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第一課時)課堂實錄
【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以“謎”入題
1.出示恐龍的圖片,認識恐龍,談談恐龍。
師:今天這節(jié)課呀,我這個大朋友要帶大家認識更多更大的朋友。他們是誰呢?(出示恐龍的圖片)認識嗎?叫出來——
生:劍龍、三角龍、翼龍……
師:真棒!你們真了不起,知道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嗎?
生:恐龍!
師:是的,真棒!看老師寫字。(師板書:恐龍)一起親熱地打個招呼吧!一起來——
生:恐龍。
師:你了解恐龍嗎?誰來說說恐龍的知識?
生:我知道有的恐龍是食肉類的,有的恐龍是食草類的。
師:真好!那你能告訴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嗎?
生:我從是一本書里知道的。
師:你從書里學到了知識。你說?
生:我知道三角龍是最后滅絕的。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
生:電腦里查到的。
師:是呀,電腦能幫助我們查閱資料。小朋友,你知道嗎?恐龍和其他動物相比,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一起說
生:大!
師:你知道有多大嗎?李老師也查閱了資料,最大的恐龍大約有一百三十噸重。那么,到底130噸有多重呢?我們全校的老師和同學加起來都抵不上一只恐龍。恩,真是太大了!這么大,李老師送給你們一個詞“龐大”,來,讀!
生:龐大。
師:注意這個“龐”是后鼻音。龐大,你來!
生1:龐大。生2:龐大。生3:龐大。
師:真好!一起來——
生:龐大。
點評:圖片資料的適時引入使學生輕松地進入了課堂,把學生領入了恐龍王國,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建立良好開端。
2.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恐龍時代。
師:龐大的恐龍已經有兩億多年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卻只有三四百萬年,人類的歷史和恐龍相比那就短多了。讓我們坐上時空機,到兩億多年前的地方去看一看好嗎?準備好了嗎?(出示:恐龍繁盛時期的圖片)
師:哇,你們看到了什么?這些恐龍有的在地上走著,有的在天上飛著,有的在水里嬉戲。在那個時候,恐龍是整個地球的主宰。但現在我們還能看得到這樣的現象嗎?
生:見不到了。
師:這只不見了,這只也不見了,這一只只恐龍都不見了,最后一只恐龍也不見了,我們再也見不到恐龍了。這就叫“滅絕”(板書:滅絕,補全課題。)
點評:巧妙的課件設計,不但讓學生正確理解了滅絕的意思,還激起了學生感情共鳴,為恐龍的滅絕而痛心、惋惜。與簡單的教師講解相比,形象直觀,效率高,學生印象深刻。
3.設“謎”質疑,揭題“恐龍的滅絕”
師:此時此刻,你最想問的問題是什么?
生:恐龍為什么會滅絕?
師:是呀,恐龍到底是怎樣滅絕的?大家都想知道這個謎。(出示句子: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誰來讀一讀?
生1:讀。
師:有點遺憾。
生2:讀。
師:你心情怎么樣啊?
生2:有點難過。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都皺起了眉頭。是呀,恐龍的滅絕一直都是一個謎。讓我們來寫一寫這個謎。(老師邊說邊寫“謎”字。)對于這個謎,科學家有哪些說法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讀——
生:恐龍的滅絕。
點評:整堂課都是圍繞著“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這句話來進行的,教師在這兒花時間讓學生多讀幾次很有必要,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讀這樣的問句,而且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