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教學反思
生:我覺得丑小鴨應該出走,因為他在家實在太孤單了,沒有一個同他要好的同伴。沒有要好的伙伴一起玩,那么多沒意思呀!(眾笑)
生:我覺得丑小鴨不應該出走。在家多好呀,又不用出去找吃的。再說他本來就是只小天鵝,雖說現在丑點,過不多久就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的。
生:那怎么行呢?丑小鴨應該到外面去,要知道他到外面去可不是玩的。他有著一個美好的愿望,想變成一只美麗的白天鵝呀。
生:對,雖說眼前吃些苦,但為了自己美好的理想是值得的。
師: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那么丑小鴨是出走好還是不出走好呢?我們來聽聽安徒生爺爺的簡介就能自己動腦筋想清楚了。
……
反思: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由于學生興趣愛好不同,思維情感活動各異,知識經驗深淺不一,對同一問題就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對同一事物的觀察就有不同的方法的角度,對同一個情境下的刺激也就有不同的反映和表現。對于這些,教師都要恰當地給予肯定,語文學習的過程才能成為學生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和塑造個性的過程。個性閱讀的意義就在于: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傾聽不同的聲音,見識各種各樣的觀念。
因此,《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減少對學生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