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芽兒》教學案例分析
生:(粗著嗓子)“筍芽兒,不要睡了,快快醒醒呀,快出來看看,美麗的春天已經來啦,世界多美呀!” ……
師:你真是一位大嗓門又慈祥的雷公公,筍芽兒聽了,準會趕緊醒來的。孩子們,你們能不能給第三自然段配上雷公公呼喚的聲音,加上自己的動作把課文第三自然段讀下來呀?
(生踴躍參與,加上呼喚的聲音讀第三自然段,讀出了“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粗重”的語境。)
師:聽了雷公公的話,筍芽兒可不再睡覺了,它怎樣做的?
生接: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地向上鉆。
師:是嗎?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呀?誰來演一演,筍芽兒是怎樣往上鉆的?
(生爭著舉起小手站起來表演讀,然后老師讓想做筍芽兒的一起來表演讀。小朋友的動作、神情非常逼真,有的合并雙掌舉過頭頂,扭動著身子,邊讀邊做往上鉆的動作;有的把雙掌往左、右兩邊鉆……整個課堂進入了高潮。)
師:噢,鉆出來了!可愛的筍芽兒們,來!讓我們一起邊朗讀邊表演吧。
。“沙沙沙”的春雨聲、幽美的音樂聲響起,師生配上動作,入情入境地朗讀。)
師:噢,一棵棵筍芽兒,扭呀扭呀,鉆呀鉆呀,終于鉆出來了!鉆出來的筍芽兒,睜開眼睛一看,春天的景色多美呀!你們看見了什么?想說些什么呢?請你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師:哪棵筍芽兒說給大家聽聽?
生:我看見了地上的小草碧綠碧綠的,多像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呀!
生:桃花笑紅了臉,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像一位亭亭玉立姑娘。
生:野花開得真漂亮,正對著我們微笑呢。
生:小蜜蜂在花叢中“嗡嗡嗡”地跳舞,小燕子在天空中嘰嘰喳喳地唱歌
師:大自然真是太美了,能不能把它畫下來?
整堂課上,我特別強調閱讀者的個性體驗。比如,帶有“自己”一詞的表述。如剛開始時精彩的開課吸引了學生,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學生較快地進入了情境。在朗讀訓練中,我讓學生邊讀邊表演,同學們逼真的動作,那份投入是我沒有想到的。正因為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朗讀中體會了筍芽兒變化,懂得了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于鍛煉,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