一查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3、在課后的田字格里書寫本課生字,用紅筆標出易寫錯的地方,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4、再讀課文,提出自己的質疑。
二、自學檢測。
1、我會正確書寫下面詞語。
1、jīng yà tan tian pai chu yǐn lu
( ) ( ) ( ) ( )
lie níng mì feng qiao men fu jìn
( ) ( ) ( ) ( )
2、我能把課文流利地讀下來。
通過讀課文我知道課文主要講的是 。
【合作探究】
1、通過預習和查找資料我們知道列寧是一位了不起的領袖,他為什么要親自找一個養蜂人呢?在課文中找一找相關句子,讀一讀。
2、讀一讀下面兩個句子,通過對比,體會加點詞語的不同。
(1)列寧常常請養蜂的人來談天。
(2)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常常的近義詞是 ,往常的近義詞是 。
3、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在課文中劃一劃有關句子,小組內讀一讀。完成下面的練習。
列寧邊走邊看,發現 → → →
→找到了養蜂人
4、朗讀感悟
蜜蜂真的會引路嗎?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小組內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并說一說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根據課文中列寧找到養蜂人的方法,畫一畫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
【課堂小結】
列寧在蜜蜂這個小向導的指引,憑借著 和 找到了養蜂人,真了不起。我們以后也要向他學習。
【課堂檢測】
1、我會看拼音填空。
tan tian
(1)老師經常和我們( )。
fu jìn pai
(2)我家( )有一個大型的超市,媽媽經常( )我去買日用品。
jīng ya mì feng
(3)養蜂人對列寧能找到他感到很( ),列寧告訴他:是( )給他
yǐn lu
( ),他才找到了養蜂人的住處。
2、我會用合適的詞語填空。(只寫序號)
① 常常 ②往常
(1)今天我六點就起床了,( )這時候我還在睡覺。
(2)放學后,他( )到后操場打球。
3、學了這篇課文后,我想說 。
【課后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
(1)“蜜蜂引路”中的“引”是“帶領”的意思。 ( )
(2)“開門的果然是那養蜂的人”中“果然”在文中表示事實和列寧料想的一樣。( )
(3)1922年,列寧住在莫斯科。 ( )
(4)列寧是靠蜜蜂找到養蜂人的。 ( )
2、我會根據課文內容,用適當的詞語填空。
蜂房 蜜蜂 養蜂人
因為蜜蜂采了蜜,就要飛回( ),而( )往往就住在蜂房附近,
所以列寧跟著( )就找到了養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