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學案例 ——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案例敘述:在學生觀看了圖片之后,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找找文章中描寫星空的句子。
學生匯報,教師出示句子:
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師:請小朋友們自由讀一讀,說一說,讀著讀著在你的腦海中產生了怎樣的畫面?哪些詞語對你的幫助最大?
(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學生的自主感悟。學生紛紛舉手。)
生:讀著讀著,我的腦海中展現出了很多的星星,我是從“ 滿天”和“ 無數”中看出來的。
生:老師我還有補充。星星多,我還可以從這句話中的“撒”字看出來。“撒”字就寫出了星星很多。你看,文章還把星星寫活了呢!(這位同學邊做動作邊說。)
師:從字里行間去解讀,這就是會讀書。
生:我讀了很多遍,一幅夏天夜晚的美景圖展現在我的腦海中。里面有明亮的星星,有藍藍的天空,周圍一片安靜。
師:真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生:我看到了一閃一閃的星星。因為珍珠是亮閃閃的。這里把星星比作了珍珠,就把星星的美寫出來了。
生:是啊,這是一個比喻句。我還知道這句話把夜空比作碧玉盤。
師:夏夜很美,在你們的解讀中文字也變活了。你看,原來不動的星星用了一個撒字,不但寫出了多,而且把星星都寫活了。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話美美地讀一讀。
全班一起讀這句話。
師:其實文章像這樣的比喻句還有一句,請你找一找。(讓學生學以致用。)
學生找并匯報。
案例反思:
語文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教,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行為。”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的獨特感悟。學生是作為個體存在的,他具有自己的個性和生活經驗,因以看同一個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情感。
在上述的教學案例中,我認為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一、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在學生不同的解讀過程中,只要是學生正確理解的教師都予以肯定。這樣的課堂氛圍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二、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開渠才能引水,在課堂中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解讀思路是混亂、表面的。教師的引導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不明顯的動作,一句可能你不在意的話語,對學生的觸動都是很大的。
三、良好課堂氛圍的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課堂積極性的提高,活躍思維。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總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現。在教師的鼓勵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從字里行間去解讀,這就是真正會讀書。”等等的表揚,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