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教學實錄
生:自由讀,想象畫面,動筆畫。
師:找到了嗎?誰來讀一讀。
生:她一次又一次從浪花中冒出頭來,用手抹一抹臉上的海水,又唱起來。
師:通過這句話,孩子們,你們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
生1:我感到她是一個勇敢樂觀的小姑娘。
生2:我覺得她是一個很堅強的小姑娘。
生3:我感到她是一個在困難面前不屈服的小姑娘。
評:引導學生與自己相對照,體會同樣的年齡,在災難面前,小姑娘的不屈不撓,樂觀積極,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談出自己對小姑娘的印象,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堅強品質。
師:把這句話讀給你的同桌聽,然后互相評一評,有沒有讀出小姑娘那種勇敢堅強,不向困難低頭的勇氣。
生:同桌互相練讀、評價。
師:誰愿意來讀讀這段話?讀出自己的感情。指名讀(3人)
師:老師也想讀,可以嗎?(教師范讀)
師:大家覺得老師讀得好嗎?你們認為哪里好?
生:老師讀的時候把表示小姑娘動作的詞語讀得很重,這樣讓我們看到了小姑娘的勇敢堅強,師:你們也試著這樣來讀一讀吧。
評:朗讀指導扎實有效,在學生暫時讀得不夠到位的情況下,教師的范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學生從中受到感情的熏染,悟出了表達感情的方法與技巧。從這里,我們看到老師很好地扮演了平等對話中的首席的角色。
師:面對著這樣一個在風浪中高聲歌唱的小姑娘,你想說些什么?
生1:小姑娘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在那種情況下還能高聲歌唱。
生2:小姑娘你的歌聲太重要了,是你的歌聲把那些絕望的大人們震驚了,讓他們覺得就連一個小女孩都這樣堅強,樂觀,你們怎么能絕望呢?一定要堅持下去。
生3:小姑娘是你的歌聲給了人們力量和勇氣,讓大家一直堅持等來了救生艇。
生4:小姑娘是你的歌聲聚集了四處分散的人們,讓人們在茫茫大海中有了目標。
生5:小姑娘是你救了大家,我代表大家感謝你。
評:通過一個巧妙的提問:“你想對小姑娘說些什么?”挖掘了課文的思想內涵,表現了語文課程重視提高學生品德修養的思想。
三、課外延伸,深化主題
師:讓我們從這場驚心動魄的海難當中回到現實的平靜,我們不禁要思考,英雄這個詞看起來高高在上,實際上象小姑娘這樣,在困難與危險面前臨危不懼,勇敢、堅強、樂觀地面對與戰勝困難,這樣的也是英雄.課前老師已經讓同學們搜集了一些有關于英雄的資料,現在請同學們來談一談,你還知道哪些英雄人物?
生1:小兵張嘎。
生2:劉胡蘭
生3:董存瑞、黃繼光
生4:王二小
剛才同學們談的都是在戰爭年代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人,他們都是戰斗英雄。除了戰斗英雄外,你還知道哪些英雄人物?
生1:江凡
生2:于連
生4:在抗震救災中,英勇救出兩個同學的小英雄林浩
生5:堅持4個小時在廢墟中刨出女同學的馬健
是呀,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能夠堅強冷靜,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敢激勵、解救自己和別人的也是英雄.
生1:雷鋒也是英雄。
師:對象雷鋒這樣默默為人民做好事,甘于奉獻的人也是英雄.
現在大家對英雄這個概念已經有了深刻地了解,課下請同學們繼續搜集自己敬佩的英雄圖片和資料,下節課我們來一起做一本英雄冊.
評:“英雄”的概念得以體驗和升華,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倡導和鼓勵學生從多角度來調動存儲的記憶,融合個人的體驗和理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英雄的理解,為下節課做英雄冊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