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的選讀課文“春的消息”
春的消息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有關春天的詩歌,詩文意境很美,也瑯瑯上口,適合學生品讀。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在充滿感情地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
這篇詩歌,介紹了春天的幾個特點:蝴蝶飛舞,雛菊開放,枝頭吐出綠苞、田野鉆出嫩綠的小草等等。除了課文里發現的春天,還應該試著引導學生走進春天,去交流春天的特點,去探索春天的奧秘。
設計切入點:
根據詩歌特點和兒童情感的特點,采用“創設情境——讀中感悟——擴展創造”的教學思路。
要把讀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主張讀有所感,讀有所悟,讀有所思,讀有所疑,讀有體驗,讀有語感。
教學目標:
1.解決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會背誦詩歌。
3.能積累關于春天的詞句,能尋找春天的足跡。
4.能動手寫一寫在春天里的發現。
教學重點
1.解決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會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1.能積累關于春天的詞句,能尋找春天的足跡。
2.能動手寫一寫在春天里的發現。
課前準備
《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學生課前去尋找春天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聆聽春天
1.課前讓學生背一些關于春天的古詩《春曉》《草》等,并唱一些關于春的歌曲,如《布谷鳥》《小雨沙沙》。
2.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春天的歌聲(放春天在哪里的錄象)
3.春天的消息不僅藏在歌聲中,還藏在詩歌里,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再次聆聽這動聽的聲音。但是有個要求,一定要靜下心,而且在聆聽的時候,不能破壞這優美的聲音。能保證的請舉手。(等學生靜下來,再開始,這里聆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紀律。先和學生約法三章,不然起不到效果。)
二.感悟春天
(一)。自學詩歌,解決生字。
1.請學生自己去讀讀春的消息。遇到不會的生字,多讀幾次,或請教同學,老師。
2.出示:詞語。
1)請學生自己先輕輕讀。
2)請小老師帶讀。(解決一些問題,如理解詞語的意思:換一個詞來理解;蛘咴炀涞鹊。)
3)請同桌合作讀。(可以一起讀,也可以你讀一個我讀一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4)齊讀。
(二)。抓住朗讀,感受春天的來臨,(教學第一二小節)。
1.學生選擇一段來讀一讀。
2.教學第一二段。同時指導朗讀。(要讓學生從讀流利——有感情,要讓朗讀讀出效果來。)
(三)。細細品位春天的消息(教學第三——第六小節)
1.我們象小鳥一樣換上了新的羽毛,飛過樹林,飛上山岡,到處去尋找春天的足跡。
2.四人小組一人一張研讀提綱,每個人是一小節,四人各不相同。
1)第一小節(蝴蝶飛)
2)第二小節(雛菊開)
3)第三小節(枝頭吐出綠苞)
4)第四小節(田野鉆出嫩綠的小草)
三.拓展創造
1.讓學生交流自己找到的春天的發現,(課前發紙讓學生填寫,現在拿出來交流。)
2.讓學生把這些交流寫一寫,老師給一些模式,讓學生仿寫,也可以不和老師的一樣,自己創造。(寫不完可以帶回去寫)
研讀提綱
請你來讀讀第三小節,
找一找,填一填。
春的消息---------------
你喜歡的詞語————
你不懂的詞語————
寫一寫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我(看)到了————
我(笑)著對它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