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1、以朗讀促感悟。依托朗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通過多層次的朗讀,讀懂課文,感悟人物內心的感受。
2、以體驗促感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移情”進文本。借助角色體驗促進學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對課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組合和建構。有深入的體驗,才能真切感受小鹿的快樂,才會感悟到“手有余香”;同時,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和創造,保護學生富于幻想的天性。
3、以拓展促感悟。整和課外讀物《樹伯伯》,深化學生對“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體會。
【學習目標】
1、理解“惋惜”、“白栽”等詞語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得到快樂。
【課前準備】
課件,作業紙。
【教學流程】
一、揭題、激趣
小鹿哥哥在門前種了許許多多的玫瑰,玫瑰花開了。我們一起看一看吧!(課件展示玫瑰花照片)說說你看到的玫瑰花。看了這么美的玫瑰花,你有什么感覺?(指名說)
二、感受“惋惜”
過渡:小鹿自己看見了嗎?(沒有)是呀,小鹿摔斷了腿,當他一瘸一拐地走出房門時,他看到的是這樣的玫瑰。
(點擊課件,出示:呀!門前的玫瑰花已經長得很高了,可是濃密的綠葉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1、小鹿看到的是什么?自己讀一讀。誰能把小鹿的心情讀出來?
2、點擊課件,引讀:為了種好玫瑰花,小鹿曾經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他常常去松土、澆水。
當玫瑰花有花骨朵快要開放時,小鹿懷著多么激動呀!──
小鹿和弟弟一起數了數,總共有三十二個,他們高興極了。
可是小鹿的腳受傷了,他耐心地等了一天、一周、一個月──
小鹿終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
3、一天,一周,一個月,多么漫長的等待,等來的卻只有綠葉,沒有鮮花。誰再來讀這句話?
4、這么盼望能看花,竟然只看到綠葉。他得到種花的樂趣了嗎?真讓人感到遺憾、惋惜!(板書:惋惜)讓我們一起把心里深深的惋惜讀出來吧!
三、感悟快樂
過渡:看來小鹿的玫瑰花真的白栽了嗎?那我們一起聽一聽伙伴說的吧!
1、課件出示:黃鶯和微風的話,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讀通、讀熟。
2、情境對話,感悟快樂。
假如我就是失望的小鹿,小黃鶯能再寬慰我一次嗎?指名說。
問:你為什么看著玫瑰花就想唱歌?你唱的是什么歌?
請你再讀一讀,把快樂傳遞給大家。我們都是快樂的小黃鶯,齊讀。
微風來了,誰來讀微風的話?評價:你一定聞到了玫瑰濃濃的花香了!當你聞到花香時,心里快樂嗎?(生讀)
3、當玫瑰盛開時,小螞蟻也看到了。今天,它還給小鹿寫來一張明信片呢。
(課件出示:小鹿哥哥:你的玫瑰花給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的小屋,我在里面甜甜地睡覺。)還有小動物想給小鹿寫吧?
生寫,匯報。
4、原來玫瑰花給那么多的小伙伴帶去了快樂,如果你就是小鹿,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板書:高興)為什么?
5、齊讀。
(課件:小鹿的話“原來,我栽的玫瑰是紅色的,它們很美麗,還散發著香味。謝謝你們告訴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