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教學案
教材分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這篇課文是科學知識小品。課文通過假說恐龍滅絕的五種原因,引起人們對恐龍滅絕之謎的猜想。課文中處處都流露出一種可惜和遺憾的語氣,能夠讓孩子們讀出這種語氣是理解這篇課文的關鍵所在。同時,在能夠讀好讀透課文的基礎上,自然地流露出“關愛動物,從我做起”的責任感。
教學目標:
1.認識“亡、肉、耐、謎、傳染、類、嚴寒”等9個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熟悉地轉換各種語氣,把握好課文的情感脈絡。
3.引導學生感悟、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并開展合作討論,弄清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系。
4.通過閱讀課文和相關資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科學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教師搜集恐龍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圖片顯示,提起閱讀興趣。
師:我們人類生活的歷史大約有三四百萬年,恐龍卻曾經生活過大約兩億年,在這個地球上曾經有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在那個時代里,恐龍是這個地球的主宰。恐龍的種類非常多,天上,地下,水中,到處都是恐龍的樂園,首先,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恐龍的圖片吧。
通過幻燈片放映一張張神奇而又美麗的恐龍時代,提示孩子們可以發(fā)出小聲的議論,可以念出自己認識的恐龍的名字。本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的預熱。
二、指導看圖,激發(fā)閱讀期待。
師:書上也給了我們一張非常美麗的恐龍生活的圖案,請大家認真觀察并回答問題: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各種各樣的恐龍,引導學生說一說恐龍的形態(tài)等,同時提醒同學們要觀察一下植物。)此時,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孩子們理解一下恐龍時代的植物和動物。讓他們初步體驗那個時代的神秘。
你們能用咱們學過的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圖嗎?(積累并運用詞語是上好語文自讀課的作用之一。)本環(huán)節(jié)需要收獲的四字詞語是:風景優(yōu)美,山青水秀,奇形怪狀等。
三、初讀課文,掌握閱讀脈絡。
師質疑:這么美的環(huán)境,這么多的恐龍,為什么消失了呢?請大家自讀課文,從中找到答案。(初讀,指導生字生詞。只要求順利地讀下來即可。)
在本次初讀過程中,孩子們可以接觸到恐龍消失的種種原因,自己就可以初步解答心中的疑團,為理解課文作一個很好的感悟鋪墊。
四、認知生字,展開閱讀的前提。
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認知生字,在出示的幻燈片上用多種方法反復朗讀生字并組詞,是流利閱讀的前提。
五、交流探討,深入理解閱讀。
師:課文中提到了幾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讀一讀你比較感興趣的那一種原因好嗎?
說一說你為什么對這一種原因感興趣?(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并在興趣中掌握閱讀技巧,熟練閱讀。同時也是個性朗讀的一個很好的展現機會。本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的升溫。)
六、分析語氣,把握閱讀核心。
剛才大家分析的非常貼切,能夠讀好一篇課文,就是要像同學們一樣理解課文,掌握好閱讀的語氣。現在,同學們在小組中再讀課文,要一起來分析交流一下,讀到哪一部分要用什么樣的語氣。
(小組再讀課文,重點分析語氣。站起來進行交流朗讀,這一部分要重點把握好閱讀的語氣和語感、語速。把感情投入到閱讀中去。引導學生仔細研讀課文,通過研讀做到流利地復述恐龍滅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