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2》教學案
課
題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 課題《識字2》 設 計 海附小學 作者:盧愛珠 理 論 支 持 為了增強集中識字教材的形象性、趣味性、靈活性,蘇教版國標本識字教材,本著“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在吸納傳統識字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促進學生自找規律,主動識字的新路子。識字課文的編排共采用五種形式:詞串識字、看圖會意識字、形聲歸類識字、比較形近偏旁識字、認識特殊偏旁識字,本課屬詞串識字。這類識字課文的教學要點為:1.揭示詞串中心,進入課文情境。 2.利用文本資源,鼓勵學生自學。 課文中提供了大量的引導信息,教會學生抓住并利用這些信息,就可以主動自學,從已知走向未知。比如,課文給所有詞語對應的事物都繪制了形象鮮明的圖畫,學生可以自己圖詞對照,辨認事物,了解詞義,建立詞語文字與事物表象的聯系。3.引導邊讀邊想,進入詞串意境。 引導學生朗讀詞串時,一定要把詞語連綴起來,成串閱讀,防止拆散詞串,單詞認讀。在連綴詞串的同時,展開想象,組織畫面,再現場景,體會意境。 4.引導熟讀欣賞,積極鞏固運用。 要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引導反復誦讀,欣賞品味。誦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詞與詞之間、行與行之間的連貫性與跳躍性,重視詞語間的停頓和整個詞串的誦讀節奏。把詞串當成一首小詩,注意韻腳,讀出韻味。 教 學 目 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初步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在大腦中構建起桂林山清水秀的美好表象。 教 學 重 點 識字寫字,理解生詞。 教學難點 圖文對照,理解詞語,體會桂林山水之美。 課前 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型