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評課稿
3、多元感悟星空之美
“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灑在碧玉盤里。”劉老師讓學生自讀自悟,在句子教學時進行了扎扎實實的訓練。劉老師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感受了什么?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怎樣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么?然后通過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星空的美,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孩子們在朗讀中體驗,又將體驗融入朗讀中,將這句話讀美了,讀出感情了。接著劉老師又請孩子們看圖自已感受星空的美,融入孩子們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察,最后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句。這樣將文本內化的同時,又引領學生們產生新的感受。讓學生對星空的美感受得更深刻,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
4、情境中深化學生的感受
劉老師在教學“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這兩句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驗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張衡怎樣數星星這幾個動詞時,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一讀、自己做一做、自己數一數,在情境中體驗。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情境體驗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學生們表演讀,數完星星之后對張衡數星星體會得更深刻了,他們不僅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中體會到了張衡的認真,耐心以及他數星星時的困難。
總之,這堂課上下來,顯得很樸實。我覺得目標很明確。難易適度、內容具體、方法得當、思路清晰、手段多樣、效果顯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得到了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