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來了》教學反思
《北京亮起來了》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提倡我們把新的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去。在《北京亮起來了》這節課的教學中,無論是教育觀念的轉變,或教學方式的更新,還是教學手段的運用,及新課標理念的體現都有較大的進步。我用精心的設計和充滿激qing的引導及點撥,激起學生情感的變化。在學生有了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學習目標的落實不再顯的刻板枯燥。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和諧的,通過平等的交往使學生能夠在民主自由的氛圍中,受到鼓勵,得到贊賞,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那他的思維更加活躍,就增強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學習有了自信,就不再是困難的事了。如:在請學生讀書時,我這樣說:“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書。”老師允許學生自己來決定學習的方式。再如:在指導學生讀書時,我激勵他們:“誰敢向老師挑戰? 誰讀的超過老師?”學生們情緒高漲。每一次面對學生的回答我都及時鼓勵,一聲聲“你真棒”!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賞識,獲得自信的力量,從而更加熱切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選擇并確定挖掘、積累并運用詞語。
《北京亮起來了》圍繞“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這一句,描繪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輝煌明亮的夜景。課文語言優美,尤其是一些四字詞語和幾個比喻句,讓課文增色不少,是引導學生品讀、積累的好材料。如第三段有一句:“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我請學生給“猶如”換詞,學生運用找近義詞的方法輕而易舉的理解了“猶如”就是“好像”、“就像”的意思。此外,配合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立交橋上那斑斕多彩的燈光,色彩不一,隨著立交橋綿延到很遠很遠……這種形狀,這種色彩,極像天上的彩虹,彎彎的,多彩的。我還向學生出示一系列美麗的燈光:明亮的照明燈、投射很美的草坪燈、變化多端的噴泉燈、異常亮麗的禮花燈……讓學生展開自由的想象,運用“猶如”一詞,夸夸自己看到的燈光。在看圖想象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內化了“猶如”這一詞,并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北京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燈光,感受到了夜晚的北京那獨有的豐富多彩的美麗。
三、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面對學生的獨特的感受有時我們常會理解成不著邊際,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是學生創新精的表現。如在理解“金碧輝煌”這個詞時,我這樣引導學生的:“讀了這個詞,你有什么感受?你眼前仿佛像看到了什么?”有的說:“我覺得天an門城樓像金子做成的。”另一個學生:“我覺得天an門城樓金光閃閃的,像撒了一層金粉。”在智慧的問題面前,孩子們的精彩的答案就呈現了,獨特的發言使課堂也變得流光溢彩。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只有這樣,孩子的思維的火花,才會盡情綻放,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創新思維,造就創新精神。
《北京亮起來了》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本著以下幾個特點:
一、讓學生自主研讀
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 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打破文章原有順序,讓學生在通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重點朗讀,在朗讀中發現問題,自主質疑,大膽發問。然后師生共同研讀,抓住課文中的兩個重點段落,即長安街和王府井兩段,通過細細品味好詞佳句,深入研讀。例如長安街一段中“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在研讀中讓學生感悟夜景美麗的同時,體會比喻這種表達方式的作用,這樣,力爭用一個訓練點進行多方面的訓練。在王府井一段中抓住“煥然一新”一詞,通過學生比較,感受新北京的繁華與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同時,對于學生比較生僻、難與理解的詞語例如 “金碧輝煌”、“銀河”等詞語借助課件增加直觀感受,讓學生理解意思,感悟、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