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本領大說課稿
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風和太陽開始都認為自己本領最大,兩次比本領后雙方都悟出了道理。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一定要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
我設計的這堂課是第一課時,教授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內容,學習風和太陽第一次比本領過程和結果。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及學段要求和學生認知特點,第一教時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學會本課7個生字:本、碰、自、己、巧、脫、強。理解“正巧、誰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體會,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同過情境創設,調動起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課文插圖了解課文詞句的意思,培養和提高學生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理解風和太陽一開始誰也不服誰,兩個人物都非常有自信認為自己能贏得比賽,以及在第一次比賽中風和太陽不同的表現。
其中,根據第一學段的要求,識字寫字,體會人物感情,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說教法、學法
一、 創設情境
情境的創設意在低年級兒童直觀形象的思維與心理狀態,旨在讓他們的積極情感貫穿課堂始終,因為只有調動起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達到使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好語文的目的。所以課堂上應創設不同的、最大限度激發他們興趣的情境。本課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活潑,頗有個性,適合讓學生進入文本,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教學中如動畫再現、角色扮演等情境創設為讓學生投入良好學習狀態創造條件。
二、朗讀體驗
本課內容通俗易懂,童趣性強,根據本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因而本文采取以讀為主的學法,求得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在教學中,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在安排學生讀書時,每次都有明確要求,特別強調圖文對照,邊讀書邊思考,在朗讀中,要善于抓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并綜合運用自己學過的語言文字,如給“正巧”換個詞,“沒想到”可以用哪個詞語表示等等。總之,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上教師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通過讀,讓學生自已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的語言材料。
說教學過程
根據課改和新課標理念,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準備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第一環節、人物介紹,導入故事
首先,出示風和太陽的圖片,快和他們打聲招呼。以圖片引出課文中人物,這個設計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特點,因此學生很積極參與課堂。接著:老師要考考大家,他們兩個分別有什么本領?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風和太陽不同的本領,為學習課文打下良好基礎。
那他們兩個誰的本領大一些呢?引出本課要學習的課題,并在揭示課題的過程中解決第一個生字“本”的教學。這樣的設計,符合隨文識字的特點。
第二環節、初讀感知,了解課文大意。
請小朋友打開課本,先做第一件事,讀讀綠線格和田字格里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