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56個民族,看,這幅圖畫的是哪個民族?
。ù鲎澹
從哪里看出來?
。娝潱
那你們瞧!這么美的花是什么?
。ā傍P凰花”)
評:是啊,每年清明節前后,鳳凰花開時,傣族人民就迎來了一次盛大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就是他們的新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鑼,打著鼓,唱著歌,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
2、出示鳳凰花的圖片。瞧,這就是鳳凰花,看看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
(對,它們是同偏旁的字,用心記一記)
“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
、拧∧阕x懂了什么?
、啤 耙荒暌欢取保娝澝磕甓歼^),“火紅火紅”(讀出什么,鳳凰花的美,把兩個表示顏色的詞放在一起,這花好像更紅更美了 )。
、恰∥覀円积R來讀讀這個句子吧。
4、潑水節每年都過,可是1961年的潑水節卻令傣族人民世代難忘,板書(難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難忘的潑水節,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通讀順,不認識的字找小海鑼幫忙。
1、檢查。
2、讀了這篇課文,你能不能用上這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1961年,( 。┖痛鲎迦嗣褚黄鸲冗^了一個( )的潑水節。
三、教學第三段
1、那一年,周總理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可是他還是來到了那么遙遠那么炎熱的云南地區和少數民族一起過潑水節,怎能不讓人開心,怎能不讓人興奮了,讓我們也加入這行列,看看人們是怎么樣歡迎周總理的。
要求:讀第三段,你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交流:誰在當時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拧∧翘煸绯浚藗兦闷鹣竽_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佟∧憧吹搅耸裁?
、凇∧銖哪膫詞中感受到了人多?從四面八方趕來,那是怎么樣的?
、邸≌l來讀讀這句話,讀出這人山人海的熱鬧,讀出這鑼鼓喧天的熱鬧。
、堋《嗝磯延^的場景啊,老師也想來讀。(把“趕”讀成走)我讀得怎么樣?那這樣改好嗎?為什么?
、啤榱藲g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① 你看到了什么?。
、凇∽x讀課文里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把這歡迎的場面讀出來。
、恰∫粭l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佟】吹绞裁?
② 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你也覺得是這么熱鬧?
、邸》茨愀惺艿降倪@份熱鬧讀進去吧。
、取∪藗儦g呼著:“總理來了”:
、佟≌谶@個時候,盼望已久的的總理來了,旁邊的老百姓表情怎么樣?你會怎么喊?
、凇∥覀円黄饸g呼著:──周總理來了。
我們可以加上動作,再來──周總理來了。
人們渴望見到周總理,今天的愿望終于實現了,這份喜悅壓抑不住,這份歡快更是壓抑不住,讓我們一起來吧。──周總理來了!
3、1961年的早晨是這樣的難忘,讓老師帶著你們再去現場感受一下吧,閉上眼睛。(播放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