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課時說課稿(精選2篇)
《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課時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小鹿的玫瑰花》是新課程(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其主要內容是:美好的春天,小鹿種了一叢玫瑰,它精心管理“常常去松土、澆水。”小鹿很愛這些玫瑰,而且他常和弟弟一起去數玫瑰,十分盼望玫瑰開花。可當玫瑰開花的時候,小鹿卻跌傷了腳不能走動,沒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替哥哥惋惜。當又聽到黃鶯和微風對玫瑰花的贊美后,鹿弟弟又高興地說:“哥哥的玫瑰花沒有白栽”。課文從“白栽”到“沒有白栽”這兩句話中引發學生對課文深刻含意的思考。故事的表層,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興,在巧合中表現出趣味。故事的深層,希望孩子能明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二年級下學期是小學階段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的重要時期。學生在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后,在識字量,自學能力和討論思考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了,而且我們班的學生在理解詞語這方面做得很不錯,所以在學習這篇童話時,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難度不大,但薄弱的地方在于對文章的感悟與總結。
根據教材特點、單元目標、課時安排以及我們班的學情,我制定了《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具體如下:
1、認知目標:理解重點詞語,句子,讀懂課文。
2、能力目標:憑借課件,發揮想象,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驗為別人創造快樂,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
4、課文重點是要把課文讀通,讀懂,通過學習課文明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而難點在于如何理解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這堂課需要準備的教具有:教學課件,玫瑰花圖片。
【說教法學法】
先說教法。在語文新課標當中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再加上這篇課文本身所蘊涵的道理比較深,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會組織學生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朗讀。
其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中心,我會在課堂中多用語言引導并加入角色互換,一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讓學生用真切的體會去理解中心。
同時,在教學中,我還會充分利用了課件《小鹿的玫瑰花》,發揮多媒體計算機多種優越功能,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多方面地輔助課堂教學,力爭在我的指導下,使學生在短短四十分鐘內學得有興趣,學得有效果,學得有收獲。
接下來,我說說學法。主動學習對學生而言,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我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等提問方式來積發學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當然,我也會讓學生參加討論,以合作的方式去理解文章。
還有一些具體地教法學法,下面我就在說過程的環節中具體闡述。
【說過程】
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部分:1、激趣導入。2、復習生字詞。3、感知全文、深入讀文、突出重點。4、品讀課文、情感升華。接下來,我就一步一步具體談談我的教學措施。
(一)激趣導入
一開課,我就用一些玫瑰花的圖片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還將此當作“獎品”要送給最聰明的小朋友。這樣把孩子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接而引出,去聽聽小鹿和玫瑰花之間有趣的事,激發了學生讀文探究的欲望。
(二)借助課件,復習鞏固生字詞。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所認識的生字寶寶還想和你們見見面呢!請看,它們還帶來了它們的朋友,認識嗎?”通過簡單的導語,讓學生隨著多媒體課件復習生字詞。設計這一環節達到了鞏固生字的目的。因為低年級識字量大,學生有意記憶弱,學習過的生字要通過多次再現,才能鞏固。
我把本課要復習的詞語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需要認讀的詞語,第二部分是要掌握的難點詞語。需要認讀的詞語主要有:玫瑰、花骨朵、終于、一瘸一拐、嫩綠、濃密等,這一部分詞我主要是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的方法等。這里要提醒學生兩個詞的讀音:一是“玫瑰”的“瑰”在這里要讀輕聲,二是“花骨朵”的 “骨”是多音字,這里讀一聲。而且“花骨朵”學生不好理解,我利用了課件,出示“花骨朵”的圖片,這樣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容易被學生接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有:漸漸地、靜靜地、惋惜地。我會讓孩子們再句子中理解這幾個詞,我用多媒體將課文中的句子打出來,讓孩子在讀了句子后說說自己對這些詞的理解。
(三)感知全文,深入全文。
在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中,有一個難點詞——惋惜。我會以此為突破口,讓孩子說說惋惜的意思,再讀一讀弟弟用惋惜的語氣說的一句話:“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文中還有一句弟弟說的話,這時,我會讓孩子通讀全文,把另一句話用筆劃下來。接下來,我要對比弟弟說的這兩句話,一句是高興地說,一句是惋惜地說。我會讓學生說說讀完這兩句話后,你有什么問題?主要是想讓學生置疑,為什么一下子惋惜地說玫瑰白栽了,一下子又高興地說玫瑰沒有白栽。在這兩句話中“白栽”和 “沒有白栽”是本課的重難點,我會以此為誘導,讓孩子再讀課文,到文中去找到底玫瑰花有沒有白栽。用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多讀課文。
接著,我就會提出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弟弟要惋惜地說玫瑰花白栽了?在指名讀了一到四自然段后,我會引導他們認識到:玫瑰是小鹿親手栽的,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而且小鹿很想看到玫瑰開花。隨即我就會問學生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找出原文回答:1.他常常去松土、澆水。2. 他會和弟弟一起數花骨朵。然后,我可以讓他們想象一下在數花骨朵時,哥哥和弟弟的對話。讓他們更深刻地感受到惋惜的心情。
后面一部分的課程重點就是討論玫瑰花為什么又沒有白栽。“玫瑰花真的白栽了嗎?”引導孩子默讀五到八自然段。讓孩子說說從黃鶯和微風的話中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小鹿知道了什么?讓孩子理解黃鶯和微風的話,反復讀,分角色讀。在讀微風的話時,我會穿插一個想象環節,讓孩子想象聞到了花香后的小伙伴會怎么說,讓學生體會微風的快樂和自豪。這樣反復讀,讀出小鹿的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花香和快樂。因為朗讀訓練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強語感的重要途徑,老師的相機引導。
接著我抓住了黃鶯和微風的話進一步拓展文本,“還有哪些小伙伴看到玫瑰花或聞到它的香味,他們會說些什么?”運用 “移情”策略,引導想象,使孩子們在充分的角色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當學生紛紛發言說出各種小動物之后,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 :( )來了,它說:“( )”這一環節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心理感受,鼓勵學生有選擇性地完成練習,開展豐富多彩的開放型的語文實踐活動。
最后一個理解的環節是要理解小鹿幫助別人的快樂。我會在多媒體上出示一副玫瑰園的景色,再用語言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孩子說出小鹿的話。“小鹿謝謝了黃鶯和微風,黃鶯和微風也會謝謝小鹿,它們會說些什么話?”這樣引導孩子去體會小鹿的玫瑰給別人帶來的快樂。最后,我會引導孩子說出弟弟說的話:“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六)總結升華,品讀育德
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它的玫瑰花給別人帶來了快樂,不僅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多媒體相機出示名言“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利用這一名言,告訴學生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為身邊的人送去幸福和快樂,這樣,自己也就能得到快樂和幸福。
最后,讓學生想想你能為別人送去哪些快樂?這一拓展延伸,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不通
【說板書】
本節課的教學板書是為了能抓住表現中心的詞、短語而設計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4.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白栽了 高興——沒有白栽
松土、澆水、數花骨朵 紅的、可好看了、可香了
沒有看到玫瑰花 很高興、很自豪
《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課時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小鹿的玫瑰花》是新課程(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其主要內容是:美好的春天,小鹿種了一叢玫瑰,它精心管理“他常常去松土、澆水。”可當玫瑰開花的時候,小鹿卻跌傷了腳不能走動,沒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替哥哥惋惜。當又聽到黃鶯和微風對玫瑰花的贊美后,鹿弟弟又高興的說:“哥哥的玫瑰花沒有白栽”。課文從“白栽”到“沒有白栽”這兩句話中引發學生對課文深刻含意的思考。
根據教材特點,單元目標及課時安排,我制定了《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1、認知目標 理解重點詞語,句子,讀懂課文。
2、能力目標:憑借課件,發揮想象,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情感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驗為別人創造快樂,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
教具準備 教學資源庫課件,一束玫瑰花,小鹿、黃鶯、微風的頭飾。
【說教法學法】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計算機以其獨有的生動的畫面,鮮明的色彩,形象的聲音及完整的情節,在課堂教學中施展出獨特的魅力,對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其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針對這一課教材的特點,重點和難點,同時結合教師教的需要和學生學的需要,我把多媒體計算機引入課堂,充分利用了遠程教育資源資源庫中課件《小鹿的玫瑰花》,發揮運用了多媒體計算機多種優越功能,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多方面地輔助課堂教學,力爭在我的指導下,使學生在短短四十分鐘內學得有興趣,學得有效果,學得有收獲。
那么,把多媒體計算機運用于課堂教學,在具體的操作中,如何遵循教學原則,教學規律,發揮其優越功能和輔助作用呢?下面我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說一說。
【說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開課,我就用一束玫瑰花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還將此當作“獎品”要送給最聰明的小朋友。這樣把孩子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接而引出,去聽聽小鹿和玫瑰花之間有趣的事,激發了學生讀文探究的欲望。
(二)借助教學資源庫資源,復習鞏固生字詞。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所認識的生字寶寶還想和你們見見面呢!請看,它們還帶來了它們的朋友,認識嗎?”通過簡單的導語,讓學生隨著多媒體課件復習生字詞。設計這一環節達到了鞏固生字的目的。因為低年級識字量大,學生有意記憶弱,學習過的生字要通過多次再現,才能鞏固。
(三)感知全文,交流感受。
“小朋友,詞語掌握得那么好,相信課文一定會讀得很棒!”這樣的過渡讓學生感受到了取得成功的喜悅,為他們學習下面的課文添加了興奮劑。接著讓學生帶著“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讓學生感知了全文,再交流彼此讀文后的感受。
(四)借助遠程資源課件,深入讀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白栽”和“沒有白栽”是本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我針對學生的匯報, 多媒體出示有關的句子: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讓學生分成兩組討論:小鹿的玫瑰到底是白栽還是沒有白栽?(板書:白栽 沒有白栽)然后交流討論的結果。這樣就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合作交流,探究,練習。通過學生的匯報,理解了“惋惜”的意思,并結合實際讓學生說說有沒有什么事惋惜過?誰為你惋惜過?從而用“惋惜地”訓練說話,順利地完成了課后的訓練。從學生的匯報中,知道了小鹿為了照料這些玫瑰花做了辛苦的工作,可美麗的花兒它沒看到,的確可惜。接而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通過學生反復讀去體會小鹿當時難過的心情。這一環節的設計,以“惋惜”牽動全篇,為什么惋惜?惋惜些什么?以此層層推進,對話文本,讀說想議,情趣盎然。
這部分中有一個詞“花骨朵”學生不好理解,我利用了課件,出示很多“花骨朵”的圖片,這樣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容易被學生接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指出“骨”是一個多音字,這個字學生寫錯較多,所以我利用課件再次復習了“骨”的筆畫筆順。
在討論玫瑰花沒有白栽環節中,學生找出具體的句子匯報,玫瑰花給別人帶來了快樂。這別人就是黃鶯和微風。我便讓學生找出黃鶯和微風的話,通過自由讀、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這樣反復讀,讀出小鹿的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花香和快樂。因為朗讀訓練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強語感的重要途徑,老師的相機引導,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指導,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讀能力。接著我抓住了黃鶯和微風的話進一步拓展文本,“還有哪些小伙伴看到玫瑰花或聞到它的香味,他們會說些什么?”運用“移情”策略,引導想象,使孩子們在充分的角色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當學生紛紛發言說出各種小動物之后,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玫瑰盛開的畫面,畫面上還有小動物的身影”并相機在上面出示:( )飛來了,它說:“( )”這一環節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心理感受,鼓勵學生有選擇性地完成練習,開展豐富多彩的開放型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
(五)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理解課文之后,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朗讀。從讀中體會情感。分角色朗讀,表演讀,這是深化閱讀的“驗方”,也是學生非常喜愛,非常投入的閱讀形式。
(六)總結升華,品讀育德
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適時把板書補充完整(白栽?沒有白栽!)小鹿的玫瑰花給別人帶來了快樂,不僅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多媒體相機出示名言“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利用這一名言,告訴學生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為身邊的人送去幸福和快樂,這樣,自己也就能得到快樂和幸福。你覺得你能為別人送去哪些快樂?這一拓展延伸,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既要教學生學語文,還要教學生學做人,將學語文與學做人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特點。
【說板書】
本節課的教學板書,抓住了能表現中心的詞、短語而設計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